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逃离汉堡:中国企业爱恨德国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4日 04:11 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企业“爱恨”德国:对抗性工会,过于复杂的法律与过高税率 赵何娟 汪焱最近的心情有些沉重。最多等到明年7月,他就将被迫搬离现在的办公点。站在这幢紧邻德国汉堡港的漂亮建筑上,可以俯瞰汉堡市的全貌。 汪焱的原东家,中国国家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下称“中纺”)已于今年7月正式从汉堡撤资,而他选择独立承包下了中纺在汉堡的欧洲分公司。汉堡曾是中纺的欧洲总部,汪焱从中纺成立欧洲公司起,就担任其总经理。 12月8日,他在这栋楼里做了本年度最后一次展销。“中纺将租金交到了明年7月,租期一到我就只能搬到更便宜的小房子去。”汪焱对《第一财经日报》说,公司前几年营业额最高达到过1400多万欧元/年,今年仅有100万欧元,而这里的租金每月就要1万欧元左右。 汉堡,常被当地人顾名思义地以“汉人之堡”或“中国城”相称。在这里,今年10月结束的一项长达三周的“中国时代”大型活动,吸引了中德两国领导人参与。然而,政治层面的热闹却与经济景象出现了一定反差,一股让汪焱这样的投资者感到不快的气氛正在扩散。 无奈的撤退 “我不知道还能在这里撑多久,现在的营业收入除去各种支出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汪焱说,他留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担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多年的德国教育已经很难跟国内教育接轨。 中纺于1987年就在汉堡设立了分支机构,使用中国的材料,聘请德国设计师和营销专家来开发时装新品种。汪焱说,中纺撤资的最主要原因,是纺织品利润受到欧盟配额限制的影响。 在欧盟纺织品配额政策实施后,欧洲进货商一方面担心涨价,另一方面担心数量不够。从去年底开始,很多客户将订单转到了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现在已经流失了60%的客户,这种订单一旦撤走就很难拿回来了。”汪焱无奈地说。 由于德国的劳动力成本太高,汪焱解聘了其他所有正式员工,只聘请了5名兼职营销人员,他们只靠销售提成获得收入。 “不仅纺织业如此,除了物流船运等大企业,现在贸易公司和中小企业在汉堡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汪焱说,“这两年我目睹了众多贸易公司的朋友纷纷从汉堡撤资,有的可能只是在这里挂了个名,实际已撤回国内。” 据记者了解,在汉堡的中国企业有400来家,大的国有企业大概有五六家,其他基本都是私营企业,或者一两个人的“夫妻店”。国有企业中以物流为主的如中海运、中远、中外运等,抗风险能力比较强,撤回的少,而像中轻工、中化工等也已经撤走。汽车配件、打火机、鞋类等私营贸易企业,回撤的数量则正在增多。 在汉堡的诸多中国餐馆、中医诊所,“也不像外面宣传的那么红火”。越来越多的餐馆和诊所老板也正在选择离开。 “又爱又恨”中德贸易 汪焱只是近年不断来汉堡发展的中国人之一。据汉堡经济促进会的官方统计,在汉堡约有1万名中国人,400多家中国公司,300多家中国餐馆。同时,约有700多家汉堡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另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在汉堡港装卸的集装箱中,有四分之一即约200万只运往或来自中国。 中德贸易仍然以德国对中国投资为主,德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多年来一直在66亿欧元到近100亿欧元之间。然而,随着中国公司在海外寻求并购目标或建立合资企业,主要投资开始在汉堡出现反方向流动。 2005年6月,中海运在汉堡投资1500万欧元修建了新的欧洲区总部办公楼——汉堡港城(Harbor City)。这一投资被列为德国当年最主要的十大外商投资之一。中国的其他海运公司,如中远集装箱公司和中外运,以及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宝钢集团,也将各自的欧洲区总部设在了汉堡。 汉堡商会的阿斯曼先生说,汉堡中国企业中有四分之三积极从事着商业活动,但是仅仅19%把这里视为他们的中心销售市场。对他们来说,汉堡主要还是个通衢之地。 汪焱也表示,汉堡的交通优势正是中纺当初选择它的最主要原因。“它有非常优良的港口,我们可以方便地在仓库里验货。”汪焱说,“当地政府为我们提供了优厚的条件,在汉堡还有为中国经商人士的子女提供教育的中文学校。” 汉堡经济促进会项目负责人斯蒂芬(Steffen)还介绍说,政府有一项鼓励在汉堡置业的举措,每个公司在开业头六个月中,每月提供800欧元的店铺租金补贴。 但汉堡的消费者对中国产品可谓又爱又恨。一位汉堡女教师说,中国商品价廉物美,她并不希望看到中国产品的远离。“我现在穿的就是Made in China的衣服。”她指着衣内的贴牌位置说,但她担心一些假冒产品对中国商品的名誉不利。 据当地媒体报道,11月中旬,汉堡海关破获了一起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假冒产品走私案。8月以来海关共没收了117个集装箱的假冒产品,其中包括“彪马”、“阿迪达斯”等名牌运动鞋以及“劳力士”、“肖邦”等名牌手表,价值大约3.8亿欧元。这些产品多来自亚洲国家。 汉堡财政署长官卡伦巴赫表示,由于海关精力有限,汉堡海关一般只能集中精力作风险分析;汉堡是亚洲货物的主要集散地,而亚洲又是仿冒产品的主要来源,所以会特别关注来自亚洲国家的集装箱。 事实上,中国对德国的投资环境同样也是又爱又恨。就在欧洲指责中国知识产权问题的同时,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也在汉堡“中国时代”的中德峰会上直陈中国企业到德国投资的三大困难。 徐匡迪说,其中一个是欧洲的工会。在中国,工会是企业领导的朋友,而在欧洲双方则处于对抗状态。他们每年都要进行劳资谈判,对中国的决策者来说,这十分困难。另外欧洲的法律过于复杂而且税率过高。 希望在明天 但中国投资者的撤出,并不是德国人所希望看到的。今年9月,德国交通部部长到上海参加2006慕尼黑国际物流展时,就呼吁中国物流企业前去投资。 德国也正在尝试着各种改革和改建,以吸引中国及其他外来投资者。据了解,汉堡市将继续投资7.46亿欧元用于港口扩建,其目的是更好迎接来自远东及中国的超大型集装箱运输船,以及巩固汉堡港作为北欧物流中转站的地位。该项目将于明年开始施工,预计至2009年完工。届时,来自远东及中国的远洋船舶,可以不受航道限制地靠泊在德国汉堡港。 此外,据德国联邦政府投资署官员汉肯(Eva Henkel)介绍,德国联邦政府刚于11月达成了公司税制改革的协议,新的税制将从2008年1月开始实施。届时营业税负将从39.7% 下降到28.9%,而公司收入税则将从25%下调到15%。 不过,“这种没有行业针对性的改革,对我们贸易类企业的意义并不大。”汪焱说,相反,德国银行的有关收费还越来越高。看来,如何留住并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汉堡和整个德国都还有更多事要做。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