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中石油苏丹历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 18:18 《环球企业家》杂志

  更多挑战在钻井之外:战胜蚊虫、毒蛇和恐怖分子

  文·本刊记者 袁宏明

  烈日灼人,撒哈拉大沙漠深处气温高达摄氏50度,“打开空调,车子就动不了”,去过的人这么描述。这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在尼日尔的BILMA项目作业区。距离作业现场最近的一座城市也在400公里以外。说是城市,其实不过是一个小镇,把全部食物买下来,也只够作业队吃上一个星期。一旦沙漠风暴刮起来,作业队就有断粮之虞。

  “当地人都吃不了这份苦,跑光了,只剩下中国人。”不过中油国际海外中心总地质师苏永地担心的不是地表环境的恶劣,而是地下究竟有没有石油。

  这也正是中油国际母公司中石油集团的忧虑,中石油正在非洲沙漠上进行豪赌,用亿万资金换取未来稳定的石油供应。

  在中国的三大石油公司里,中石油拥有相对充沛的油气资源,2005年,其在国内的原油开采量超过1亿吨,几乎占到中国原油总产量的三分之二。这使中石油在最近一轮油价暴涨中获益良多,去年中石油利润超过17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但一时的风光掩饰不了存在的隐忧,包括中石油在内,各大石油公司在国内的油气勘探近年少有实质性的突破,而主力油田却相继进入衰退期,中石油的大庆油田,多年前就依靠强制注水的办法维持产量,明显抬高了开采成本。为了使油气产量至少不至于下降,三大石油公司不得不把勘探目标圈定在开采成本更高的塔里木沙漠和东海海域。这并不能算是最优选择,事实上,中国石油开采成本已经超过每桶10美元,高于国际平均每桶8美元的水平。

  这成为了中石油非洲冲动的根本动因—非洲已经成为了继中东之后另一个世界石油仓库。实际上,中石油在非洲的经历已经带动了中石化、中海油等另外两家公司,积极开始向海外“找油”。

  【艰苦作业】

  中石油的非洲冒险发轫于10年前,当时的中国国家领导人接见了来访的苏丹总统巴希尔,开启了中苏石油项目合作的大门。是年9月26日,中石油获得了苏丹穆格莱德盆地6区块的石油开采权。中国石油勘探人员第一次踏上了非洲大陆。

  当时任职于中原油田研究院的苏永地一到苏丹,马上就感觉到了当地生活的艰苦,每天吃的都是没有调料的洋葱土豆。

  当地流行马来热,通过蚊子传染,潜伏期长达20年,而中国人对这种热带疾病没有任何抵抗力。为了防范蚊虫、毒蛇,每个在现场作业的人都备有一个随身小药箱。比蚊虫和毒蛇更危险的,是恐怖分子。中石油在苏丹作业的员工一度经历了努巴山区反政府武装和土匪枪击的恐怖及伤痛。

  不过种种危险未能挡住中石油的脚步。1996年11月29日,苏丹1/2/4区项目进行国际招标。在激烈竞争中,中石油战胜了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11家知名跨国公司,一举中标。为分散投资风险,1997年3月,中石油与马来西亚石油公司、加拿大SPC、苏丹国家石油公司共同组建了联合作业公司——大尼罗石油作业有限公司(中方占40%股份,马来西亚占30%,SPC占25%,苏丹国家石油公司占5%干股)。

  联合作业公司成立后,要求在两个月内完成苏丹1/2/4区126平方公里的三维

地震解释,并提供一批优质探井井位,要在两个月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石油地质资料,完成精细构造图,提出井位,非常困难。此前,加拿大SPC公司用了半年时间对1/2/4区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解释和评价,结果无功而返。

  由于大多数中方技术人员是第一次参与这种多家外国公司联合组成的作业项目,勘探部经理、副经理分别由加拿大和马来西亚方面担任。因此,勘探决策权基本上掌握在外方合作伙伴手里。

  项目勘探部安排苏永地负责1/2区地震资料解释滚动勘探工作。苏发现,急于钻探的1/2区竟没有全区构造图,而构造图是确定井位的基础。苏扎进了小山一样的资料堆,50多天后,一幅1:10万的顶面构造图完成了。这是联合公司1996年底组建以来的第一张区域构造图。

  联合公司根据这个图件,制定出后续几年大规模勘探开发计划, 效果喜人,1/2区的储量从1997年初的不到4亿桶,迅速增长到2002年的10亿桶。这块美国雪佛龙公司、加拿大SPC公司勘探了10多年无功而返的土地,终于被中国人找到了石油。“在技术上,中石油与国际接轨比较紧密,尤其对陆相盆地的石油勘探有丰富的经验。”苏永地总结说。

  在非洲作业现场工作,基本上没有白天、晚上、周末。当时整个联合作业包括当地员工也就几百人,中方只占几分之一。而如今这个项目已经发展成年产1200万吨的大油田,还包括一条 1506公里长的输油管道。至今为止,苏丹仍然是中国石油在非洲最大的产油基地。

  【“中国朋友”】

  苏丹1/2/4项目的成功运作,让中石油获得了超出预期的商业回报:探明可采储量翻了两番多,产量比预计还多一倍。好运气还不止如此,该项目投产后,国际

石油价格一路走高,从1999年8月30日搭载中石油苏丹项目石油的第一艘油轮驶出红海算起,石油价格从每桶10美元涨到了现在的五六十美元。

  而资源国苏丹也得到了巨大回报,在中国的帮助下迅速建立起了从上游勘探开发,到下游的炼化厂、化肥厂的整个石油工业体系。

  “我们是真心实意帮助资源国提高技术,他们缺什么我们就建什么。”中油国际海外中心副主任潘效华说。

  事实上,多年来中国对非洲无私援助树立的良好形象仍无处不在。在非洲,由中国人援建的医院、体育馆、会议厅、桥梁、公路时常可以见到。中国医疗队今天还活跃在非洲。

  潘效华印象深刻的是一次他与几位同事到苏丹港游玩,几个六七岁的黑小孩正在泥塘边玩耍,用手示意中国人过来。走近看,地上用黑泥块弯弯曲曲地写着“Chinese Friend”。

  中石油和非洲国家的石油合作延续了中非经贸往来平等互利的思路,在开采石油的同时,帮助所在国建立自己的石油工业,这正是西方石油公司所不愿意做的——它们要的是非洲的资源,并不愿意看到当地的石油产品和自己竞争。非洲最大的产油国尼日利亚便是如此,50年石油工业的发展虽然为这个国家带来了财富,却也同时带来了畸形的石油工业:去年,尼日利亚石油的日均产量为260万桶,但至今其全国只有四家炼油厂;加油站更是少得可怜,汽油通常是像可口可乐一样被装在玻璃瓶子中出售。

  然而苏丹却远比尼日利亚幸运。2000年5月,完全采用中国装备和标准的喀土穆炼油厂建成,这个年原油加工能力250万吨的工厂彻底结束了苏丹石油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现在,苏丹大街上跑的都是新车。

  喀土穆炼油厂成了苏丹人引以自豪的明珠。每当有重要国宾来访时,苏丹人总要骄傲地把他们带到这里来参观。

  这个炼油厂也成为中石油在非洲的一张名片。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的元首都是参观了这个炼厂后,专门派其驻华大使拿着邀请信找上中石油的。潘效华认为,中石油在苏丹的成功,是开启新一轮中非合作大门的一把钥匙。

  如今,中石油已把触角伸向了非洲大陆的所有产油国:在阿尔及利亚,中石油2003年7月中标Adrar上下游一体化项目;在毛里塔尼亚,成为毛里塔尼亚海岸盆地20区块的作业者;在突尼斯,收购了科威特Kufpec公司突尼斯NK探区及SLK油田50%的权益;在利比亚,中标全长1050公里西部管道工程。

  在非洲,中石油的名气同十年前已经迥然不同。2003年12月,在庞大的中石油集团内部并不算大人物的潘效华去索马里兰考察时,竟然受到了总统、外交部长、能矿部长的亲自接见。他提出到产油区看一下,能矿部长亲自带队,由几辆架着机关枪的军车一路保护随行。

  随着中石油在非洲的成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开始走进这片野性的土地。1997年,中石油员工乘飞机到法兰克福,转机至苏丹时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中国人。如今,在苏丹国际机场上,中国人随处可见。

  “快中国化了!”潘效华对《环球企业家》说。在喀土穆,中国人开的饭馆、宾馆、小店比比皆是是,中国产的汽车、彩电也都进入了当地市场。(8121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