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燃油附加费难救航空公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9日 02:01 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记者 王京韬

  业内人士认为内部成本控制和完善经营网络才是重要手段

  记者从民航总局了解到,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和民航总局日前正式发出通知,自9月1日起提高民航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价格上调的背景是在上次燃油附加费上调有效期尚未结束之时提前做出的,而且并没有依惯例宣布结束时间,而上次的结束时间应该在今年10月10日。这意味着,此次燃油附加费涨价,将有可能成为民航业的长期价格举措。

  引人瞩目的是,这次燃油附加费提高的幅度让人吃惊:800公里以下航段由每位旅客30元提高到60元,800公里及800公里以上航段由每位旅客60元提高到100元。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燃油附加费如此大幅度的提高呢?

  航空公司的巨额亏损是最重要的原因。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除深圳航空、海南航空和厦门航空盈利外,包括国航、东航、南航三大集团在内的其他国内航空公司全部亏损。而航空公司出现如此之大的亏空的主要原因就是航油价格的不断上涨。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外航油出厂平均价较2005年至少上涨20%,航油在主营业务成本中比例已由过去的30%上升至40%以上。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多家航空公司在不同场合多次公开呼吁,请主管部门提高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的标准。

  事实上,随着油价上涨,国外一些航空公司也提高燃油附加费。但国际惯例普遍采用了是否征收燃油附加费,征收多少,由各航空公司自行根据市场状况作出调整,而不是由政府强行统一收费标准的方式。而国内燃油附加费需要政府批准,经过的环节较多,很难像国外航空公司一样迅速对油价作出反应。所以近两年来,国内的燃油附加费从未随着

国际油价的降低而降低过。

  那么,主要燃油附加费上涨能否就能够挽救航空公司的颓势呢?记者最近采访了一些著名国际航空公司的高管,他们也普遍认为燃油价格上涨是航空公司当前面临的最大的压力。但他们却一致认为,通过在企业内部推行成本控制措施和不断开通新航线来扩大和完善经营网络才是抵御高油价挑战的最重要手段,而燃油附加费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一家来自美国的航空公司高管如是告诉记者:“应对高油价,燃油附加费是一种短期做法,只能在无招可用时作为最后的救命稻草。但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公司都提前用了。其实,要想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更重要的是从整体上把握,单一思路不足以应付现在航空业复杂的生存环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