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徐工外嫁终成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8日 16:03 《理财》

  一个是号称“中国第一制造”的名门闺秀,一个是被称作“总统俱乐部”的洋大款,还有一个是声称“品质改变世界”的后生小子。当三角关系纠缠在一起的时候,产业绯闻、市场传言、是非争论等便接踵而来。

  胡旭

  6月8日以前的向文波还不出名,虽然他的身份是三一集团执行总裁。

  三一集团是湖南一家民企,主营重工业业务。

  6月8日,向文波在他的个人博客里,针对“凯雷收购徐工”一事写了几篇火药味比较浓的文章,一时引起轩然大波,原本有些降温的徐工收购案再次成为热点。

  6月28日晚,《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出台。似乎尘埃落定的“凯雷收购徐工”风波又起,变数重生。

  向文波风波

  就在凯雷收购徐工机械等待管理层审批的关口,三一集团执行总裁向文波从6月8日起,在自己的博客上连登数篇文章,直指凯雷收购徐工一事。

  6月8日的《三亿美元,三一能否收购徐工?》,报道三一打算在全盘接受凯雷方案的基础上,以高出凯雷30%的价格,也就是3亿美元来收购徐工;12日的《徐工并购:一个美丽的谎言!》,称徐工拥有强大品牌优势,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年收入170亿元,却以20亿元出让,是严重的国有资产贱卖,三一集团愿再加价1亿美元,以4亿美元收购徐工;14日的《徐工并购案中的价格欺骗》,指出凯雷仅出资2.55亿美元就拿到了徐工集团82%的股权;16日的《对徐工拒绝三一收购理由的回复》,反驳徐工将三一排斥出局。

  由此,数篇博客将徐工重组推向了“风暴眼”。三一是搅局还是做最后的努力?“博客风波”会否影响徐工的重组?一个个悬疑待解。

  徐工集团新闻发言人、经济运行部部长王庆祝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向文波的“博客风波”可能影响到徐工的重组前景。事实上,徐工改制审批的久拖不决,对徐工的影响已经开始逐渐显现。“长时间的等待已经让职工有了一些情绪,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很大。企业改制是企业重组变更最大的事情,等尘埃落定后我们才有精力搞好企业经营。我们相信管理层会作出正确选择。”

  关于向文波提出的“三一要以4亿美元收购徐工”,王庆祝反驳说:“三一要以4亿美元收购徐工,钱从哪里来?从三一公布的一季度财务报表看,以目前三一的经营状况和资产质量,很难具备收购徐工机械股权的能力。更何况其限售股份期限将至,所以不能排除炒作嫌疑。”

  可向文波却认为,三一无论怎样都是一个比凯雷更好的选择,“凯雷是一个私募基金,既没有行业技术,又没有行业经验,也没有行业网络,它凭什么帮助徐工实现国际化?这都是没有约束力的空头承诺”。而徐工一旦被三一收购,则是“天作之合”。第一是因为三一是中国的企业,三一收购,没有战略安全的问题,没有失去主导权的问题;第二是产品的互补性很强;第三是今后整合的空间很大,“比如说我们的营销体系、研发体系的整合,很多资源都可以共享”。

  “对徐工来说,有三条路,上策是与三一合作,中策是卖给凯雷,下策是保持现状,谁都不卖。”向文波表态。

  耐人寻味的是,负责凯雷公关事宜的博然思维集团有限公司却婉言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新政巧出台

  6月28日晚,新华社受权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纷争了近一个月的“凯雷三一徐工三国演义”也有了更为明确的“说法”。

  《意见》明确提出,大型重点骨干装备制造企业控股权向外资转让时,应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意见。强调了重点装备制造骨干企业的国家控制能力和主导权。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意见》的及时出炉与近期爆炒的“凯雷收购徐工”一事有关。在社会舆论压力下,徐工所从事的产业是否属战略产业,已有了一定的界定,不排除凯雷收购徐工的计划就此泡汤。

  对此,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张汉亚也表示,“凯雷收购徐工”一事给政府造成很多决策压力。从目前的形势分析,徐工被外国企业收购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此事已经受到多方的关注,任何人和部门都不敢贸然行动来促成双方的合作。恰恰在此时,国务院还发布了《意见》,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表明了政府的立场。很显然,美国是机械制造业的强国,让徐工“出嫁”凯雷就等于是把中国的相关骨干企业送到了人家手里。

  “无论凯雷收购徐工是否获批,但是经过向文波的博客引发的全社会大讨论,我国肯定对此类的并购封上了口子。”长期从事国有企业并购、改制的中国人民大学风险投资研究员刘军表示,凯雷收购徐工迟迟难以批复,关键在于“凯雷收购徐工的程序没有什么破绽。从并购层面上也没有多少瑕疵,

商务部很难拿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批复。因此,凯雷收购徐工一旦流产肯定会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受影响最大的是徐工集团”。

  南京财经大学刘林教授则认为,新政的出台是一个信号,表明我国政府对经济安全的保护措施力度会进一步加大,特别是明确提出“选择一批对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建设有重要影响,对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显著效果,对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有积极带动作用,能够尽快扩大自主装备市场占有率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作为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实现关键领域的重大突破”,不像以往那样遮遮掩掩。

  “徐工们”之路

  显然,国家已经意识到产业安全问题,而装备制造业更是代表国家的工业水平。

  有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政府已充分认识到外资在钻我国企业改制的空子,在钻我国法律不完备的空子,以达到控制产业、控制市场的图谋。如今我国政府开始重视并放慢了对此类收购的审批,“凯雷可谓撞到了枪口上”。

  有媒体披露,“由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主要负责的外资并购限制实施细则正在加紧制定。细则将列出受限制的行业目录,再分行业拟定具有针对性的限制政策。”

  这次徐工寻求国际风险投资基金的努力,开创了国际资本风险投资机构控股大型国企的历史。但是,国企改制MBO、与民企合作、与国际产业经营者合作、与国际资本经营者合作诸路仍是荆棘横生。

  如果走MBO道路,很容易引发国有资产流失、暗箱操作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与民企合作也是说易行难,不同企业文化的兼容以及民企自身融资的短腿,都是问题;与国际产业经营者合作,也容易丧失自身品牌,并且回避不了同业竞争;而走与国际资本经营者合作这条路,首先要解决两个群体性的“心理问题”:一是国有资产贱卖论,二是徐工是否会重走南孚的老路。从现状来看,最担心的就是这两点。

  但是,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必然趋势。深圳大学金融系主任国世平教授建议,要建立一套外资并购审核机制,以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产业安全,防止垄断。等到审核机制建立起来,就可以放心地对外资放开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