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终破三十年垄断四公司争食260万吨保税油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 02:31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王佑 发自上海

  昨天,《第一财经日报》从中石化长江燃料有限公司(下称“中石化长燃”)获悉,以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下称“中石化中海”)为首,包括中石化长燃、深圳光汇等四家公司获得了“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供应”资质。在过去近三十年时间里,船用保税油业务一直是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燃公司”)一家独享。

  近日,商务部、财政部、交通部以及海关总署等下发了《关于增加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从事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供应的批复》文件。据了解,该文件中提到中央财政将对从事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供应(下称“船舶保税油供应”)业务的企业,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收取特许经营费,具体比例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确定。

  所谓船舶保税油供应,是国家按照国际通行惯例,为国际航行的船舶提供免税油品供应。保税油经营企业可直接从国际进口燃油,不占国内燃油进口配额,免征进口环节的关税、消费税、

增值税

  目前,我国的保税油年供应量达到260万吨以上,市场潜力很大。4家获得船舶保税油业务的公司各有地理优势。比如,三年前完成整合的中石化中海业务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而中石化长燃及深圳光汇则分别控制着长江流域和深圳市场的油品贸易.据称,另一家公司为中石化下属的舟山石油分公司,但记者尚未联系到公司相关人士证实此事。

  中石化长燃开设保税油业务部

  中石化长燃是由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和中国石化集团共同投资3.8亿元人民币组成的大型水上

成品油经营企业。该公司上海业务部的一位内部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介绍,此次公司拿到的是六地保税油经营资格,其中包括上海、南京、武汉、芜湖、宁波和青岛。经过三年申请,公司终获此牌照。目前,公司已经成立了保税油业务部,专门进行船舶保税油的采购和经营。

  “船舶保税油的最大不同,在于价格。”该人士称,由于保税油不需要交各类税种,因此价格比普通的油品便宜10%左右。“我们去年的营业额大约是数亿元,在国内油品经营中实力强大,是我们出线的原因之一。”

  该公司正紧锣密鼓地在全国各地选址建立仓库,并由集团为该业务专门配备船只。据记者了解,公司初定在上海长兴岛建立一个5万吨左右的保税油库。“保税油的油库必须自建,不能租用。”同时,公司还会配备两艘2000吨左右的船为该项目保驾护航。

  资质放开考验政府监管能力

  经营保税油条件众多:具备国家批准从事保税油经营资格和外贸进出口经营资格;具备保税油库及供油设施,如储存能力在5000立方米以上;须有油品进口渠道和大批客户。

  华泰兴石油公司董事长陈曦林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政府如何控制现有保税油贸易企业的走私行为也是当务之急。“在上世纪90年代,有一部分公司凭借拥有资质的优势,在保税仓储过程中进行假核销。我们相信,政府会有一个严密的监管措施配合放开后的保税油市场。”

  他还称,放开虽然是打破垄断的积极表现,但也不会大量批复新的贸易企业从事该业务。

  “我们就申请了好几年,本次没有拿到。”

  就审批程序上,他指出,中国的船用保税油与国外还有差距。“我国一年保税油供应量约200多万吨,而新加坡则为2000多万吨。另外,我国的清关过程较复杂,国际惯例看,船舶到港和离港清关时间为18个小时,但在中国,外轮则需要2天左右才能完成这类手续。”

  竞争就此开始?

  新的四大公司是否会抢夺中燃公司的原有业务呢?上述中石化长燃公司的人士否认了这种猜测。“从大局来看,船用保税油业务并不是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整个亚洲保税油供应商的竞争。价格都差不多,大家就是比服务。”

  深圳协孚供油有限公司的马先生告诉记者,中燃公司的优势依然很明显,他们有很广泛的业务分布和经验。

  中燃前身是中远集团的独资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水上燃油营销商。2003年,中石油进入后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据悉,公司2005年的保税油业务达到了250万吨,借由其庞大的船供油销量,在2005年中国年度燃料油进口商排名中该公司名列首位。

  新成员中石化中海的实力也毫不逊色。作为国内第二大船供燃油供应商,中石化中海原为中海集团独资企业,经中石化参股后也摇身一变为合资公司,目前主要从事国内港口的船供及部分油品贸易。但相比前者,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