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处于“资源性缺水”的黄河,难以背起正兴起于宁蒙黄河流域的巨型重化工业带。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黄河流域宁夏、内蒙古采访发现,西起银川东到呼和浩特不足800公里的黄河沿岸,正在崛起一个总投资近5000亿元的能源、重化工产业带。由于这一产业带以煤水结合为开发核心,将新增巨大的用水需求。有关方面预计,宁、蒙黄河流域2010年工业需水将达21.3亿立方米,是当前水平的5倍以上。而宁蒙地区本来就是黄河“用水
大户”,近年来平均年用掉黄河水97亿立方米,已占黄河目前可耗水量的35%。
采访中业内人士担心,如果宁蒙地区建起一个超越黄河供水“底线”的重工业集群,一旦黄河来水持续偏枯,其损失将极其巨大。
重工业“扎堆”黄河边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来到黄河东岸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重化工基地,看到11个大型电厂、煤矿、化工厂框架正在隆起,一座用来引蓄黄河水的中型水库已建成。据了解,宁东地区煤炭探明储量达273亿吨,占宁夏煤炭总资源量的88%,而宁夏煤炭储量位居全国第六。
自2004年起,宁夏决定在宁东建设国内大型能源重化工基地,将基地建设列为宁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一号工程”。规划到2020年,宁东地区将新建、扩建14个煤矿,并新建9座大型坑口火电站,总装机容量2640万千瓦,是目前宁夏电力总装机容量的5倍以上。另外,还将形成每年近千万吨的煤化工产品生产能力,项目总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
位于黄河南岸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有“地下煤海”之称,当地农民挖菜窖都能挖出煤来。由于96%的国土面积属于沙漠和丘陵沟壑,加之水资源极缺,新崛起的能源重化工产业只能摆在黄河沿岸。鄂尔多斯市规划“十一五”期间,建成年产2亿吨煤、1000万吨化工产品、电力装机容量1500万千瓦的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
鄂尔多斯市水利局副局长王继峰说,2004年以来,各种渠道的投资源源不断涌来,目前已签约的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就达64个,今年以来,对于投资额10亿元以下的项目,市里已不再发“门票”。据了解,鄂尔多斯市仅提出新增用水指标的项目投资额就达1500亿元,仅今年就计划完成60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
地处黄河北岸的包头市今年正在建设的84个重点工业项目预计完成投资258亿元。按规划,“十一五”期间,包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
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一位负责人指出,被称为黄河“金三角”的包头、鄂尔多斯、呼和浩特资源丰富,煤炭探明保有储量1600多亿吨,天然气储量7000亿立方米。由于我国进入以重化工为主导的工业化和加速发展民用工业时期,资本、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为这一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建成全国性能源重化工基地带来空前机遇。
黄河水“捉襟见肘”
黄河属于资源性缺水河流,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2.5%,流域内人均水资源量647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30%。如果包括黄河下游流域外引黄灌区,黄河供水区人均水资源量仅471立方米,低于人均500立方米的国际通用水资源极度紧缺标准。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说:“随着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西部大开发以及宁、蒙、晋、陕地区能源及重化工基地的建设,用水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各方面的用水需求已远远超出了黄河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由于缺水,1990年至1999年,黄河下游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河段长达704公里。1999年国家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后,黄河已连续7年未断流。但专家指出,这种不断流,是管理部门千方百计“挤水”挤出来的,在一些时段、一些地方,黄河在形式上未断流,“功能已断流”。
正在参与黄河水资源规划的黄委会专家张新海给记者算了一笔黄河水账,显示黄河将面临巨大的用水缺口。张新海说,过去我们常讲,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580亿立方米,但最新分析结果显示,这一数字已降至535亿立方米。黄河水少了,但用水却在不断增加。专家组预测,到2030年,仅黄河流域需水量就达550亿立方米,比目前用量增加110亿立方米。而届时,黄河每年还要向流域外地区供水100亿立方米,即使来水正常年份,每年也有100亿立方米以上的用水缺口。
张新海说,黄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每年必须要保证一定的冲沙水量和生态基流,专家组测算,黄河每年应有210亿立方米的入海水量。如果计算生态水量,从2000年起,黄河已出现每年50亿立方米的用水缺口,有限的黄河水资源已无法在农业、工业、生态用水中达到平衡。
黄委会一些专家指出,目前黄河供水是以挤占生态用水为前提实现的。由于输沙用水大量减少,黄河河槽不断淤积抬高,出现历史罕见的“二级悬河”。所谓“二级悬河”,就是“槽高于滩、滩高于背河地面”的河道形态,即使发生中小洪水,主槽也难以容纳,必然造成重大河势变化,易出现横河、斜河,增大了决口的危险。2003年9月,河南省黄河兰考段出现流量2400多立方米每秒的“小水”,却酿成重大漫滩灾情,近12万人被洪水围困,而兰考段恰恰是“二级悬河”最为严重的河段之一。目前,黄河下游几乎全部是“二级悬河”,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保证黄河的“生态水量”。
以水权转换应对“水荒”
就在宁夏、内蒙古资源开发“盛宴”开席之际,黄河上中游水量统一调度却已警灯频闪,黄河断流风险正在向上中游凝聚。自2003年以来,黄河宁蒙段已出现16次断流预警。每次断流危机,都是靠紧急关闭下游取水口化解的。目前黄河宁蒙段已成为水资源管理矛盾的焦点。
黄委会水量调度局局长安新代说,宁蒙地区是黄河的“用水大户”,也是“超用水大户”,近5年统计资料表明,内蒙古每年超用黄河水17亿立方米,宁夏超用近8亿立方米,比国家分配的用水指标多25%以上。黄河开发利用现状不允许宁蒙地区新增用水指标,增加黄河取水的传统办法已走入“死胡同”。
为了缓解宁蒙地区工业用水紧张局面,自2003年起,水利部运用水权、水市场理论,在宁蒙地区进行水权转换试点。即在保证沿黄省(区)用水不突破国务院分水指标的前提下,由工业项目业主投资建设引黄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把农业灌溉节约下来的水量指标用于满足工业项目新增用水需求。专家指出,黄河水权转换是我国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一个创新,为解决北方干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用水矛盾探索了新路。
宁夏规划到2010年,通过工程措施和调整农业结构等非工程措施节水11.19亿立方米,除了偿还黄河超用水欠账外,向工业转换3.3亿立方米水权。据了解,内蒙古引黄灌区通过各种节水措施,可节水20.41立方米,除了还“黄河欠账”,2010年可向工业转换水量2.71亿立方米。
内蒙古水利厅副厅长陈欣说,水权转换是在水资源高度紧缺的情况下被逼出来的,现在内蒙古沿黄很多地方是万事俱备,只欠水源。大量的企业持币待购,使用期限为25年的水权目前已卖到每立方米7.5元,在黄河流域是最高的。水权转换实现的用水平衡能维持到2010年,此后靠农业节水的水权转换方式将很难维持用水需求。
据了解,2020年,内蒙古可转换总水量达3.8亿立方米,仅对于目前规划的重点项目需水要求就有1.2亿立方米的缺口,而统算一般工业的话,总缺水量达20亿立方米以上。
折射投资过热
对于水权转换,宁蒙地区的在建企业显示出巨大热情,已有六十多个在建、拟建项目提出水权转换要求,向灌区投资进行节水改造的“排队”资金就达10亿元。鄂尔多斯市规划到2010年转换水权1.3亿立方米,可今年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项目就有29项,项目需水量达1.8亿立方米,把2010年的指标都用完还不够。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拟从河套灌区扣减2亿立方米用水指标,调济到鄂尔多斯市。从去年下半年起,国家严格控制新增的火电装机容量,但宁蒙地区火电仍有大干快上之势。鄂尔多斯今年新的煤电建设项目就有10项,其中已开工6项。宁夏的马莲台电厂被国家发改委点名批评,但一期工程已于去年年底发电,二期工程预计今年发电。
宁夏社科院调查报告认为,到2020年,宁夏电力装机容量将增加至2640万千瓦,将有相当部分的电力资源是富余的,届时巨量的富余电力能否全部送出,是一个未知数。
煤化工是宁蒙地区的另一个投资热点。今年鄂尔多斯市建设的煤化工重点项目就达19项,其中8项已开工。宁夏社科院专家指出,技术条件将成为煤化工产品开发的刚性约束。目前国内外二甲醚生产技术、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等尚未完全成熟,煤炭间接液化技术在国内仍处于中试阶段,而引进南非的技术,成本相当高。黄委会专家还指出,煤化工是高耗水项目,生产一吨甲醇,要耗水10吨,目前,国家将煤化工项目的核准权下放到省一级,投资约束作用非常小。
记者采访中还发现,宁蒙沿河一些没有煤炭资源的地区,由于靠近黄河有近水楼台之利,招商引资规模也很大。河套灌区的巴彦淖尔市是农业大市、工业小市,但规划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将达180亿元,而目前仅为40亿元。按内蒙古水权转换总体规划,2010年,巴彦淖尔市可转换水权0.4亿立方米,但该市今后5年将有17个电力、煤化工、金属冶炼项目上马,预计水权转换总量达1.5亿立方米。
灌区过度节水可能引发生态链断裂
宁夏、内蒙古的一些水利专家说,宁蒙黄河灌区降雨量不足300毫米,蒸发量却接近2000毫米,如果没有黄河水的灌溉,这里早就变成了沙漠,“大水漫灌”固然浪费水资源,但过分强调节水,有可能引起生态链条断裂。
宁夏水利厅唐徕渠管理处处长张元说,去年,我们对银川市附近的一条灌渠进行了十多公里的衬砌,银川市中山公园的一个湖随即就干了。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灌溉总局张浩文说,去年,杭锦后旗三道桥镇衬砌了30多公里灌渠,一些群众家的手压井就打不上水了。近5年来,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采取管理节水和工程节水措施,累计少用10亿立方米水,但地下水位却持续3年下降,一些地方地下水位下降了2米。
内蒙古水利厅农牧处处长康跃说,河套灌区地下水位下降2米左右,不会破坏整个灌区的生态,至于群众吃水问题,可以采用打深井和集中供水的办法解决。内蒙古河套灌区目前引水量是48亿立方米,初步测算,40亿立方米用水是河套灌区的生态“底线”,如果进一步节水,河套这块“千年米粮川”就会出现沙漠化。
黄委会水量调度局局长安新代说,对于水权转换,黄委的态度是积极、慎重,但有两个担心。一是实施节水改造后灌区面积无序扩大,造成黄河用水新的“透支”;二是水权转换节出的水被用于满足工业需求,无人还黄河用水欠账。
据了解,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为了让黑河不断流,国家投资17亿元在甘肃张掖市实施节水改造,节水取得成效,但灌区面积却随之增加,给黑河调水带来巨大困难。
自1980年以来,宁夏黄河灌区面积增加200多万亩,而内蒙古河套灌区今年新增灌溉面积20万亩。安新代说,目前宁蒙地区灌溉面积有增加的趋势,一些地方开荒的需求较大,往往以“恢复灌溉”,“中低产田改造”名义引水。
在宁蒙地区的节水规划中,计划通过农业结构调整节水6.8亿立方米,但究竟能否节这么多水,是一个大大的问号。2003年,宁夏一度将水稻面积压减至80万亩,可到2005年,又恢复到120万亩。
以水量分配调控经济速度
采访中,业内人士指出,黄河水权转换,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缓解水资源短缺困局,实现以节水、高效为目标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创新,但仅靠水权转换,仍无法根本解决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关键是要建立“总量控制”的用水管理制度,引导沿岸地区经济发展“量水而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即使在宁蒙灌区超用黄河水的情况下,仍有许多时段农业用水紧张,水事纠纷不断。2005年6月,宁夏银川市附近200多农民,装了一卡车枯死的小麦,倒进水利厅大院。同月,当黄委会干部关闭内蒙古包头市附近的一个取水口时,一位老农竟要拉着黄委会干部一同跳黄河。据统计,去年5至6月,宁夏河套灌区共发生群体性上访和围攻水管单位事件59起,涉及2200多人次,损坏各类水利建筑物50多座。
一些专家指出,即使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在2010年左右如期上马,也有一个很长的建设周期,远水难解宁蒙地区工业发展近渴。而一旦这期间黄河出现连续枯水年,形成的巨大工业生产能力将部分闲置,很可能出现工业、农业、生态间的争水大战。
有关人士建议,国家应及时调控宁蒙地区的工业发展速度,而最有效的一个手段就是使用好工业用水的分配权。早在1987年,国务院就对黄河流域各省实行了初始水权分配,这在国内大江大河中是最先进的。1999年,国务院又授权黄委会对黄河水量进行统一调度,黄河的“水龙头”掌握在国家手中。
内蒙古水利厅农牧处处长康跃说,应建立一种机制,把水利部门过去单一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职能,转变为综合性的为社会经济服务职能,根据科学发展观需要,把水资源配置好。节制工业过剩生产能力的释放,可以通过强化水资源论证制度、取水许可管理制度来实现。在核准新上工业项目时,应多听取水利部门对水资源的论证和配置意见。
黄委会水调局局长安新代认为,科学的水量调度是控制水资源过快消耗的一个好办法。目前黄河下游已有78座引黄闸门实现由黄委会水量调度中心电脑控制启闭,可以做到精准配水,希望国家能在黄河上中游建立相应的调度系统,提高水资源配置的控制精度。(摘编自《瞭望新闻周刊》作者:林嵬 丁铭 姜雪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