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中国品牌研究院公布省标志性品牌名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5日 19:33 新浪财经

  各省经济名片揭晓

  可口可乐会让人联想到美国;奔驰会让人联想到德国;三星会让联想到韩国……可以说这些品牌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名片。那么看到什么品牌,会让人联想到某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国品牌研究院(www.brandcn.org)8月15日公布的省标志性品牌名单给出了答案,共有275个品牌成为全国各地的经济名片。中国品牌研究院将在今年10月10日首届中国品牌节上,对评定出来的省标志性品牌举行颁奖仪式。

  根据中国品牌院制订的《省标志性品牌评定标准和实施细则》规定,省标志性品牌是指能够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并在全国同行处于领先地位的品牌,只有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品牌才有资格进入候选名单。

  中国品牌研究院已经在6月13日公布了候选品牌的名单。一个省如果其2006年1月1日前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的品牌达到20个或以上的,将有20个品牌进入候选名单;如果不足20个的,全部进入候选名单。有20个候选品牌的省份共16个,候选品牌不足20个但超过10个的省份有7个,候选品牌不足10个的省份有8个。

  省标志性品牌的评定工作遵循科学、公正、公平、公开和独立的原则。评定的数据全部来源于政府、行业协会的统计资料以及上市公司年报等公开的渠道,企业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

  据已经制订的评定标准和收集的公开数据,中国品牌研究院主要从三方面对候选品牌进行了评定,一是品牌企业所处的行业是否为当地代表性行业,所谓代表性行业指当地行业在全国同行中处于重要地位或该行业为当地支柱性产业;二是品牌产品或服务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是否居国内行业前列;三是品牌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开发能力是否居行业前列。

  中国品牌研究院评定出省标志性品牌之后,再将结果传给候选品牌所属的企业,在企业没有提出异议后再公布评定的结果,以提高评定的公正性。

  标志性品牌每个省份最多为10个,达到10个的省份共23个,分别是北京、广东、山东、上海、江苏、浙江、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安徽、福建、天津、辽宁、黑龙江、山西、陕西、内蒙古、广西、吉林、江西和重庆。不足10个的省份共8个,分别是宁夏(2个)、西藏(2 个)、甘肃(3个)、青海(4个)、贵州(8个)、新疆(8个)、海南(9个)和云南(9个)。

  275个省标志性品牌中,消费品类品牌超过三分之二,因为消费品市场化比较早,竞争比较激烈,创立名牌的动力也比较大;同时这类产品几乎为生活必需品,生产这一类产品是一个地方发展经济的基础,很自然成为当地的支柱或重要产业。消费品类品牌中,又以食品饮料和烟酒品牌为主,各有44个和38个品牌成为省标志性品牌。其次是医药保健类、IT/家电和纺织服装类品牌,各有31个、24个和20个品牌成为省标志性品牌。

  很多省份都把机械电气、石油化工、汽车摩托车作为支柱产业,因此这几个大行业里的省标志性品牌也比较多,分别达到26个、19个和17个。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建材行业发展很快,不少省份都将建材当作支柱产业,省标志性中有有10个是建材品牌。

  虽然服务业在发达省份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40%,但很少省份将金融地产、商贸旅游等服务业当作支柱产业,原因可能是这类行业具有很强的区域性,没有工业品一地生产、到处都可以销售的特性,对地方经济带动能力不如工业。因此,275个省标志性品牌中只有10个是服务类品牌,其中有4个是餐饮业品牌。

  中国品牌研究院表示,评定省标志性品牌是为了鼓励更多中国企业做大、做强自主品牌,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他成长型企业起示范、带动作用,所以标志性品牌必需先得到国家权威机构的承认,先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这个门槛不能降低。

  由于省标志性品牌每两年评定一次,而名额最多就是10个,对于那些未评上的品牌,以后还有机会;而已经被评上的很可能会被其他品牌取代,要保住这一全省最高的品牌荣誉也不容易。

  附件一:《省标志性品牌名单》(全国共275个)

  安徽省标志性品牌(10个):美菱、荣事达、古井贡、黄山、洽洽、合力、六国、海螺、马钢、铜冠。

  北京市标志性品牌(10个):同仁堂、汇源、燕京、统一(润滑油)、方正、联想、用友、李宁、全聚德、国美。

  福建省标志性品牌(10个):安尔乐、福耀、夏新、厦华、九牧王、

  安踏、南孚、厦工、(大)金龙、银鹭。

  甘肃省标志性品牌(3个):金驼、黄河、奇正。

  广东省标志性品牌(10个):健力宝、海王、TCL、美的、华为、中兴、以纯、东鹏、豪爵、万科。

  广西标志性品牌(10个):两面针索芙特、三金、金嗓子、南方、漓泉、云欧、柳工、玉柴、金海。

  贵州省标志性品牌(8个): 贵州茅台、黄果树、神奇、3537、宏福、前进(轮胎)、巨龙、前进(橡胶V带)。

  海南省标志性品牌(9个):椰风、椰树、椰岛、养生堂、新大州、再林、快克、JST、海南航空

  河北省标志性品牌(10个):乐凯、华北、神威、露露、三鹿、华龙、三利、惠达、耀华、盾石。

  河南省标志性品牌(10个):新飞、双汇、莲花、思念、三全、仲景、许继、大阳、东方红、宇通。

  黑龙江省标志性品牌(10个):完达山、飞鹤、北大荒、冰花、哈尔滨(啤酒)、三精、哈药、齐一、HRB、飞云。

  湖北省标志性品牌(10个):美尔雅、多佳、健民、红金龙、稻花香、舒蕾、红双环、东风、富康、武钢。

  湖南省标志性品牌(10个):钻石、正虹、岳泰、白沙、芙蓉王、华天、三一、远大、九芝堂、隆平。

  吉林省标志性品牌(10个):泉阳泉、德大、斯达舒、东宝、敖东、喜丰、金桥、白山、吉合、一汽。

  江苏省标志性品牌(10个):熊猫、小天鹅、春兰、新科、常柴、徐工、波司登、维维、梦兰、隆力奇。

  江西省标志性品牌(10个):凤凰、鸭鸭、汇仁、康乃馨、汪氏、金圣、昌河、江铃、华意、贵冶。

  辽宁省标志性品牌(10个):雪花、咯咯达、珍奥、东北、西洋、忠旺、金德、鞍钢、冰山、DMTG(大连机床)。

  内蒙古标志性品牌(10个):鄂尔多斯、鹿王、仕奇、伊利、蒙牛、河套(面粉)、科尔沁、河套(酒)、小肥羊、包钢。

  宁夏标志性品牌(2个):圣雪绒、夏进。

  青海省标志性品牌(4个):盐桥、雪舟、互助、晶珠。

  山东省标志性品牌(10个):青岛(啤酒)、张裕、鲁花、如意、海尔、海信、浪潮、时风、潍柴、三角。

  山西省标志性品牌(10个):杏花村、竹叶青、水塔、冠云、古城、奇强、天脊、屯玉、澳瑞特、TZ(太原重机)。

  陕西省标志性品牌(10个):长岭、开米、利君沙、汉斯、西凤、海升、银桥、标准、陕鼓、庆安。

  上海市标志性品牌(10个):双钱、白猫、中华、光明、恒源祥、三枪、老凤祥、锦江、东风、宝钢。

  四川省标志性品牌(10个):五粮液、泸州、剑南春、通威、豪吉、长虹、地奥、美丰、升达、成工。

  天津市标志性品牌(10个):王朝、狗不理、天士力、海鸥、邦德富士、夏利、大桥、灯塔、红三角、迅捷。

  西藏标志性品牌(2个):甘露、拉萨。

  新疆标志性品牌(8个):天彩、天山(纺织服装)、伊力、天山(面粉)、麦趣尔、新天、四方、新特。

  云南省标志性品牌(9个):玉溪、红梅、红河、红塔山、云烟、滇云、云南白药、云锡、铁峰。

  浙江省标志性品牌(10个):雅戈尔、奥康、娃哈哈、雕、胡庆余堂、大红鹰、正泰、万向、波导、奥克斯。

  重庆市标志性品牌(10个):嘉陵、隆鑫、力帆、长安、乌江、山城、太极、美心、腾升、小天鹅。

  附件二:《省标志性品牌其他说明材料》

  安徽省:截止2006年1月1日,安徽省共有15件中国驰名商标和9个中国名牌产品,扣除重名部分,共有21个品牌符合资格,中国品牌研究院最后选取20个进入候选名单。

  安徽省的支柱产业包括材料产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能源产业、食品工业、化工产业等五大产业。10个安徽省标志性品牌当中,古井贡、黄山、洽洽属于食品产业,海螺、马钢、铜冠属于材料产业,六国属于化工产业。由于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能源产业没有一个品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的荣誉,所以也没有一个品牌能成为安徽省标志性品牌,江淮和奇瑞两个汽车品牌也因此落选安徽省标志性品牌。合力属于运输机械行业,可以算半个汽车制造业的品牌。安徽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家电制造基地,家电可以说是安徽的重要产业,美菱和荣事达两个品牌得以进入安徽省标志性品牌行列。

  北京市:截止2006年1月1日,北京市共有37件中国驰名商标和30个中国名牌产品,扣除重名部分,共有50个品牌符合资格,再扣除属于中央企业的品牌,共有39个品牌符合资格,中国品牌研究院从这39个品牌中选取20个进入候选名单。

  北京市着力培育的六大支柱产业包括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石化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和都市型工业,都市型工业包括服装纺织、食品饮料、包装印刷、工艺美术等。

  10个北京市标志性品牌当中,汇源、燕京属于食品产业,统一(润滑油)属于石化新材料产业,方正、联想、用友属于电子信息产业,李宁属于服装纺织产业,同仁堂属于生物医药产业。服务业占北京GDP的比重超过60%,全聚德和国美两个服务业的品牌成为北京市标志性品牌。由于汽车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没有一个品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的荣誉,所以也没有一个品牌能成为北京市标志性品牌。

  福建省:截止2006年1月1日,福建省共有42件中国驰名商标和60个中国名牌产品,扣除重名部分,共有78个品牌符合资格,中国品牌研究院从这78个品牌中选取20个进入候选名单。

  福建省着力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包括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和石油化工,服装纺织和食品饮料等轻工业也是要重点发展的产业。

  10个福建省标志性品牌当中,银鹭属于食品饮料产业,南孚属于石油化工产业,夏新、厦华属于电子信息产业产业,安踏、九牧王属于服装纺织产业,厦工、金龙属于机械装备产业,福耀属于与机械装备高度相关的汽车玻璃行业,安尔乐属于轻工业品牌。

  甘肃省:截止2006年1月1日,甘肃共有3件中国驰名商标和1个中国名牌产品,扣除重名部分,共有3个品牌符合资格,这3个品牌全部进入候选名单。

  原则上,每个省份最多只能评出10个标志性品牌,由于甘肃只有三个符合资格的品牌,最后评定出的甘肃省标志性品牌只有3个。

  广东省:截止2006年1月1日,广东省共有63件驰名商标和166个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品牌研究院从中选出20个品牌作为候选品牌。

  广东省共有九大支柱产业,分别是电子信息业、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石油及化学、建筑材料、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森工造纸、医药、汽车及摩托车。电子信息(含家电)业是广东的第一大产业,广东也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第一大省,年产值超过1万亿元,广东的电子信息产业培育了很多知名品牌,这次共有TCL、美的、华为、中兴四个品牌当选为广东省标志性品牌。健力宝是广东食品饮料行业的代表,海王是医药行业的代表,东鹏是建材行业的代表,豪爵是汽车及摩托车的代表,以纯是纺织服装行业的代表。服务业在广东省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40%,万科作为服务行业的代表被评定为广东省标志性品牌。

  深圳共有华为、中兴、海王和万科4个品牌当选,佛山有美的、东鹏和健力宝3个品牌当选,余下3个广东省标志性品牌分别是江门的豪爵、东莞的以纯和惠州的TCL。拥有9件驰名商标和22个中国名牌产品的省城广州,没有一个品牌当选。

  广西:截止2006年1月1日,广西共有8件中国驰名商标和9个中国名牌产品,扣除重名部分,共有15个品牌符合资格,这15个品牌全部进入候选名单。

  广西着力发展的重要产业包括冶金及材料、食品制糖、汽车和工程机械和医药等。10个广西标志性品牌当中,南方、漓泉、云欧属于食品制糖产业,三金、金嗓子属于医药产业,柳工、玉柴属于汽车和工程机械产业,金海属于冶金及材料产业、两面针、索芙特属于日化行业。

  贵州省:截止2006年1月1日,贵州省共有3件中国驰名商标和6个中国名牌产品,扣除重名部分,共有8个品牌符合资格, 8个品牌全部进入候选名单。

  原则上,每个省份最多只能评出10个标志性品牌,由于贵州只有8个符合资格的品牌,最后评定出的贵州省标志性品牌只有8个。

  海南省:截止2006年1月1日,海南省共有9件中国驰名商标和3个中国名牌产品,扣除重名部分,共有9个品牌符合资格,9个品牌全部进入候选名单。

  原则上,每个省份最多只能评出10个标志性品牌,由于海南只有9个符合资格的品牌,最后评定出的海南省标志性品牌只有9个。

  河北省:截止2006年1月1日,河北省共有31件中国驰名商标和23个中国名牌产品,扣除重复部分,共有46个品牌符合资格,中国品牌研究院从这46个品牌中选取20个进入候选名单。

  河北省着力发展的支柱产业包括冶金、食品、纺织、化工、医药、建材、机械等七大行业。10个河北省标志性品牌当中,乐凯属于化工产业,三利属于服装纺织产业,惠达、耀华、盾石属于建材产业,露露、三鹿、华龙属于食品工业,华北、神威属于冶金医药产业。

  河南省:截止2006年1月1日,河南省共有20件中国驰名商标和35个中国名牌产品,扣除重名部分,共有45个品牌符合资格,中国品牌研究院从这45个品牌中选取20个进入候选名单。

  河南省着力发展的支柱产业包括食品工业、石油化工和煤化工业、有色工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装备工业等等五大行业。10个河南省标志性品牌当中,许继、大阳、东方红和宇通属于汽车产业,双汇、莲花、思念、三全属于食品工业。石油化工和煤化工业、有色工业和装备工业三大产业由于没有符合资格的品牌,所以没有一个品牌成为河南省标志性品牌。河南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家用电器和医药的市场需求都是很大的,这两个行业事实是比较重要的行业,因此仲景和新飞成为标志性品牌。

  黑龙江省:截止2006年1月1日,黑龙江省共有6件中国驰名商标和22个中国名牌产品,扣除重名部分,共有21个品牌符合资格,中国品牌研究院从这21个品牌中选取20个进入候选名单。

  黑龙江省着力发展的支柱产业包括医药、森林、食品、装备、石化、能源等六大行业。10个黑龙江省标志性品牌当中,完达山、飞鹤、北大荒、冰花属于食品产业,三精、哈药属于医药产业,齐一、HRB(哈尔滨轴承)属于装备产业,石化、能源和森林三大产业由于没有符合资格的品牌,所以没有一个品牌成为省标志性品牌。

  湖北省:截止2006年1月1日,湖北省共有11件中国驰名商标和18个中国名牌产品,扣除重名部分,共有27个品牌符合资格,中国品牌研究院从这27个品牌中选取20个进入候选名单。

  湖北省着力发展的支柱产业包括电子信息、汽车、机械、纺织、石化、冶金等六大行业。10个湖北省标志性品牌当中,红双环、舒蕾属于石油及化工产业,武钢属于冶金产业;美尔雅、多佳属于服装纺织产业;东风、富康属于汽车产业;红金龙、稻花香属于食品工业;健民医药产业。

  湖南省:截止2006年1月1日,湖南省共有21件中国驰名商标和11个中国名牌产品,扣除重名部分,共有25个品牌符合资格,中国品牌研究院从这25个品牌中选取20个进入候选名单。

  湖南省着力发展的产业包括分别是以冶金材料、机械、石化、电子信息、医药、食品及农产品深加工、烟草等七大行业。10个湖南省标志性品牌当中,正虹、岳泰属于食品及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九芝堂属于医药产业;三一、远大属于机械产业,钻石属于冶金材料产业;白沙、芙蓉王属于烟草产业;华天以商贸旅游起家,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多元化的品牌;湖南是我国水稻第一大省,隆平当选为省标志性品牌是顺理成章的。石化和电子信息产业由于没有符合资格的品牌,所以没有一个品牌成为省标志性品牌。

  吉林省:截止2006年1月1日,吉林省共有9件中国驰名商标和8个中国名牌产品,扣除重名部分,共有15个品牌符合资格,这15个品牌全部进入候选名单。

  吉林省着力发展的支柱产业包括汽车、石化、食品、医药、森林工业和电子等六大产业。10个吉林省标志性品牌当中,泉阳泉、德大属于食品产业;斯达舒、东宝、敖东属于医药产业;喜丰、白山、吉合属于石化产业;金桥属于森林工业;一汽属于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由于没有符合资格的品牌,所以没有一个品牌成为省标志性品牌。

  江苏省:江苏省着力发展的支柱产业包括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基础材料与新材料、现代轻纺、石化、冶金、造船、造纸等九大产业。10个江苏省标志性品牌当中,熊猫、小天鹅、春兰、新科属于电子信息产业;常柴、徐工属于装备制造产业;波司登、维维和梦兰属于现代轻纺产业,隆力奇属于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基础材料与新材料、石化、冶金、造船等产业由于没有符合资格的品牌,所以没有一个品牌成为省标志性品牌。

  江西省:截止2006年1月1日,江西省共有13件中国驰名商标和9个中国名牌产品,扣除重名部分及一个证明性驰名商标后,共有21个品牌符合资格,中国品牌研究院从这21个品牌选出20个品牌进入候选名单。

  江西省着力发展的支柱产业包括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产业、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产业、中成药和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食品工业、精细化工、新型建材产业等七大产业。10个江西省标志性品牌当中,凤凰、昌河、江铃属于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产业;康乃馨、汇仁属于中成药和生物医药产业;汪氏、金圣属于食品工业,华意属于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贵冶属于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产业,鸭鸭属于纺织服装产业。

  辽宁省:截止2006年1月1日,辽宁省共有23件中国驰名商标和17个中国名牌产品,扣除重名部分,共有32个品牌符合资格,中国品牌研究院从这32个品牌选出20个品牌进入候选名单。

  辽宁省着力发展的支柱产业包括冶金、食品、纺织、化工、医药、建材、机械行业、电子信息等八大产业。10个辽宁省标志性品牌当中,鞍钢属于冶金产业;珍奥、东北属于医药产业;雪花、咯咯达属于食品工业;西洋属于化工产业;忠旺、金德属于建材产业;冰山和DMTG属于机械产业。

  内蒙古:截止2006年1月1日,内蒙古共有13件中国驰名商标和7个中国名牌产品,扣除重名部分,共有14个品牌符合资格,这14个品牌全部进入候选名单。

  内蒙古自治区着力发展的支柱产业包括能源、冶金建材、化工、机械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和高新技术等七大产业。10个内蒙古自治区标志性品牌当中,鄂尔多斯、鹿王、仕奇属于纺织服装产业;伊利、蒙牛、河套(面粉)、科尔沁、和河套(酒)属于食品(农畜产品加工)业;小肥羊属于服务业;包钢属于冶金建材产业。能源、冶金建材和高新技术等产业,由于没有符合资格的品牌,所以没有一个品牌能成为区标志性品牌。

  宁夏:截止2006年1月1日,宁夏共有1件中国驰名商标和2个中国名牌产品,扣除重名部分,共有2个品牌符合资格,这2个品牌全部进入候选名单。

  原则上,每个省份最多只能评出10个标志性品牌,由于宁夏只有2个符合资格的品牌,最后评定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标志性品牌只有2个。

  青海省:截止2006年1月1日,青海共有4件中国驰名商标和1个中国名牌产品,扣除重名部分,共有4个品牌符合资格,这4个品牌全部进入候选名单。

  原则上,每个省份最多只能评出10个标志性品牌,由于青海只有4个符合资格的品牌,最后评定出的青海省标志性品牌只有4个。

  山东省:截止2006年1月1日,山东省共有63件驰名商标和120个中国名牌产品,扣除重名部分,共有124个品牌符合资格。中国品牌研究院从中选出20个品牌作为候选品牌。

  山东省共有六大支柱产业,分别是电子信息及家电产业、机械设备产业、化工产业、食品产业、纺织服装、材料产业。10个山东省标志性品牌当中,青岛(啤酒)、张裕、鲁花属于食品产业,如意属于纺织服装产业,海尔、海信、浪潮属于电子信息及家电产业;时风、潍柴属于机械设备产业,三角属于化工产业。

  青岛共有海尔、海信和青岛(啤酒)3个品牌当选,烟台有张裕、鲁花2个品牌当选,余下5个山东省标志性品牌分别是济南的浪潮、威海的三角、济宁的如意、潍坊的潍柴和聊城的时风。

  山西省:截止2006年1月1日,山西省共有8件中国驰名商标和9个中国名牌产品,扣除重名部分,共有11个品牌符合资格,这11个品牌全部进入候选名单。

  山西省着力发展的支柱产业包括煤炭、焦炭、冶金、电力、现代煤化工业、装备制造业、材料工业和旅游产业等八大产业。10个山西省标志性品牌当中,杏花村、竹叶青、水塔、冠云、古城属于食品产业;TZ(太原重机)属于装备制造业;奇强、天脊属于化工产业;屯玉属于农资行业;澳瑞特属于轻工业。煤炭、焦炭、电力、现代煤化工业、材料工业和旅游产业由于没有符合资格的品牌,所以没有一个品牌成为省标志性品牌。10个省标志性品牌只有一个属于支柱产业,说明山西的支柱产业还没有名牌的支撑。

  陕西省:截止2006年1月1日,陕西省共有7件中国驰名商标和9个中国名牌产品,扣除重名部分,共有12个品牌符合资格,这12个品牌全部进入候选名单。

  陕西省着力发展的支柱产业包括有色冶金、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子信息、医药、食品和纺织服装业等八大产业。10个陕西省标志性品牌当中,汉斯、西凤、海升、银桥属于食品产业;标准、陕鼓和庆安属于装备制造业;开米属于能源化工产业;长岭属于电子信息产业;利君沙属于医药产业。有色冶金、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纺织服装业由于没有符合资格的品牌,所以没有一个品牌成为省标志性品牌。

  上海市:截止2006年1月1日,上海市共有45件中国驰名商标和47个中国名牌产品。扣除重名部分,共有65个品牌符合资格。再扣除属于中央企业的中国银联品牌,共有64个品牌符合资格。中国品牌研究院从这64个品牌中选取20个进入候选名单。

  上海市着力培育的六大支柱产业包括房地产、电子信息、金融、商贸、汽车、机械设备等。10个上海市标志性品牌当中,中华、光明属于食品产业,双钱、白猫属于化工产业,东风属于机械设备产业,恒源祥、三枪属于服装纺织产业,宝钢属于冶金及材料产业,老凤祥、锦江属于商贸服务业。由于上海的房地产、电子信息、金融和汽车产业没有一个品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的荣誉,所以也没有一个品牌能成为上海市标志性品牌。上海的名牌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轻工业,比如纺织、食品等,作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则缺乏名牌的支撑。

  四川省:截止2006年1月1日,四川省共有21件中国驰名商标和19个中国名牌产品,扣除重名部分,共有29个品牌符合资格,中国品牌研究院从这29个品牌中选取20个进入候选名单。

  四川省着力发展的产业包括电子信息业、水电业、机械冶金业、医药化工业、饮料食品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等七大行业。10个四川省标志性品牌当中,五粮液、泸州、剑南春、通威、豪吉属于饮料食品业;地奥、美丰属于医药化工业;成工属于机械冶金业,长虹属于电子信息业;升达属于建材业。水电业、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由于没有符合资格的品牌,所以没有一个品牌成为省标志性品牌。

  天津市:截止2006年1月1日,天津市共有14件中国驰名商标和13个中国名牌产品,扣除重名部分,共有23个品牌符合资格,中国品牌研究院从这23个品牌中选取20个进入候选名单。

  天津市着力培育的八大支柱产业包括电子信息、汽车、冶金材料、化工、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及环保产业等。10个天津市标志性品牌当中,王朝属于食品产业;灯塔、红三角属于化工产业;夏利属于汽车产业;天士力属于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产业;迅捷、大桥属于冶金材料行业;狗不理属于商贸服务产业,海鸥、邦德富士属于轻工业。由于天津的新能源及环保产业没有一个品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的荣誉,所以也没有一个品牌能成为天津市标志性品牌。

  西藏:截止2006年1月1日前,西藏共有2件中国驰名商标和1个中国名牌产品,扣除重名部分,共有2个品牌符合资格,这2个品牌全部进入候选名单。

  原则上,每个省份最多只能评出10个标志性品牌,由于西藏只有2个符合资格的品牌,最后评定出的西藏自治区标志性品牌只有2个。

  新疆:截止2006年1月1日,新疆共有3件中国驰名商标和8个中国名牌产品,扣除重名部分,共有8个品牌符合资格,这8个品牌全部进入候选名单。

  原则上,每个省份最多只能评出10个标志性品牌,由于新疆只有8个符合资格的品牌,最后评定出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标志性品牌只有8个。

  云南省:截止2006年1月1日,云南省共有4件中国驰名商标和8个中国名牌产品,扣除重复部分,共有9个品牌符合资格, 9个品牌全部进入候选名单。

  原则上,每个省份最多只能评出10个标志性品牌,由于云南只有9个符合资格的品牌,最后评定出的云南省标志性品牌只有9个。

  浙江省:截止2006年1月1日,浙江省共有68件驰名商标和138个中国名牌产品,扣除重名部分,共有139个品牌符合资格,中国品牌研究院从这139个品牌中选出20个品牌作为候选品牌。

  浙江省着力发展的13大支柱产业分别是机械、纺织服装、石油化工、轻工、电子信息、建材、医药、电力工业、冶金、食品、煤炭、烟草和国防科技。10个浙江省标志性品牌当中,娃哈哈属于食品业,雅戈尔属于纺织服装业,奥康属于轻工业,雕属于石油化工业,波导和奥克斯属于电子信息及家电产业;正泰、万向属于机械业,大红鹰属于烟草业,胡庆余堂属于医药工业。

  宁波共有雅戈尔、大红鹰、波导和奥克斯4个省标志性品牌,杭州有娃哈哈、万向和胡庆余堂3个品牌当选,温州有奥康和正泰2个品牌当选,余下1个浙江省标志性品牌是丽水的雕。

  重庆市:截止2006年1月1日,重庆市共有13件中国驰名商标和12个中国名牌产品,扣除重名部分,共有19个品牌符合资格,从这19个品牌全部进入候选名单。

  重庆市着力培育的五大支柱产业包括汽车摩托车产业、医药化工产业、

钢铁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等。10个重庆市标志性品牌当中,嘉陵、隆鑫、力帆、长安属于汽车摩托车产业,太极、腾升属于医药化工产业,小天鹅属于旅游业,美心属于建材产业,乌江、山城属于食品产业。由于重庆的钢铁业和房地产业没有一个品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的荣誉,所以也没有一个品牌能成为重庆市标志性品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