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铁路提速难解运力紧张难题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3日 09:53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王晶报道 近日,来自权威部门的消息称,我国铁路明年将实施第六次大提速,届时,在一些区段客车运行时速可达200公里。五次提速体现在客运上的效率提高是明显的,但对于缓解货运紧张却未起到相应作用。 利益催生提速 从1997年到2004年,铁路已经实施了5次大提速,越来越多的线路区段从时速不足百公里逐步提高到120公里、140公里、160公里。 在不到7年的时间里,“铁老大”已经实施5次大提速,时下更是加紧筹备实施第6次大提速,最高时速提升幅度比第5次提速快40公里/小时,比首次提速快整整60公里/小时。“铁老大”为何热衷于提速?或许是被质疑弄得太过“委屈”,铁道部相关部门拒绝了记者采访。 “如果说竞争压力迫使铁路首次提速的话,这第六次提速则是由于尝到了提速的甜头、对更大利润的追逐而促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据上海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交通研究院某教授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民航和公路运输的强劲发展以及运输体制的全面市场化,铁路运输传统的‘铁老大’地位受到两面夹击,竞争压力空前增大。而问题的关键除铁路体制上的原因外,最大的障碍就是速度。”“在这种情况下,速度就被铁路作为比拼对手、力挽败局的法宝提了出来。从1997年开始,通过前五次提速,铁路全路运输平均每年增收80亿元。但遗憾的是,因为体制上的痼疾,这些增加的收入被增加的成本消耗掉了,经营状况始终存在危机。”“但提速所带来的直接效益使铁道部门坚信,中国铁路还有潜力可挖,用速度与对手竞争是一个正确而且不错的选择。这就是铁道部第六次大提速的直接原因。” 提速难解运力 五次提速体现在客运上的效率提高是明显的,但对于缓解运力紧张的状况会起到多大的作用? 提起货运紧张,北京广安门附近的一家铁路货物托运公司的张女士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集装箱一直十分紧张,由于不能及时发送货物,许多客户不得不放弃铁路运输,改走公路。” 煤炭、有色金属行业是近年铁路运力瓶颈的最大受损者。但大多企业并未从提速中得到多大益处。内蒙古一家煤炭生产企业的负责人说,“前五次提速后,运输的速度有所加快,但车皮供不应求的局面没有改变”。一些企业甚至还出现了以运定产的现象。“煤生产出来不及时运出,会燃烧、发生化学反应,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我们也没有那么大的货场,所以每年都会因这个问题停产、放假。”他说。 原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所所长文力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在目前各大干线仍客货混跑的情况下,一些时段增加客车密度,会加剧货运紧张。” 除了隔三差五地“提速”、开发“夕发朝至”这样的产品外,许多人认为,中国铁路在行业改革方面进展缓慢。 “一次大尝试、两次突破”,是铁路系统内部对于近20年改革历程的说法。“一次大尝试”是指在铁路行业内部实行“大包干”1986年至1990年,铁道部在计划、财务、劳资、物资、人事等方面的权力下放到下属路局,并开始试行全行业的经济责任大包干。“两次突破”,一是1986年铁道部在大包干的基础上实行一包五年投入产出,以路建路和以路养路的全路经济承包责任制,这一过程持续到1992年。二是1993年开始尝试在铁路系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到1998年工程、建筑、工业、物资、通信五大总公司与铁道部签订了资产经营责任书,实施结构性分离。 然而,这些改革似乎都是羞答答地实验静悄悄地改,小动作并没有触及根本性的体制问题。 “铁路作为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它的既有商业性,又有公益性的特点决定了它比一般行业的改革更加复杂。”铁道部一位人士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