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国美52.68亿港元收购永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6日 14:48 竞报

  本报记者 龚晓犁 报道 昨晚,在约定时间推迟了两个多小时之后,中国家电连锁业龙头———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国美”)和位居探花的永乐(中国)电器销售有限公司(下称“永乐”)联合宣布合并消息。国美花费52.68亿港元合并永乐,规模上大大超过了百思买收购五星电器花费的1.8亿美元。

  然而,这一交易金额要低于比前传言,但永乐董事长陈晓称这一价格“公平合理”。国美董事长黄光裕称,永乐被强制收购90%股份后,国美将实行大股东权利,强制要求永乐从香港退市。对此,大中方面宣称与永乐的战略合作协议“有待重新协商”。

  收编之后永乐品牌将保留

  这个新闻发布会设了数十个会场,其中主会场设在北京国美总部,上海分会场设在永乐总部,其余分会场则多数由当地国美负责布置。从会场分布看来,国美与永乐之间的主从关系相当明了。

  与此前推断的相同,国美方面将以股权置换加现金收购的方式收编永乐,国美方面根据每3.080永乐股份兑一股国美电器股份的兑换比例完成对永乐的收购。现金兑价中,每股永乐股份将获得0.1736港元,总兑价相当于每股永乐股份2.2354港元,总计52.68亿港元。

  收购当中,国美动用的现金交易约为4.09亿港元,占此次交易总额的7.8%。合并之后,永乐品牌将得到保留。

  人事变动陈晓出任CEO

  发布会现场,国美电器董事长黄光裕代表集团正式向陈晓发出邀请,请他出任合并后集团的首席执行官。

  他还宣布,合并之后,新集团将可能会采用全新的公司名称,但他并未透露名称将是什么。耐人寻味的是,在当天的发布会现场,黄光裕一直面带微笑,而陈晓却神情严肃,不带一丝笑容。

  在收购合并方面,国美已经取得了第三方的不可撤销承诺,约占永乐电器的31.17%,其中包括陈晓及零售管理公司持有的20.10%,摩根私募基金9.52%以及鼎辉1.55%。

  合并之后,黄光裕将会持有合并后公司股份的51.2%,而陈晓通过零售公司及其管理层将占有12.5%的股份。各地媒体一直关注的摩根斯坦利在合并后的公司中将持2.4%的比例。合并之后,新集团将采用错位经营方式来区别同一地区的差异性。

  三强携手800亿家电连锁帝国亮相

  在目前国内家电连锁业中,国美、永乐、大中分列第1、3、5位。一旦三巨头合并,将大大拉开与目前家电连锁老二苏宁电器和刚刚进入中国的百思买的差距。

  目前,苏宁电器全国门店共计350余家,年销售额超过300亿元;全球最大家电连锁百思买收购五星电器后,在国内拥有近200家门店、150亿元销售额。而国美、永乐合并后零售店铺数目将达到697家,加上大中后,店铺总数将突破800家,年销售额高达800亿元。远超过苏宁与百思买两者之和。

  特别在北京、上海一级市场,国美等三巨头联合体门店将分别突破120家和80家,在占据中国家电零售市场1/5份额的两大城市,形成垄断地位。届时,任何一家对手在北京和上海的门店数将只有其1/3左右,差距极为明显。

  两强对抗焦点在上海

  随着国美完成对永乐的并购,国美、苏宁、永乐“三足鼎立”的格局被彻底颠覆。国美并购永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提高市场占有率。此前,三大巨头中只有国美在全国铺得较开,但在上海的业绩差强人意,亏得多赚得少,因此国美上市时并未将上海门店并入上市公司。并购完成后,国美将在上海市场保留永乐品牌。至此,国美拿到了北京、深圳、广州、天津、上海等主要一线城市市场的主控权。

  苏宁以南京为大本营,主要分布在华北、苏浙一带,如今其目标也盯准了上海。上周六,苏宁在上市两周年之际宣布,将加快把总部移至上海的步伐“并将在未来5年内开设1500家门店。此外,苏宁还将重点加快南京、北京、广州的在建物流基地项目的进度,争取3年内完成建设辐射半径300公里的15个大型物流基地计划。

  链接:收购遗留四大疑点

  疑点1 大中电器何去何从?

  对于国美与永乐的合并是否会影响之前的永乐和大中的合作,一直没有答案。国美是否有可能直接收编永乐和大中?陈晓称:“永乐和大中的确有合作在前。但最近的主要精力仍然在国美和永乐的推进工作当中。静下心之后,将会去面对大中的合并问题。”

  而黄光裕也称,此次收购永乐,是以对永乐的价值评估为主,不管将来大中与永乐如何,或者新集团是否再收购企业,这只是战略的一部分。

  疑点2下一个目标是苏宁?

  对于是否有可能收购苏宁,黄光裕称,国美的大门是开放的,在合并的问题上并不是谁吃掉谁,而是希望行业尽快统一与成熟。陈晓也表示,合并是行业的趋势,新集团将不会放弃这一机会,同时也将主动创造机会。

  美林证券发表研究报告称,收购成功后,国美市场占有率将由9%升至14%。对于是否会出现市场的垄断,陈晓认为,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因为垄断是指市场没有可替代性,消费者从商品、价格到服务都失去选择权,这种现象在合并后也不可能出现。

  疑点3消费者将从中获利?

  国美与永乐合并之后,消费者可能将成为受益人。陈晓对此解释说,在国美与永乐合并之后,新集团将会有更多的空间和实力,在采购成本与运营成本上有更大的下探空间。如将厂家促销员逐步转化为商家的营业员,使厂家将精力转移到本职的产品研发,从而减少厂家过分参与终端而产生的高额的成本投入。而成本的下降,无疑将在销售价格上有所体现。消费者不仅能购买到性价比更优的商品,也将得到更好的服务。

  疑点4进场费将取消?

  他表示,新集团将采取有利于促进厂家发展的措施,整合厂商目前过于分散的物流、仓储成本;减少过多物流环节和仓储库存分散,从而提高商品周转频次。他们会集中提供准确的终端信息,协助上游厂家研发和生产计划的科学性。

  黄光裕也表示,新集团将朝着更有利于消费者、供应商、企业,即对整个行业都有利的方向发展,他宣称将逐步取消目前大家都关注的进场费。

  新闻链接 并购 从意外停牌开始

  7月17日上午10:05,在香港上市的永乐电器开市5分钟后突然宣布:暂停交易,等待影响股价消息公布。永乐停牌前报2.05港元,较前一交易日收市价大跌2.4%。

  直到昨天晚间,永乐并未就停牌作进一步公告。市场普遍认为,其待公布消息应与永乐收购北京大中进度放缓有关。上周四,永乐电器董事局主席陈晓曾披露,因收购交易涉及向后者发行股份,但

商务部已暂停内地公司持有境外上市资产审批,因此永乐与大中的合并将推迟一年,于2008年4月底完成。

  此前,4月中旬永乐宣布合并大中电器时并未停牌,而是选择在周五闭市后宣布。

  合并面临三大难题

  两巨头合并之后的蓝图的确美妙,然而,效果是否理想仍待时间考验。目前的事实是,永乐在京经营状况并不好。去年6月初,一永乐电器在北京开出第一家门店———五棵松店,此后接连开出7家门店,但经营状况却一直较差。以永乐方庄店为例,每月租金50万元左右,而销售额最多的时候每月也不过400万元左右。永乐在北京亏损严重。

  大中也一直在通过收缩店面等方式压缩成本,今年3月份在北京关闭了3家门店,此前已经关闭了河北邢台门店。有大中内部人士称,近期还将会关掉或整顿部分在华北地区的二线城市门店。

  文化问题

  永乐与国美代表的是南北两种不同的文化,黄光裕的办事作风较为强悍。此次国美在并购永乐过程中的操作手法,已引起陈晓及其管理团队的强烈不满。在重组中,双方文化及员工间的磨合仍不可避免地会引起阵痛,它对新企业会产生多大影响,还难以预料。

  门店问题

  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国美与大中、永乐的门店重合度太高,收购完成后进行门店调整已经是必然。以上海为例,在国美的40家门店中,有21家门店附近有1-2家甚至3家永乐的门店。陆刃波认为,国美不能把目前的门店进行简单的加法,以后肯定会减少。 据不完全统计,国美在北京的门店数量为42家,苏宁为27家,大中为83家。三家在门店上有很大的重叠。

  人员调整

  对于永乐的员工来说,他们更关心合并之后自己是否会面临失业。尽管此前永乐在内部通气会上已经表态称,永乐仍将存在,各地分公司建制不变,但合并后势必面临资源整合,重复设置的岗位很可能将被撤销。在合并后的整合门店网络中,“邻居店”可能是首当其冲的被整合对象,目前上海国美、永乐的“邻居店”超过20对,这些员工的去留令人关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