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英国倒戈站在强硬派一边 中国鞋恐难逃欧盟重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朱周良

  10月6日是欧盟各国就对中国鞋实施反倾销措施作出最终裁决的最后期限,而就着这个节骨眼上,原来坚决反对对中国鞋征收高额关税的一个重要成员——英国却突然变卦,转而站在意大利等“强硬派”一边。突如其来的变化,再次让人对中国鞋在欧洲面临的反倾销形势感到担忧。

  英国人“倒戈”的原因,据英国媒体披露,只是为了争取意大利支持其可以免受欧洲关于每周最多工作48小时规定的限制,欧盟将在11月份就这一问题举行辩论。

  欧盟内部对于中国鞋的反倾销立场有两大派别,一派是瑞典、英国和德国等以鞋类经销为主的主和派,一派则是

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等产鞋大国,后者认为中国的廉价进口鞋冲击到了其国内产业,因此支持欧盟贸易专员提出的对中国鞋征收16.5%高额关税的提案。

  业内人士指出,在大限临近之时,英国的突然变卦可能给针对中国鞋的裁决带来不利影响。而在欧洲保护主义势力有所抬头的大背景下,中国鞋面临欧洲反倾销措施的概率也越来越大。

  自3月份曼德尔森最早提出对中国鞋实行临时反倾销举措开始,该建议便多次因为得不到多数支持而被否决。不过,在上月底,欧盟委员会再次提出在今后5年内对来自中国和越南的进口皮鞋征收16.5%和10%反倾销关税的议案。欧盟各成员国政府必须在10月6日之前决定是否接受这一建议,在各国代表进行表决时支持或反对方只须获得简单多数票即可胜出。

  不过,也有贸易专家对中国鞋在欧洲遭遇反倾销持乐观态度。

  “如果仅在双边层面而不是在WTO的框架下的话,可能还有得谈。”中国

商务部研究院世界经济贸易研究部主任梁艳芬表示。她同时指出,英国在欧盟内部的立场本来就较微妙,因此“倒戈”也并不奇怪,但这并不能改变欧盟内部在对中国鞋征收特别关税问题上的巨大分歧。

  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的谢康教授则提出,面对可能遭受的不公,中国企业应该主动求变。

  “我们传统的出口方式亟需改变,中国企业需要更多走出去,到海外去设厂生产,”谢康对记者说,“这也是国际上比较普遍的一种‘生产全球化’思路。”

  谢康指出,中国许多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特点决定了其在出口方面的优势,也很容易在贸易数据上体现出来,进而引发外国的保护主义情绪。然而,如果通过在当地(譬如欧洲)设厂,成为当地的企业,雇佣当地员工,那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事实上,美国、日本以及欧洲自身的不少企业都已实施上述路线,大量在中国等海外市场设立生产企业。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在这方面的步伐较为缓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60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