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企业社会责任成变相贸易壁垒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 02:08 第一财经日报

  商务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马宇:

  本报记者 李溯婉 发自广州

  商务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马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企业社会责任已开始成为针对中国的一项新的贸易壁垒。我国现在每年8000亿美元左右的出口,相当一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其中大部分是在不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广泛推行社会责任标准,可能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失去部分订单,甚至导致某些投资转移。

  “不过,如果说企业社会责任是新的贸易壁垒,我认为那也是值得赞赏的贸易壁垒。如果我们的贸易竞争力是以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为基础,这样的竞争力要之何用?如果贸易大国的成就是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为代价,那这样的名头不要也罢。”马宇说。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副局长李成钢指出,中国外贸依然强劲增长,今年贸易顺差有望突破1200亿美元,以及多哈回合谈判近日被宣布无限期中止,贸易自由化遭遇重大挫折,这些因素将使中国在今后一两年面临着比现在更为严峻的贸易摩擦。欧美一些国家在启动反倾销等措施后发觉中国产品还在不断增长后,开始洞悉价格背后的体制,例如劳工、
汇率
知识产权
等。中国劳工存在一定问题,但近几年来还是取得进展。作为企业来说,本身就必须规范经营,承担一定社会责任,对员工权益的保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护经济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企业社会责任与公益事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赵琼认为,企业社会责任肯定要推广,但现在立刻在所有企业中普及的条件还未成熟,而且不能以跨国企业的标准来评定,我国有较为完善的劳工法律体系,评定企业达不达标应按我国的标准,查厂也应由我们自己的劳动部门来操作。部分跨国企业以自身标准动不动就给我国的加工厂冠上“血汗工厂”的名称,但所谓的“血汗工厂”只占中国企业中的极少数,根本不能代表中国企业的整体,而不规范的企业也是我国打击的对象。

  “提倡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基本上是欧美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在同一阶段,我们还处于发展阶段,欧美跨国企业不能将其标准强加给中国企业,而且跨国企业从中国加工厂拿走了90%的利润,但对中国社会的回馈微乎其微,因此不能一味要求靠赚取微薄加工费的中国工厂来承担社会责任,欧美跨国企业所提倡的社会责任问题比较复杂,牵扯到多方利益问题。”赵琼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