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石化未现过剩风险犹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5日 03:29 财经时报

  本报特约记者 杨纯

  相对于现有能力而言,石化作为高资金壁垒和资源壁垒的行业,不太容易形成“投资过热”。但近年来,由于整个化工行业效益提升,使得全行业都掀起了一股产能扩建的高潮和冲动,石化行业的“过剩”迹象也已经显现。

  已经在很多行业出现的“过热”忧虑,似乎与石化行业无关。

  根据国家统计局分行业的数据,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2006年上半年投资增长30.3%,比固定资产投资的29.8%还高出0.5%。不过,来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的经济运行报告称,“石油和化工行业仍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并未出现过热”。

  行业持续扩张

  这份出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信息部的分析报告认为,2006年以来,在国际和国内经济持续增长、预期强劲的宏观形势带动下,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在产销、价格、进出口等方面持续良好,经济效益继续得到改善。

  数据印证了这一点:2006年前5个月,石化全行业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16121.7亿元,同比增长29.8%;工业增加值4669.1亿元,同比增长22.1%;主营业务收入15709.4亿元,同比增长30.5%;利润总额1777.3亿元,同比增长27.4%。

  

石化行业上半年实现的利润,占全部工业利润的28%。国家统计局之前公布的上半年指标,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9680亿元,实现利润629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7%和25.5%。

  在石化协会重点跟踪的65种(类)石油和化工产品中,上半年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的有61种,占95.4%,其中增幅在10%以上就占73.8%,达到48种。天然气、化肥、农药、基础化工原料、合成树脂等产品增长十分迅速,仅有丙纶纤维、煤油、燃料油、照像胶卷4种产品的生产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石化协会专家高淑霞告诉《财经时报》,正是新、扩建能力的陆续投产,保持了国内石油和化工生产的较快增长。

  未现过剩

  产能的快速增长并未带来人们所担心的“过剩”。

  统计显示,1~5月,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产品销售率为97.97%,虽比上年同期略降0.25个百分点,但仍处于高位。而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实现销售收入2754.9亿元,产品销售率为99.71%,比上年同期增加0.14个百分点;化学工业销售收入7854.4亿元,产品销售率达到97.33%,同比增加0.1个百分点;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业也实现销售产值5088亿元,产品销售率达到98.19%。

  “实际上,由于

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高速增长,再加上上半年国内经济的快速拉动,石油和化工产品的需求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高淑霞说。

  从上半年市场价格总体走势来看,即便是产能的扩张化解了部分产品价格的上涨,但产品整体市场价格仍呈现稳中有升的特点。在石化协会重点跟踪的156种化工产品中,6月价格比5月上涨的就有97种,占62.2%,而持平的也有14种,占比9.0%。

  存在过热风险

  不过,对于“投资过热”,专家还是有所担心。

  按照华泰基金一位石化行业分析师的分析,大型石化项目多为三大集团投资,相对于现有能力而言,这种高资金壁垒和资源壁垒的行业,不太容易形成“投资过热”。

  可近年来,由于整个化工行业效益提升,使得全行业都掀起了一股产能扩建的高潮和冲动。据了解,在中、西部一些能源和资源丰富的地区,“十五”期间,纷纷利用当地煤炭、矿产等资源规划建设了大型煤化工基地。

  在高淑霞看来,这些项目将先后于近两年陆续投产,由于所建项目大多雷同,将使得不少产品出现产能过剩趋势。

  现实的情况是,两碱、电石、农药、尿素、涂料、染料等产品已出现过剩的苗头,并且趋势仍在蔓延。同时,各地区之间缺乏统一协调,不顾市场和环境的发展容量盲目建设,同一地区无序规划的现象也比比皆是。更有甚者,不少民营投资主体缺乏理性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也给产能过剩带来严重隐患。

  “应该着力推动整个石油和化学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应该重点对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等高附加值的产品,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对规模偏小、工艺技术落后、环保不达标的项目予以淘汰。”高淑霞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