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减薪之风该往哪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25日 14:40 中国电力新闻网

  皇皇

  某家报社关于电力减薪的一篇文章一夜之间红遍全国,其走红速度和架势不亚于胡戈的“馒头血案”,坊间对于电力减薪行动的质疑、讨伐之声此起彼伏。也是,习惯了行政命令的各阶层人士对企业的“自选动作”怎能轻易相信呢?笔者认为,电力企业的这次工资调整并不是许多煤体所说的为了缓解社会舆论压力、“壁虎舍尾”般的被迫行为,这是企业
在煤价上涨、原材料上涨,全球资源性产品价格普遍上浮的大背景下,为了实现成本控制、利润增长而进行的正常的企业自主行为。

  我国当前正处于人均GDP1000—3000美元、易产生社会矛盾的阶段,收入分配问题牵动着几乎所有层级人的神经,电力系统减薪出台时机正值社会对垄断收入最为敏感之时,引起关注再所难免,但毫无根据地指责和以讹传讹的话语说出来难以令人心服。

  “电厂抄表工年薪十万。”这样的“

神话”被一些文章反复引用,这个估计连原文作者自己都不相信的说法似乎成了大家攻击电力企业工资高的依据之一。电厂是企业,是按照“工效挂钩”的标准分配收入的,它的工资分配方案要接受国家
审计
、财政的各级核算。原文作者说这名“抄表工”是一家倒闭企业的,并没有点明是哪个城市的哪家企业。客观地说,电力企业员工收入一般来说是有保障的,有一部分电力企业员工的收入也是比较高的,但要说电力抄表工年薪十万,确实有些荒谬。 顺便说一句,在电厂,根本没有原文作者指的那种入户抄表工。

  “垄断行业收入高于其他行业10倍”也是一些文章中的噱头。根据统计数字,国家电网公司2005年年平均工资5.5万元左右,按照原文作者的说法,其他行业的年平均收入就是5500元,这个数字可信么?460余元的月均工资难道就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准。要知道,北京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是640元,广州的低保发放金额是330元。人们起哄般地讨伐这个收入数字,追根溯源,还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影响下,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抱着“不怕不公、只愁不均”的思想,现在听到这样有“新闻价值”的消息,不辨真假,群起讨伐,微觉可笑。

  许多煤体还提到了“垄断福利”的问题。经历过电力改革的人都比较清楚,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电力就进入改革历程中,大多数电力公司的职工家庭用电要交纳80-100元的定额电费;至90年代后期,华东、华南和华中大部分电力公司的家属院都装表入户;至2000年以来,包括山西、东北、内蒙古在内的全国绝大部分电力公司的职工家里都有了分户电表,福利用电对大多数电力职工来说实在是太久违了。可直到现在,铁路系统职工乘火车还是免票(甚至还能带一两个同伴),也没见过公交系统的职工乘车买过票。说电力职工免费用电实在有些冤枉。

  有人总说电价高,电力企业 “挟‘缺电’以令政府涨价。”要知道,电价是国家政策性定价,电价中包含了国家建三峡工程的基金、城市建设基金等等各种附加费用,还有

增值税、所得税等,这部分费用占电价的50%以上,这些钱全部用于国家基础工程建设,并非电力部门自己拥有。其实,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居民电价是高于商业电价的,我国的电价沿袭了计划经济体制以来的许多做法,居民电价十年来增幅非常有限,且远低于商业电价。历来,只听说过有人买不起房,没听说过有人用不起电。

  在这场讨伐战役中,许多人将矛头直指电力垄断,认为是垄断造成了电力企业的高工资、低水平。自2002年厂网分开后,发电企业有五大发电集团和市场规模占据60%的地方发电企业,供电企业也有分为两大电网公司,下辖五大区域公司,诸多企业间的刀光剑影从未暗淡过,怎能说电力系统无竞争。不论发电企业还是供电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要生存必定有竞争,想当然地以为有竞争就不会有垄断是片面的,经济竞争的结果一定还是垄断。而且,电网建设的不可重复性决定了电网企业不是全局性的垄断,必是局部性垄断。垄断并没有错,世界500强企业里有几个不是垄断?关键是相关部门要对垄断有正确的监管,加强对电力企业的监管在2005年2月《电力监管条例》出台后已经逐步迈向法制化。从历史沿革和国际经济的架构来看,单纯地喊“打破电力垄断”的口号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电力企业毕竟是企业,它是有投入有支出的,许多人以为电力部门的职工就是喝茶看报收电费,通过电力涨价获得巨额利润,这种戴着有色眼镜的看法实在值得商榷。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2005年的利润是143.9亿元,位列世界500强中第40位。从我国电力近20年的发展历程看,电网企业正处于全面建设、改造的高速发展时期,它将尽快地改善我国电力建设中“轻供”引起的电力传输“卡脖子”弊端。在这样的一个投资期,要求立刻看到电网企业带来的经济利润显然是不现实的。改革开放以来,电力的发展有目共睹。2005年,全国电力装机规模达到5亿千瓦;农村电价经过几番调整,已降至历史最低,与城市居民电价基本持平;投入118亿元进行几乎毫无利润可言的“户户通电”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自筹资金帮助偏远地区的无电户感受现代文明。电力企业在建设小康社会方面是作出了努力和成绩的。一些媒体的片面报道导致了社会和公众对电力的不满情绪,而这些媒体人员可能根本不了解电力职工的辛酸和艰苦。电力生产的特点是产供需同时完成,当别人在空调房里工作,当春节、黄金周人们团聚、旅游时,电力工人或监守在岗位监视电网运行,或爬上电线杆紧张抢修,或在开关场保护间一丝不苟地操作。在电厂,有热污染、噪声污染、环境污染、电磁辐射等种种危害,电力一线职工从事的几乎都是高危工作。发电企业的运行职工常年白班夜班不停,生物钟紊乱导致职工失眠、神经衰弱,患有胃病,大多数处于亚健康状态;电网企业的运行人员一样常年倒班,外线工野外作业时冬天上电杆脸被风吹裂,夏天晒得皮掉好几层;在变电站的值班人员,每个站只有几个人,年年工作在站里,单调、枯燥,远的变电站几乎与外界隔绝;输电职工无论寒暑,都要巡视架空线路。电力职工的辛苦又有几人知、几人提?

  毛主席说过:“许多人洗完脸之后还要拿镜子照一照,要调查研究一番,生怕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我们写文章,做演说,只要像洗脸这样负责任就差不多了。”一些媒体文章中完全缺乏调查研究、捕风捉影的主观臆断,对电力员工是不公平的,只会增加社会对电力的不满,制造对立情绪,与建设和谐社会更是背道而驰。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