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格力等9品牌空调能效检测不合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 09:34 《当代经理人》

  概念炒作何时休?

  7月1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联合召开新闻通报会,公布了其对12个型号家用空调的能效比较试验结果:格力、科龙、志高、春兰、格兰仕、LG、美的、松下、TCL等9个品牌的受检测产品“存在夸大产品能效水平,低标输入功率,误导消费者,影响公平竞争的问题”。

  检测结果马上引起了被抽检不合格企业的普遍不满。企业方普遍认为:被抽检的某一台空调的不合格,并不能代表整个型号的空调不合格。

  在空调企业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中消协不得不做出妥协,声称中消协并没有认定上述九家空调企业不合格,它们的抽检样品都符合国家标准,只是存在一些“瑕疵”而已。

  至此,几乎是整个空调行业与中消协的博弈,终于以中消协的妥协,空调企业的名誉胜利“恢复”而告终。

  但此次空调企业的胜利并不能掩盖整个空调行业在竞争中日益盛行的概念炒作、功能浮夸之风。

  比如对“健康”概念的炒作,非典以后可谓一浪高过一浪:

等离子体空气净化技术、光波杀菌、氧吧技术、负离子技术、活性炭过滤技术、除菌光技术等令人眼花缭乱,“1+8”健康标准、五星级洁净标准、全健康标准等概念炒作也层出不穷。甚至到了最后,发展成为了空调企业之间的相互攻击,各家都声称只有自己的空调才是健康,别人的产品都不安全。

  按理说,新技术的“百花争艳”,对空调行业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也应该提倡。但问题是,本土空调企业的所谓健康技术和健康概念的炒作,在很多业内专家看来,并不是以技术的推动为基础的。它们更多的只是空调企业“旧酒换新瓶”的一个花招而已。

  一位空调企业人士也曾直言不讳的对记者说,有的所谓技术只是企业的传播人员临时拍脑瓜子的杰作。“我们这个行业最著名的一个口头禅就是,‘反正消费者不懂’。”

  某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这种所谓假新技术频出的现象,恰恰反映出本土空调企业技术研发能力的不足和产品的高度同质化。

  在记者问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时,该人士的回答大大出乎记者意料:“最大的祸首就是国家对行业的监管能力不足,缺乏足够的国家标准。为空调企业的混水摸鱼准备了充分的前提条件。”在人士看来,由于缺乏相应的国家标准,空调企业在宣传产品时,就有可能五花八门。而消费者对空调又不可能有太多实质性认识,企业只要能够让消费者相信自己就行了。由此,整个行业的企业都顺其自然地演变成了短视的“销售型”企业,而非本应该是的“技术型”企业。

  “对于依靠独特的概念炒作,就能吸引众多眼球,并取得一定成效的空调企业而言,有多少企业会愿意冒着巨大的风险,投入数千万科研基金和庞大人力、物力支持,去争取那还不一定能看得到成效的技术研究活动呢?”该人士反问记者。

  而据记者了解,国内众多空调企业的所谓研究经费,很多都是恰好刚够支付国外空调企业的核心技术专利费而已。看来,要想把中国的空调企业培养成为真正具有核心技术能力的企业,首先要做的是制定相关的空调技术行业标准,并将其明细化,使普通消费者也能看得懂。其实家电企业国家能效强制标准的作用在空调行业已经有所显现:该标准出台之前,各个企业都夸本品牌的产品在节能方面的领先优势,让消费者无从选择。而能效强制标准一出台,你的空调能耗属于哪一层级,正常情况下,耗电多少,上面都给标得清清楚楚。如此一来,无论企业如何吹嘘本产品的节能技术多么先进,都无济于事。对消费者来说:效果决定一切。明细、易懂的技术标准,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获得了最大限度的知情权以及由此带来的更加理性的选择权。这样一来,消费者就会选择那些真正技术领先的品牌和产品,空调行业的理性竞争局面也就会出现。

  “毕竟,消费者才是上帝”,该人士表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