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迎接碳信用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6日 16:51 新民周刊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是一个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能够达到“双赢”的办法。

  撰稿/刘春

  如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权(碳信用)贸易生意火爆。大批外国投资者争相涌入中国,在帮助中国能源企业和工厂减少污染的同时,换取二氧化碳减排额度。

  对于这种交易,中国已由最初的怀疑,转而敞开大门欢迎,期望外国资本能帮助中国有效利用能源,并开发可再生能源。10月26日,第一届亚洲碳博览会在北京的召开,便是这种态度转变的直接反映。

  选择在北京召开首届亚洲碳博览会,也显示出中国在国际二氧化碳排放权贸易市场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什么是二氧化碳排放权?这种交易是如何发生的?《京都议定书》的有关规定是:工业化国家在2008年到2012年间,必须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比1990年的水平减少2.5%。为达到这一目标,工业化国家的企业都分配到了相应配额。此外,《京都议定书》还为它们提供了以下三种灵活机制:1.排放交易机制。若一家企业的二氧化碳减排能力大于其规定配额,过剩的二氧化碳排放能力可供销售,减排能力有限的企业可以向其直接购买,或通过排放权交易市场购买;2.清洁发展机制。发达国家可以通过为没有减排任务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环保项目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来换取二氧化碳排放权;3.联合履约机制。发达国家可以与其他有减排任务的国家进行合作——尤其是转型经济国家(如东欧国家),为这些国家的环保项目提供技术和资金,已获得完成减排任务的证明。

  在《京都议定书》中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中,中国吸收的投资额已达到60%,与几年前的5%相比,如今已占据了主导地位。到目前为止,政府已批准了135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这些项目预计将有助于中国在2012年前减少6.3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在亚洲碳博览会上,与会的许多官员和专家都称赞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是一个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能够达到“双赢”的办法。

  中国是《京都议定书》框架内规定的没有减排义务的国家,但在未来几年内,很有可能受到影响。我们要未雨绸缪。因为《京都议定书》的生效,从表面上看,是消减各国碳的排放量,但其实质是促使各国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

能源结构,也无疑是对发展中国家粗放式经济增长速度的制约。专家认为,如果我们不提高制造业的科技水平、不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很有可能将来要从其他国家购买碳排放量指标,这必然影响到我国部分产业的发展,影响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从环境科学的角度看,二氧化碳不像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氧化氮等对人体有害,它是由于化石燃料的使用,排放到空气中的一种气体,它可以破坏臭氧层而引起大气升温。而现在我国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现行法律法规,基本上都是针对对环境和人体有害气体而制定的。因此专家呼吁,从现在起,我们要加紧制定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各项法律法规,包括温室气体排放许可、分配、收费、交易、管理等内容。同时,要着手开展二氧化碳排放管理机构的建设,包括组织管理机构、许可证发放机构、排放权交易机构等及其运作。

  再者,国家应鼓励环保新技术的研发和旧技术的创新,发展排放控制新技术和排放预防技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加快发展能耗低、污染少的产业,对原有产业和产品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生产工艺进行改造,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重点发展热电联合技术、清洁煤炭技术、煤气化技术。同时通过技术改造来提高现有住宅、办公建筑物、交通运输工具以及工业场所的能源效率,来实现节能的目标;在使用清洁能源方面,主要是依靠技术水平的提高,来降低生产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促进风能、

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等的广泛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