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观点]降GDP能耗需遵循市场路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 10:23 中国电力新闻网

  按照中央制定的降低单位GDP能耗规划:到2010年“十一五”规划期末单位能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简单的折合计算,今年上半年的任务指标应为2%。然而《2006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公报》显示,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上升了0.8%。

  GDP能耗出现“不降反升”的不利局面,其深层原因何在呢?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对于“中国GDP总量仅占世界GDP总量的4%,却消耗了全球8%的石油、10%的电力、19%的铝、20%的铜和31%的煤炭”这一事实,我们当有更理性的观察。中国的能耗情况是由目前的经济结构决定的,由于主导产业结构仍然是劳动密集型的初级加工产品,所以中国目前的GDP能耗是无法和发达国家(主要产业往往是服务业、高科技等)相比的。

  虽然降低GDP能耗长远取决于经济结构的转型,但现在我们依然要努力向低能耗的方向靠拢。因为降低GDP能耗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其现实和长远意义不言而喻。对此,中央也是非常重视。受国务院委托,

国家发改委日前与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14家中央企业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此外,许多地方已经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审批、核准的强制性门槛;江苏等沿海地区已开始率先在省内公布各地区的发展能耗指标,并与干部政绩考核挂钩……

  然而不得不引起我们思考的是:为何中央积极推动降低GDP能耗的工作,而微观经济主体却无动力去实现之?

  回到GDP能耗上升的原因,表面看来,这是源于高能耗产业的大量投入,尤其是地方经济为了在“

十一五”期间实现开门红,纷纷投资于短期内见效快的基础设施和高能耗的传统产业。此外,在电力供需矛盾有所缓解的情况下,部分地区高能耗行业和企业再度抬头,成为推动能耗上升的主力军。

  逻辑演绎至此,GDP能耗不降反升的深层次原因已经显现:地方政府以及微观经济主体当然乐于看到能耗的降低,但他们更为关注的毫无疑问是其自身利益的保全。

  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审批、核准的强制性门槛,和地方政府的政绩挂钩等等行政性的措施固然重要,但如果不通过市场化路径,在经济利益上给市场微观主体加以有效约束,那么只要存在利润,微观主体依然会选择高能耗的项目和生产方式。

  何谓市场化路径,就是通过政策、法规来引导微观主体做出选择,而不是用行政指令代替微观主体做出选择。以准入为例,市场化的做法应该是,提高能源的使用价格,加大对高能耗产业的税收,使得企业在投资项目时,高能耗导致的高成本成为一个天然的准入门槛。

  而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审批、核准的强制性门槛,其实是代替企业做出选择。当这一选择与微观主体的利益不一致时,行政性的准入措施往往就会成为摆设。正如有专家指出的:对地方而言,有了项目就有了财税、有了就业岗位,也有了政绩。在这一前提下,控制能耗的硬指标往往会变成软指标,高门槛会变成低门槛,重要性会变成次要性。

  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在降低GDP能耗这样事关全局的问题上,中央政府所获得的收益是最大,所以除了政策引导外,向地方以及企业提供相应的补助是完全合理的。譬如,广泛采用节能灯可以给国家带来巨大的能源节约和经济效益,但由于节能灯价格高昂,消费者本身很难从中直接获益。所以发达国家往往对节能灯的使用进行大量的财政补贴。但在中国,目前并没有对使用节能灯进行补贴,这也是我国虽然是世界级的节能灯生产大国,但产品90%以上却销往国外的主要原因。

  所以,相对于单一的行政命令来说,采取更多的市场经济的手段,包括税收调节、价格补贴等引导市场微观主体提升降低能耗的动力,才是降低单位GDP治本之策。(摘编自《东方早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