财经纵横

民航控制无伤行业发展中航信垄断隐现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0日 02:35 第一财经日报

  陈姗姗

  昨天,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将在电力、石油、航空等七大行业保持绝对控制力,昨天,《第一财经日报》从航空公司和航空信息服务商处了解到,保持三大航空集团的国有绝对控股,并不会影响航空公司的发展,但中国民航信息集团(下称“中航信”)的垄断却隐现危机。

  民航控制是全球性的

  虽然国内投资民航业已经放开,但对于三大航空集团(国航、东航、南航),民航总局去年颁发的《国内投资民航业规定》中已明确指出,对于外商和民营投资者来说,想参股三个国有航空集团公司,不能超过49%的股权比例。

  目前,三大航空集团中只有国航因为在港上市时引进了外资股东国泰航空,而东航和南航均为国有股东。

  本报曾经报道,东航也在为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做准备,计划出售至少20%的股份,新加坡航空还曾对东航作了尽职调查。目前,公司正在与3~4家潜在的合作对象接触,引资工作有望年内完成。

  昨天,东航董秘罗祝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东航肯定会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引进目的是引进管理和以服务取胜的企业文化。“即使只能出售49%以下的股份,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对东航的发展也是有帮助的。”

  国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国泰只持有国航20%的股份,但双方之间的合作程度却不止20%,除了在平时进行飞行员,管理人员之间的培训,今年通过国泰、港龙和国航之间的股权置换,国航还将与国泰在大中华地区互为销售代表,国航将全权负责国泰及其全资子公司港龙航空在内地的客运销售。与此同时,国航和国泰(含港龙)将在6条往来香港和内地的共飞航线上实施代码共享和成本、收入分摊。“这意味着,国航和国泰通过20%的股权交换,进行着50%的合作。”国航董事长李稼祥说。

  民航总局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民航业不仅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行业,而且有时候需要肩负战争或者救灾时的资源调配,因此,每个国家对其都是控制的。在美国,航空公司引进外资就不能超过25%的比例,而英国甚至有“金股”之说,即使航空公司私有化,国家仍有一票否决权。

  航空信息服务垄断危机

  与三大航空集团相比,航空信息服务领域还是由中航信一家独大。目前中航信是国内航空信息服务的唯一提供商,为航空公司和机场提供订座和离港系统的开发和运行服务,每天处理超过50万的旅客信息,处理规模已经位列世界前5位。而在国外,还有多家类似中航信的运营商,单单美国就有三家,但他们目前都无法进入中国。

  记者昨天查看了外资投资民航业的相关规定,里面并没有在信息服务领域做任何规定。而国际四大信息服务运营商,都已经在中国建立了分支机构,为市场开放后作准备。

  昨天,其中一家公司的中国区副总裁告诉记者,虽然在政策方面对航空信息服务的准入并没有任何条款规定,但外资信息服务运营商仍敲不开中国的大门,因为国家在出票系统上只对中航信一家开放,即使其他信息服务运营商可以进行订票、离港等系统的开发和服务,但出票系统无法执行,实际上仍然无法进入中国的航空信息服务领域。

  离港系统又称机场旅客处理系统,是机场为旅客办理乘机手续的关键计算机信息系统,具有离港控制、航班旅客信息提取和处理、超重行李处理、登机牌、行李牌打印等功能,是目前中国旅客安检前办理登机手续的必用工具。目前除了春秋航空,国内所有航空公司和机场都使用中航信的离港系统。

  而中航信的垄断,实际上蕴藏着危机。因为一旦中航信的后台系统出了问题,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所有机场的前端系统无法运作。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