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必和必拓铜头铁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 01:57 第一财经日报

  不能只考虑今天或者明天的事,而要看到未来。这是20多年前就来过中国的必和必拓中国区总裁戴坚定一直推崇的

  本报记者 陈姗姗 发自上海

  1978年,现任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Ltd.)中国区总裁的戴坚定,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格里菲思大学读中国经济学研究生。因为课程需要,他首次来到中国。那年,他一连7个月都吃不上牛肉。

  28年后的今天,他率领的团队正在努力“挖掘”遍地是“金”的中国,不管是铁矿石、铜、镍,还是天然气,中国都已经成为或者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买家。

  与之相反,三年前王永华(化名)从智利购买铜精矿的时候,还能开心地拿到最高每吨200美元的铜加工费。如今他却失去了主动权,即使加工费开到25美元一吨,他还是不得不按需进货。王永华是国内一家铜冶炼企业负责原料进口的贸易员,而他从智利购买铜矿的矿山,已经由必和必拓控股。

  最近两周,两人的心不约而同地飞向了智利。在那里,已持续两周的Escondida铜矿罢工潮仍在持续。该矿由必和必拓控股57.5%,是世界最大的铜矿,产量占全球的8.5%。

  截至昨晚21:50,伦敦金属交易所(LME)3个月期铜报每吨7715美元,上涨152.5美元,涨幅为2.01%。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与必和必拓的铜谈判也在僵持中,后者的态度如铜价的涨势一样强硬。戴坚定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称:“中国的铜冶炼能力增加太多太快,而铜矿产能扩张慢,根本没有那么多铜精矿可以用来加工。”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必和必拓这个曾经陌生的名字,正日益频繁地出现在国人的视野中。它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又何以如此傲气凌人?

  笑傲铜铁矿谈判

  长期关注资源行业的人都会记得,2003年前对于很多原材料来说,还是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2003年以后,中国作为原材料大买家的身影开始越来越多地在国际市场上出现。当年,中国的6家铜冶炼企业就组成了联合谈判小组,与必和必拓等国际矿山企业谈判长期合同价格。

  2004年,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宝钢也开始代表中国大型钢铁企业,加入一直由日本企业主导的亚洲方面的国际铁矿石谈判。而从2004年到2006年,宝钢的谈判主导地位不断加强,直到今年取代了日本。

  不过,也正是在这几年,买方市场开始向卖方市场转变。对于铜冶炼企业的生命线——加工费的变化,王永华到现在还不能适应。此前的几年,国内的每吨铜精矿原料加工费从20美元到40美元、60美元一直到200美元,都是保持上升的势头。而从去年开始,铜精矿的现货价格开始呈直线下降,最近收到的一单加工费竟然只有25美元/吨。有了现货低价的“底气”,今年刚刚开始的铜精矿长期合同价格谈判,必和必拓就大胆地报出了加工费每吨60美元的低价。

  “目前国内铜冶炼厂的盈亏平衡点是加工费在90美元/吨以上,倘若低于这个价格,冶炼企业就会亏损。因此,低于每吨100美元的谈判底线是绝不能接受的。”云南铜业(集团)公司董事长邹韶禄说。

  这样的语气让人不得不联想到两个月前刚刚结束的国际铁矿石长期合同价格谈判。其时,中国的钢铁企业也表达了无数次拒绝涨价的意愿,可还是没能阻止铁矿石涨价19%,而这个价格,是在2005年度谈判涨价71.5%基础上的再度涨价。

  “铁矿石价格上升下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铁矿石价格不是由人为因素决定的,而是由市场和供求关系决定的,不是由哪个公司决定的,而是由市场决定的。”对于涨价,戴坚定曾这样轻描淡写地说。如今,正如上文提到的,其“市场论”又开始转移到铜矿上。

  收购成就巨头

  昨天,必和必拓公布了最新年报,104.5亿美元的净利润(其中钢铁原料增长60.8%)足可以让戴坚定心满意足。因为必和必拓已经承认,公司比去年增长63.4%的业绩,很大程度来自中国需求的推动。而且在预测中,必和必拓同样乐观地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依然会保持强劲。

  而在10年前,就连在中国待了17年的戴坚定都没有预料到,中国的经济可以保持如此长久的增长。一位对中澳贸易非常了解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10年前金融风暴的时候,澳洲的几大矿山企业曾经邀请众多国际咨询公司对中国的经济进行预测,当时没有公司预测到中国的经济能在以后的10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再加上当时中国很少与国外矿山签订长期供货合同,像必和必拓这样的大型矿山企业也都没有预料到中国之后会有如此强劲的需求。

  必和必拓昨天在年报中也指出,公司的强劲增长完全得益于国外需求的强劲,基本金属和铁矿石的价格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一直处于低位,如今终于反弹。

  而年报中并没有单独提到铜,而铜的价格,却是必和必拓正在努力提升的。

  借助上个世纪买方市场时的不景气,必和必拓逐渐通过收购整合拥有了智利Escondida铜矿57.5%的股权。而在2005年,必和必拓又收购了拥有全球最大铀矿、第三大镍矿、第四大铜矿的西部矿业资源公司(WMC),成为铜矿的最大垄断方。

  “矿山企业已经摆脱了10到15年前重复建设,低价出售原材料,利润微薄的时代,而相比矿山企业,中国的铜冶炼企业仍在激增,很多新建的冶炼厂根本拿不到合同。”必和必拓的一位高层说。

  “要看到未来”

  不能只考虑今天或者明天的事,而要看到未来,这是戴坚定一直推崇的,而他说这一点既适合买方,也适合卖方。

  目前,必和必拓在全球25个国家拥有了100多个工厂,产品囊括铝、动力煤、炼焦煤、铜矿、锰矿、铁矿、铀矿、镍矿、钻石、银矿和钛矿,以及石油、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等多种资源。而其年报也指出,公司的持续增长将有赖于铁矿石、铝、铜、天然气等各种资源的强劲价格和需求。

  再看看全球其他资源企业,并购仍在如火如荼: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之一阿纳达科石油已经宣布以2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科麦奇和西部天然气能源;全球第三大铜生产商菲尔普斯道奇公司同意以4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加拿大的两家矿产公司——全球第二大镍生产商英可和全球第三大镍生产商鹰桥,而巴西淡水河谷也在近期加入竞争,向英可发出了194亿加拿大元(约合172亿美元)的现金收购要约。

  在石油、天然气、钢铁、铜、镍和钼等完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初级商品领域,已经开始像铁矿石一样,逐渐出现寡头企业垄断行业,并拥有制定价格的能力。

  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最近在一篇名为《中国争夺初级产品定价权需要长期战略》的文章中指出了这种风险:“中国的许多行业都在扩充产能。

化工品、纸张和食用油的进口数据都表明了同一个势头——中国的进口之中,产成品趋于减少,而原材料则趋于增加,而出口收入猛增是产能扩充的主要原因之一。”

  “买卖方市场肯定是要相互转换的,关键是买卖方市场转变时,能够通过科学的预测和提前的准备而使价格不像这两年震荡得那么激烈。”一位中澳贸易的专家强调,现在要做的就是考虑10年以后、20年以后怎么办。

  怎样去看到未来?必和必拓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以答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