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警惕市场准入制度的蜕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8日 06:46 第一财经日报

  陈阳

  “只要有资金,就可以做手机,没有手机牌照,只要手机业内人士打四个电话,就会出现你想要的手机品牌。”据《第一财经日报》8月4日报道,买卖网标正成为手机业界比较严重的灰色现象。

  这大概就是市场准入制度蜕变的真实写照。本来,手机市场准入制度的设置,一是为了扶持国内手机企业,防止外资企业一统天下;二是避免重复建设,防止恶性竞争。可是由于是人为设置的门槛,是由行政管理者来配置资源(手机牌照),而不是由市场来形成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难免会出现行政权力的寻租和灰色交易的情况。

  从此衍生出去,获得了稀缺资源的厂家也并没有道德上的自觉,他们必然会将获得

手机牌照所付出的成本转嫁出去。如果一旦行政管理者又监管不严,市场可能就会被最终搅乱。这样的逻辑推演,也是我们现在在手机市场上所看到的,“一些新获得手机生产牌照的厂商和严重亏损的手机厂商已经将租赁、出售手机网标作为一项生意”。

  市场准入制度的出发点是政府来弥补市场调控的缺陷,是好的,可是如果处置不当,最后就变成了政府破坏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法则。

  结果,由于拥有牌照的企业靠出租牌照就可以获取高额利润,没有动力去进行技术创新,而借牌的企业则没有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去进行产品研发。市场缺乏竞争,难以优胜劣汰,行业重组无法完成,所以始终无法出现国际性的大品牌。市场准入制度对竞争的妨害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笔者认为,政府的职能就是一个“守夜人”的角色,创造出合理公平的竞争环境,建构完善的法律体系就可以了。竞争性领域的市场设限,市场准入制度的出台,还是需要谨慎,更要防止其蜕变,到市场培育成熟的时候,就该让其“寿终正寝”。(作者为本报华南分社记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