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麦肯锡:中国零售业将迎来更多并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 06:30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丁小莺 发自上海

  7月底,国美和永乐并购的消息成为入夏以来最热门的话题。7月28日在上海举行的2006中国泛零售业发展总监大会暨商业、地产、金融互动论坛上,麦肯锡香港分公司咨询顾问张之杰提出,中国零售业占全球销售额大约5%左右,但是并购只占2.3%,由于更多外资企业加入,中国零售企业还会迎来更多的并购。

  在现阶段,必然是国内零售企业大肆扩张,形成并购、抗并购实力的关键时刻。张之杰认为,在扩张的同时,国内还需协调好规模和效益、连锁化和个性化、全国拓展和区域性为王这几对矛盾关系。

  向二、三级城市扩张如何确保效益?

  在一些城市,大卖场等一些

零售业态的饱和度已经比较高。他们希望能够向二、三级城市扩张。

  一般来讲,一个大型业态,在二、三级城市和在中国前十大城市相比,每平方米销售生产力大概是后者的55%左右,北京、上海的一半左右,而固定成本大概在一线城市的70%左右。所以很多零售企业不适应这种扩张后的效益下降。

  麦肯锡的客户同样对怎样在获利的情况下扩张仍然感到困惑。如果选择不去二、三城市发展,可能五年之后,十年之后,竞争对手的规模就远远超过自己。

  因此,去二、三级城市扩张的话,怎么确保可以提升效益?这正是目前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特别是大型零售企业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他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五年、十年以后企业的地位,同时还要对股东交代,确保未来18个月、未来24个月的利润。

  在城郊开店应调节商品组合

  目前,上海大概有60%的零售收入来自于外环线以内的地方,40%是外环线以外的。但是从伦敦、东京等城市的发展来看,城市中心零售业的比重没有上海这么大。麦肯锡认为,中国慢慢也会走向这个方向。

  在美国这个趋势已经在十多年前发生。比如家得宝,在城郊开的店可能比较大,平均是10万平方米,但在市中心平均8万平方米左右。在社区开的迷你型门店,比在城郊开的传统门店大概小一半。品类方面、家庭清洁等一些品类东西多了,但是电器、建筑材料这些品类缩小。在中国,一些大卖场已意识到这点。

  “区域为王”更有短期效益

  中国零售业的拓展策略,应该选择放眼全国还是以地区性发展为主?这个问题不仅内资企业在思考,很多外资企业进中国的时候,也非常关注。

  在美国,大型零售商认为在一个地区饱和之后,才发展到另外一个地区,像沃尔玛。

  麦肯锡认为在中国,地域性的发展可能比全国性发展更有理由。一般来说,全国性的发展需要非常完善、有效率的物流系统,可以确保你在东南西北的店达到相同效应。目前中国的物流比西方国家成本高很多。中国所有零售企业平均库存是51天,美国是8天。在中国从经济效益角度来讲,地区性的发展会比全国性发展要容易。所说的效益可能是18个月、24个月。

  但是,零售企业也会考虑长远、战略性的发展目标。比如说国美之所以要发展这么大,也是希望五年、十年以后可以垄断中国市场,让外资企业进来的壁垒增加。可见在这个问题上,每个企业会有不同的答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