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首家平价医院走向零亏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 06:59 新京报

  去年12月19日,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出资2000万元,创办了北京市首家惠民性质的平价医院———上地医院。上地医院的运行效果究竟如何?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现象

  最吸引患者的是收费便宜

  上地医院出院病人人均费用为1410元。而在其他一些医院,出院费用为3000元-4000元开业以来,上地医院共接诊来自北京及全国其他地方患者12万多人次,平均每天就诊400多人次,最高达到613人次。今年前10个月,医院共收治住院病人6000多人次,每日住院病人最高达到154人。

  “上地医院最吸引患者的是收费便宜。”据医院妇产科门诊负责人傅丽萍介绍,在这里,孕妇做一次全面产前保健检查,只需600元-700元,而一般医院收费1000元-2000元。今年上半年,有一对年轻夫妻先后三次驾车从四川到上地医院做围产保健。有人问:“这么老远开车来看病,得花多少油钱啊!”他们回答:“即使加上油钱和路费,也比在当地看病便宜。”据统计,上地医院人均急诊费用为73元,出院病人人均费用为1410元。而在其他一些医院,急诊人均费用一般在250元以上,出院费用为3000元-4000元。

  原因

  平价关键在于合理收费

  在一般医院,剖宫产高达7000元-8000元。而上地医院规定,剖宫产2500元限价“看病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

医疗体制改革的难点。上地医院的医疗费用为什么能够降下来呢?据上地医院院长王玲介绍,关键在于“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一是降低药价。根据卫生部的规定,医院进药后可以加价15%零售,而上地医院只加价5%。全部药品选择同等规格的最小分装单位,同样疗效的药品选择同类产品中的低价位药品。对于一般疾病,医生只开3天的药量。如感冒药分装成3天的用量,避免患者吃不完造成浪费。在上地医院首批购进的525种药物里,超过100元的只有6种,65%以上是小包装,每份不超过20元。

  二是降低耗材价格。同样的输液药品,有玻璃瓶、塑料袋等各种包装,上地医院选择最简单的。B超、心电图等电子仪器,不连接电脑打印,诊断报告都是手写,每次可为患者节约30元。放射科用的是国产片,价格虽低,但不影响质量。

  三是医生收入与医院效益脱钩,避免了“大处方”“滥检查”等行为。上地医院对二级以上医院的检查结果互认,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收费。考核医生的主要指标是医疗质量、服务态度,而不是处方数量。如果发现药商有促销行为,医院将取消其所有经销药品的进院资格,如发现医生收取药品回扣,医院将解除相关医生的劳动合同。

  四是限价收费。在一般医院,自然分娩2000元-3000元,剖宫产高达7000元-8000元。

  而上地医院规定,自然分娩1000元左右,剖宫产2500元限价。上地医院还对海淀区城镇低保户、农村特困户等减免挂号费和诊疗费,大型检查减免20%,住院费用减免50%。

  难点

  危重病人转院仍有困难

  对危重病人,上地医院不具备治疗手段,需转到具备相应医疗手段的医院记者注意到一种现象:到上地医院看病的并不仅仅是低收入人群,也有大学教师、公司职员等一些收入较高的患者。

  一位患感冒的电脑公司副经理说:“如果在上地医院花上几十元就能把病治好,又何必到其他医院花上几百元!?”与其他一些地方的平价医院相比,上地医院对患者不设“门槛”,患者不限于当地居民和低收入人群。不过,上地医院没有高精尖项目。

  上地医院每天有10位副高以上职称(包括副高职称)的专家出诊,这些专家大都是海淀医院、海淀妇幼保健院和部队医院的退休人员。一些患者反映,虽然上地医院收费较低,但医疗服务质量并不低。

  挂普通号也可以享受专家门诊,大大提高了疾病的一次确诊率,并有效避免了患者多次就诊的医疗费用的支出。

  今年10月23日,上地医院被正式列入北京市医保定点医院,这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医保患者前来就医;另一方面,也给医院带来更大就诊压力。

  据王玲介绍,外部环境对上地医院的发展也存在较大制约,急需为转院治疗的危重病人开辟“绿色通道”。上地医院主要诊治常见病和多发病,但仍有一些疑难病和危重病人前来求治。对危重病人,上地医院不具备治疗手段,需转到具备相应医疗手段的医院,但由于目前没有相应的惠民性质的平价三级医院,一些低收入的危重病人往往难以顺利转院。

  效果

  医院收支差距正在缩小

  预计到年底,上地医院医疗收入(不含财政拨款)可达2300万元,每月收支相抵后仅负60多万元上地医院从创办之日起就得到了政府支持。截至今年10月底,海淀区政府已拨款1700多万元,用于上地医院的人员经费、房租、设备等项开支。

  海淀区政府公共服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于小千表示,上地医院运营收支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不足的部分由政府补。他指出,平价医院考验着公共财政的投入方向,也考验着政府的责任。今后,医院缺多少政府补多少,但对就诊人员享受什么程度的医疗减免政策,需要进一步摸索。

  “尽管有政府支持,但医院并没有完全依赖财政拨款。”据王玲介绍,预计到年底,上地医院医疗收入(不含财政拨款)可达2300万元,每月收入近200万元。医院总支出预计为3200万元,月均支出260多万元,每月收支相抵后仅负60多万元。她说:“目前,医院收支差距正在缩小,再过几个月,便有望实现收支平衡了。”

  -专家声音

  北京将创办更多惠民医院

  煤炭总医院院长王明晓:平价医院并非只有公立,民营资本也可以创办,关键是政府要有配套支持政策。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唐钧认为,政府办的医院应该是平价医院,政府要负起责任,出台合理、具体的平价标准。

  北京市卫生局局长金大鹏:上地医院是北京市政府关注困难人群和流动人口医疗保障问题的突破点,是城镇

医疗改革的重大突破。今后,北京市还将创办更多的惠民性质的平价医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