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油储基地明年4月注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8日 10:52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勾新雨 尹永铸 青岛报道

  “这是我第二次送客人去石油储备基地”,10月25日,青岛市黄岛开发区的出租车司机李师傅说,那个地方很荒凉,公交和出租车都没有,很少有人去,上一次是几个月前,送的还是他们的一个工作人员。

  汽车穿过荒野,一大片新翻出的黄土地是正在开工建设的著名的青岛大炼油项目,紧挨着的就是黄岛石油储备基地。在这片1.6平方公里空旷土地上,矗立着十几个刚刚完成焊接和安装工作的硕大罐体,外面还没有来得及涂上白色的涂料。

  作为四大国家战略

石油储备基地之一,黄岛基地一期将建设32座10万立方米的储油罐。据测算,10万立方米相当于9万吨左右的原油,32座这样的罐子所储藏的石油差不多能够满足全国3天左右的石油消费量。

  正在建设的四个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计划将中国的储油量从现在的23天提高到30天。

  黄岛基地面朝胶州湾,直通黄海,另外三个国家油储基地分别建在舟山、镇海和大连,连通着中国的渤海和东海。

  与舟山和镇海的储备基地相比,青岛的进度明显很慢。早在去年7月,记者在舟山和镇江就看到其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不久前,镇海基地已经开始注油,而舟山也紧随其后于今年年底前注油。

  “我们将在明年3月底或4月初开始注油。”黄岛油储基地的几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说。不过,眼下的工程进度,令4月注油的目标显得很有难度。

  “大干一百天,赶在上冻前”的火红标语悬挂在办公区门口,工人们和吊车在忙碌穿梭,整个基地似乎都在为加快工程进度而努力。

  据了解,基地在8月31日召开动员大会,计划在今年9月底和11月初完成一部分油罐注油,12月10日完成全部注油工作。

  在基地建设现场,办公室就是两排簇新的简易平房,目前主要是施工和监理单位的人员在此驻扎。一位业主单位的工作人员介绍,黄岛油储基地由中石化公司代建,目前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借调来的,甚至连工资和奖金都在原单位发放。

  作为国家级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其在运作层面仍有许多令人不解之处。据本报了解,四大基地分别由中化和中石化公司代建,而国内石油老大中石油并没有承担此项工作。

  相比于中石油,中化和中石化都是依赖进口石油而炼化能力又相对较强的企业,油储基地由这样的企业代建,基地周边又都是其公司的大炼化项目,如何保证储备的石油用于维护国家安全而不是公司商用,如何防止国家油储基地变成公司的商业储备库,其中的界限,现在还很不清晰。

  甚至有未经证实的消息说,这些代建的公司在油储基地上都占了30%的股份。

  另外,油储基地全部建在海边,这也引起了一些人士对

能源安全的担心。

  目前,第二轮储备基地的选址讨论已经上了工作议程,盛产石油的陕西省就曾向国家发改委提出在陕西当地申报建设的想法。

  “他们没说行,也没说不行。”陕西省发改委能源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说。

  油储基地的选址还涉及地方的重大经济利益,建设油储基地成为了当地发展大炼化项目的跳板和捷径,大炼化项目以其巨大的投资和产值往往对拉动当地GDP有神奇效果,其一期选址就曾在浙江和广东之间激烈地竞争。

  毗邻黄岛油储基地的青岛大炼油项目由中石化控股,总投资100多亿,是青岛苦苦争取了10多年的大项目,借此青岛将完成由轻工到重

化工的转型。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