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亿元项目清理查出投资虚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 07:15 新京报

  进行相关调研的国家发改委人士称,各地许多新开工项目投资额夸大,手续不全

  从8月份开始的各地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清理工作有了初步进展。昨日,曾到山东、河北等地调研的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清理过程中发现的一个现象值得注意,许多项目的投资额存在虚报的成分”。

  9000万的项目报1亿

  “按规定,此次清理的主要是1亿元以上的项目,但实际调查发现,许多在清理之列的亿元项目,实际投资额不到1亿元。比如9000万元的项目最后却被报成1亿元,许多项目存在虚报投资的问题。”发改委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此次清理已经进行了1个多月。

  据国家发改委人士透露,清理新开工项目将是发改委下半年工作的重点。就在上周,发改委开始就这次

宏观调控效果到一些省份调研。正是在此次调研过程中,投资额虚报情况得以暴露。

  企业为什么要虚报投资额?据这位发改委人士介绍,许多企业解释说,按地方招商引资的政策,投资额越大,能享受的优惠政策越多。在这样鼓励投资政策背景下,许多企业便虚报投资额,以争取优惠。

  清理工作严格进行

  自今年4月份以来,我国已经连续五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超过29%.投资过热,是引发今年宏观调控的直接原因。

  8月1日,鉴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热,包括发改委在内的国家五部委以“特急件”发布了《新开工项目清理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对今年上半年列入统计范围的总投资1亿元及以上的新开工项目逐项进行全面清理。对钢铁、电解铝等存在产能过剩的行业要求是,清理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并且要在一个月内完成。

  根据上述《意见》,9月1日是清理上报的最后期限。就在清理新开工项目通知下发的当日,恰逢国家发改委在北戴河举办第29期发展和改革工作研究班。

  “在这次研究班上专门强调了这次清理新开工项目的重要性。大概的意思就是对这次清理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都非常重视,警告各地不要走过场。”国家发改委一位人士告诉记者,此次清理行动执行得比较严格。

  据此前媒体报道,居我国GDP前列的广东、山东、江苏等省都相继对全省的新开工项目进行了清理。

  以山东为例,列入清理范围的共2327个项目,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26个;九大热点行业3000万元以上项目1061个;煤炭行业设计能力3万吨/年及以上项目140个。

  一些项目手续不全

  根据五部委的意见,对新开工项目主要从产业政策、环境评价、项目用地、信贷政策等多方面进行核查。

  核查中发现,许多项目手续不全。

  记者从辽宁某资源型城市的发改委获悉,当地一个投资2亿元的风力发电厂,除了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之外,在环保、信贷、用地等五个规定中竟然全部不符合。

  上述事件并不是个案。

  山东某地级市发改委人士向记者透露,根据他们上报的清理结果来看,项目手续不全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初步统计来看,40%的项目在环评、用地、项目审核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

  他还告诉记者,从他所在市的清理结果来看,除了存在虚报投资额的问题之外,一些项目没有任何用地手续就占地开工,重点清理的行业中的多数项目都没有环评手续,一些项目的主体工程尚未动工就开始上报投资等。

  更为严重的是,还有些大项目由于属于国家重点控制行业,为逃避上级部门监管,采取化整为零、分拆审核的方式办理有关手续。

  违规项目将被暂停

  对于这些被清理并发现问题的项目将如何处置?

  按五部委此前下发的《意见》,要求对检查中有问题的项目要责令其暂停建设、限期整改,在项目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履行完相关程序后方可复工建设,并要将存在问题的新开工项目和处理措施,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公告。

  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李军杰博士告诉记者,对符合产业政策但手续不完备的项目,将进行暂停整顿,待其手续齐全后再开工建设。而对那些严重违反政策规定的建设项目,就只能停止建设了。

  “一些项目之所以存在手续不完备的情况,主要是急于开工,而没有办理相关手续。如果走正常程序的话,大部分项目是可以过关的。”李军杰说。

  不过,国家信息中心财金

证券处处长王远鸿说,“那些已经建成的项目,处理起来很难,因为直接关联到银行信贷、当地人员就业等许多棘手问题”。

  本报记者 张广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