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山西省“户户通电”工程全面告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4日 10:22 中国电力新闻网

  10月20日,是一个值庆贺与纪念的日子。从这天起,山西电力公司直供的97个县所有农户全部用上了电,无电村、无电户这个字眼将成为历史的记忆。是“户户通电”工程一扫无电农户用电盲区,这些用户也将永久性地成为电力未端用户。

  山西省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共涉及大同、朔州、忻州、晋中、临汾、运城、长治7个市、34个县、652个自然村、17572户共64443人。作为这项工程的实施主体,山西省电力公司先后与全省7个有无电户的市政府签订了《农村"户户通电"工程会谈纪要》,确定了无电农户年底"户户通电"的目标。

  山西公司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边实施、边总结,分两批下达了“户户通电”工程投资计划。组织省公司系统广大职工慷慨解囊献爱心,捐款130余万元帮助部分农村特困户、五保户、烈军属等解决户表费用。组织省公司系统广大职工慷慨解囊献爱心,捐款130余万元帮助部分农村特困户、五保户、烈军属等解决户表费用,做到了电通灯亮。

  经过5个月的紧张施工,完成投资7965万元,新建10千伏配电变压器498台18105千伏安,10千伏线路694公里,0.4千伏线路479公里,完成接户线316公里,进户线670公里,装表16788块。全省“户户通电”工程终于提前两个月圆满完成,一万七千多贫困农民彻底告别了无电的历史。

  实现户户通电,是边远山区农民的迫切心愿,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

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是国家电网公司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去年,向社会发布《国家电网公司2005社会责任报告》,今年6月27日,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与山西省省长于幼军签署了《山西省农村“户户通电”工程会谈纪要》,5月17日--6月17日,山西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抒祥分别与全省11个市市长就“十一五”电网发展、“户户通电”、电力设施保护、防窃电及特高压电网建设等事宜进行了充分磋商与沟通,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分别签署了《会谈纪要》。根据《纪要》精神,明确年内对省内7个地市,共33个县、712个自然村、17575户、68739人实施通电工程。5月17日,山西省 “户户通电”工程正式启动。从此,山西电力公司打响一场无电户围歼战。

   政企同奏农家乐

  八十年代初,山西省一些偏远乡镇尚未通电,政府投资,电力部门施工管理,着力实施社社(乡乡)通电工程,经过20多年不间断地努力,如今虽说只有712个自然村未通电,但这些村平均户数不到24户,一个村子居住10户8户人家比比皆是,五台县还有一个村居住1人的情形。但凡未通电的农村大多处于偏远山区,自然条件极差,农户居住分散,通信手段落后,交通不便,施工运送材料不免造成二次、三次搬运,有的村人力运杆就有十几公里之多,施工难度之大,造价之高,外界人是无法想象的。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是未通电村的共性,投资多、施工难度大是实施“户户通电”工程的显著特点。尽管如此,山西电力公司采取电网延伸的方式,勇于承担起这项历史性的社会责任,仅用5个月的时间践行了诺言,让《会谈纪要》变为现实,让所有农民享有了平等的用电权利。

  山西省委、省政对“户户通电”工程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与大力支持,有关市、县、乡各级政府及相关部紧密配合,圆就了偏远山区农民的用电梦。山西省人民政府将农村“户户通电”工程纳入山西省无电地区电力建设规划和新农村发展规划,作为山西省农村基础设施重点工程统一协调管理,全省各有关方面加大对农村“户户通电”工程的支持力度,开辟农村“户户通电”工程绿色通道,使得工程建设一路畅通。

  山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范堆相由衷地说,省电力公司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克服困难,全力打胜“户户通电”这场攻坚战,对于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户户通电”工程是一项政府关注、群众企盼、泽被三晋、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

  临汾市古县县委书记张成梁这样认为: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古县近年来发展迅猛,电力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即将结束的“户户通电”工程,是电网企业服务“三农”、承担社会责任、为政府分忧的一项得力举措,为我县其他行业起到了示范作用。我们将以全县户户通电工程为契机,引导有关行业实施村村通公路、通电话、通电视,让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整体提升,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运城市平陆县杜马乡党委书记吕新安如是说,我认为“户户通电”工程不仅为我们无电村送来希望之光,更为我们带来一种精神,顾全大局,不计回报,务实进取,一心为民的电力精神。这种精神将为我们今后做好农村各项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全乡户户通电后,为我们普及电视创造了必备条件,可通过农民收看电视,了解外界,掌握信息,转变观念,寻求致富途径。同时利用充足的电力,依托当地盛产全国优质红富士苹果的资源优势,有效组织引导农民深加工、精加工,提高果品附加值,让农民在电力的驱动下,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一封来信吐心声

  9月18日,山西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抒祥收到一封来信,信中说:“王抒祥伯伯您好,我是沁县窑尾沟村的一名十五岁的女孩,名叫阎艳红,大家都叫我阎妞妞,重叠的大山封锁了我的父辈,我从出身到六岁,一直没有体验到在灯下玩耍的乐趣……”这是一封来自山西省实施“户户通电”工程第一个通电村、长治市沁县窑尾沟村的信。阎妞妞在信中写道:“我在灯下写着作业,温习功课,看电视,拥有和城里人一样的幸福感,此时我就下了决心,一定要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您。”

  妞妞现在在榆次纺织学校上学,在信中,妞妞告诉王伯伯,她从出生起在自己家里就没有享受到电的光明。因为没有电,她被送到外地有电的二叔家读书;因为没有电,妞妞失去了许多同龄孩子都拥有的快乐和幸福。她在信中写道:“我从出生到6岁,一直没有体会到在电灯下玩耍的乐趣。7岁的那年,父亲躬着背,把我从大山中背出来,寄住在远方的二叔家上学。从此我在二叔家看见了电灯,看上了电视,但每每回到家中,我对电的企盼和向往就同我的父辈一样在我心中积压、升腾、再积压。”

  “户户通电”带走了煤油灯,带来了光明和幸福,再一次将外面的精彩世界展现在村民面前。妞妞清楚地记得得知村里通电时的激动心情:“今年5月14日,爸爸把我们村马上通电的喜讯告诉了我,我激动地流下了泪水,几次在梦里高兴地把我笑醒。我家通电了,我能在电灯下做作业、看电视了。我逢人就说,见人就告,生平第一次如此兴奋……5月24日,父亲把通电的喜讯传来时,我请假回到家中。那天下着雨,您打着雨伞和随行的同志再次来到我们小山村,雨水淋湿了您的衣服,泥水包裹了您的双脚,但您依然步伐坚定,言谈从容。您一户又一户地进行走访,讲安全用电,还询问生活情况。您还说,这是党对你们的关爱,你们一定要牢记在心中,尽快奔小康。在您返回的行程中,全村18口人为您送行,阎国孩叔叔用唢呐吹响了《十送红军》,王菊花老奶奶把那盏伴她大半生的煤油给灯送给了您,您光顾了挥手,脚下一滑,差点滑到。当时,我真想跑上去大:‘伯伯,您辛苦了……'今年暑假,我第一次带上作业,回到我的老家,充分感受有电的喜悦,爸爸乐呵呵地用电泵抽水,躬着的背也好像挺起了许多,脸上的皱纹也舒展了。我在灯下写着作业,温习功课,看电视,拥有和城里人一样的幸福感。”

  “开学了,我产生了从没有过的恋家的感觉”。“王伯伯,我真不想放下手中的笔,但我知道时间对您来说是宝贵的,我只能用这些潦草的字体来表达我内心的感激,最后,让我再次向你说一声:伯伯,您辛苦了,谢谢您,祝您好运。”在太行老区大山里长大的妞妞是个不太爱说话的孩子,但她那稚嫩的话语,流露着质朴的情感。尽管信纸薄,质地有些粗糙,但孩子用笔沿着信纸的绿色线条,工工整整、满满当当地写了两整页,字里行间充满了有电的喜悦与感激之情。十五岁的妞妞不仅跟他的王伯伯述说了自己无电的“黑暗”童年,也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渴望,更表达了“户户通电”广大受益农民的共同心声。

  有同样经历和感受的人岂止阎妞妞一人?临汾市永和县坡头乡吴咀村11岁小朋友任燕说:“我家在大山深处,那里是一个没有电的地方。我家祖祖辈辈都过着没有电的生活,我每天上学都要翻山越岭,走10多公里的山路,既劳累又危险。当我进县城看到商店里电视机播放

动画片,同龄人在明亮的电灯下做功课,心里既羡慕又难过。而我只能在煤油灯下写作业,眼睛都近视了。爷爷告诉我,再过1个月,我们就不用跑到山外去磨米磨面了,我就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了,也可以通过电视看看外面的世界了,到那时我多幸福啊!”

   我们见到最大的官

  大宁县曲峨镇柴家山村是个只有13户人家的自然村,让高大的山岭严严实实屏蔽起来,有无事不登柴家山之说。在工程实施之前,大宁县长陈刚与供电支公司经理陈龙弃车步行,沿着崎岖的小道,辗转10余里来到柴家山村实地考察调研。当村民们得知他们的身份后感慨地说:“你们是我们村有史以来来过的最大的官,并且是实实在在来为我们办好事的!”可想无法行车的村庄,运杆架线的困难又有多大呢? 7月27日送电那天,柴家山人把一面写有“户户通电工程心系百姓,供电人谱写光明诗篇”字样的锦旗送到大宁供电支公司负责人手中。一位村民激动地说:“柴家山村祖祖辈辈都没有用过电,这从天而降的大喜事,让全村人高兴地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呢!”县乡领导、供电公司领导亲赴施工现场的事例不胜枚举,是因电而与边远山区的村民相识,是因电而拉进了干群距离。

   电灯点亮“困难坡”

  古县石必乡孔家坡有35户137口人。近年来,由于其的地质原因,屡屡发生山体滑坡,造成11孔土窑坍塌,17孔窑洞出现裂缝形成危房。这里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行路难、引水难、上学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们,孔家坡因此被人们称为“困难坡”。今年年初,古县县委、县政府对该村实施移民搬迁。为配合移民新村搬迁工作,临汾供电分公司责成古县支公司成立施工队,建房与通电工程同步进行,房建好了,电灯亮了。 6月24日晚上,孔家坡人喜迁移民新村--贾村。当天,30户人家共200多口人通过电视,融入了“地球村”,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一饱眼福。祖祖辈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从此离去。电通了,山区农民的致富梦想也可放飞了。

  张秉龙,今年四十出头的他,同父辈一样,世世代代在古县孔家坡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这里有着纯朴的民风、神秘的大山、纵深的沟壑。张秉龙是村子里小有名气的“能人”,因为养了一头牛,他每年有一千多块的收入,在孔家坡,能有这样的收入实属迈入“先富”行列之人。

  离开“困难坡”,喜事一桩接一桩,住上新房用上电,养牛成了大“买卖”。通电后,脑袋灵活的迅速办起了养牛场,由原来的一头猛增到20多头,牛棚也扩充到7间。张秉龙指着家里的 21吋电视机, 这可是个宝贝,前几天我刚从这儿得知一条有关芦笋销售的信息,现在我已经买好芦笋苗了。

  永和县于家嘴村坐落在黄河岸畔,算得上是个大户村子,全村76户人家,30岁以上的小伙子竟有二十多人打光棍,号称本县的“光棍村”。不就是因为山大沟深,地处偏僻,自然条件差所致。

  1936年5月3日,毛泽东、

周恩来率领红军曾在此西渡黄河前往清水关,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基础。多年来,因为没有公路没有电,村民过着靠天吃饭的艰苦生活,外村的姑娘不愿嫁到这里过苦日子,村里的老人说,“我们这地方太偏了,一年到头见不到外来客人,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从没走出过大山,也不知道山外面是个啥样子。通了电,有了电视,我在家就能看到外面的世界,这辈子也算没白活。”

  据吉县南圪塔村村委老主任讲,因为这个地方处于山岭之上,每年的旱情十分突出,“三天不下雨小旱,五天不下雨大旱。”每逢干旱季节,全村老少一齐车拉肩挑,一天也浇不了半亩田。自从通了电,村里建起了水灌站,电闸一合,水哗哗地往上窜,我们再也不愁果园受旱了。还在山上种起了蔬菜,吃上自己种的蔬菜,这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

  运城市平陆县柳沟村共12户48口人,村委主任陈帮实是个热心人,由于过去没电,交通不便,村民要走3--4里到县城磨面,吃水也得靠肩挑,面对客观存在的现实条件,他光有想法使不上劲。自从通了电,他变得忙碌起来。他有两种想法,一是村里人通过看电视,知道外出打工也能挣钱了,他要收集信息组织村民走出家门挣钱,今年就带领7个农民到外地摘棉花搞创收。二是利用当地的石料资源,动员大伙通过贷款、入股等方式,投资70万元开办个石料加工厂,现已进入试产阶段,预计年收益10万元。

  电,使偏远山区农民开阔了视野;电,为他们走向富裕文明的新生活带来希望……

   桃子该由谁摘

  在采访中,运城市杜马乡供电所所长王小牛指着旁边一位腼腆的施工队员告诉记者,就是这位队员,别看他身体壮,在施工紧要关头,里外夹击,他可吃尽了苦头。乍一听还弄不明白他的意思。他叫景荣革,由于赶工期,家里的桃子熟了,妻子一人顾不过来,几次催他回家收摘,他没能回去,结果成熟的桃子落满了地,上万斤桃子烂在地里,损失两千余元。窝着一肚子火的妻子,月余后见丈夫回来了,哭声、骂声、指责声,声声揪心。体重190斤的这位壮汉子,面对家人的责罚,蹲在地上像个木头墩儿,一声不吭。”这家是我一个的吗,桃子你不该摘吗……?“妻子责问声一直萦绕在他的耳边。他知道妻子受了委屈,可自己的委屈又能向谁倾吐? 一边摘桃子,时令不等人;一边赶工期,层层立下军令状,孰轻孰重,自己又没有分身术,他选择了后者。在外施工的苦与累,别人无法体味,一个月下来体重减掉了25斤。

  全省近两万个施工现场,处处都留下了施工人员的足迹,洒下了他们的汗水,只不过有机会接触认识了景荣革,纪录了他的某一片段,其实所有参与"户户通电工程"的人员,他们都有感人故事。他们是可敬、可爱的人。

  是啊!用电不忘送电人!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户户通电才得以正点推进。

  工程实施过程中,部分农户交不起200块钱接户线和电表费用,省电力公司倡议全系统职工捐款资助“户户通电”工程,不几天,130余万元集资款,为五保户、特困户和优抚对象免费安装电表,确保电通灯亮。

  山西电力公司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投资13980万元,分两批下达“户户通电”工程投资计划。“户户通电”工程共涉及7个地市,共33个县、712个自然村、17575户、68739人。完成10千伏线路1246公里,配电变压器571台,电度表19243块,低压线路687公里,接户线465公里,进户线937公里。

  今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20个字中,“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目标,而“生产发展”是首要任务。而“户户通电”工程给无电农户带来的,正是改变自身生存状况、走向致富小康路的有效支点。有了电,古老的山村焕发了生机,农民的视野更加开阔,“户户通电”已经成为一项民心工程。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