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20亿元项目被环保一票否决安吉谋划绿色溢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7日 01:52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沈柬贝 发自上海安吉

  7月9日,安吉县县长唐中祥正在北京张罗着招商引资工作。为期一周的全国市(地)级农业领导干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究班培训已结束,他没有立刻回安吉。

  “这些天我们在北京跟人家谈成了几个意向,一个是高效农业规模化项目,另一个就是国际老龄养老项目。”唐中祥难掩兴奋。据他透露,这两个项目目前都已经签订了框架性协议。“当然,也都是经过县政府环保部门的一系列论证的。”唐中祥强调。

    以生态“BOT”推进新农村建设

  7月11日,由山东农大校长带队的中央党校第22期中青班课题研究组一行9人(包括湖州市市长黄萌)来到安吉调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课题组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实并没有标准和固定的模式,而安吉“生态立县”的战略正是安吉区域竞争胜出的一大特色。

  “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生态县’,安吉提出率先建成生态型全国百强县的奋斗目标,着眼于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格局和关键问题,分类指导,大胆探索,这种做法非常值得肯定。”调研组的一位人员表示。

  按照《安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对“生态型全国百强县”的解释是,既是生态县,又是百强县,即经济和生态建设融合发展的经济强盛的生态县、生态一流的百强县。

  在县长唐中祥的眼里,率先建成生态型全国百强县,关键在于大力提升安吉的经济实力。“实力其实就可以归结为产业的整体发展,基础在农业、重点在工业、亮点在旅游、关键在统筹。”唐中祥说。

  有关资料显示,浙江省2005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660元,连续21年保持全国省区第一,而安吉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则达到了7034元,年均递增11.4%,增幅居全省首位。而到“十一五”末,安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 10335 元。

  唐中祥认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通过生态县创建推进新农村建设便是一个有效载体。如何在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的同时,抓住现实的历史机遇,发展工业经济,正是安吉“十一五”最需破题的关键。

  7月1日,安吉县姚良村与湖州大兴公司的合作正式开始,这次合作是安吉以生态发展经济的典型BOT案例。

  据了解,湖州大兴公司(下称“大兴”)将投资1200万元负责建设姚良3000亩现代毛竹科技园区、1.8公里进村道路的拓宽、姚坞水库标准化建设、姚良村办公楼及中心花园建设等四大基础设施工程。而村里提供15亩土地和姚坞水库周边生态资源使用权,供大兴建设新湖商俱乐部,上述项目大兴使用权限50年。

  大兴需要将使用期间所获收益部分返还村集体,且需预付这部分收益金,作为该村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到四大基础工程。

  对于上述项目合作,唐中祥的评价是:“在生态创建中开展新农村建设,更能体现地方特色。”

    20多亿元项目被否决

  虽然在今年出台的安吉“十一五”规划中,强调依旧是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要加大引资力度。“但具体项目执行与否最终都是环保局说了算。”安吉县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陈士斌表示。

  随着1996年首次提出“都市后花园”概念,到1999年县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作出《关于加快实施绿色工程的决议》,直到2000年县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作出《关于实施生态立县、生态经济强县的决议》,环保工作在安吉被放在了重中之重。

  据介绍,自1998年太湖水污染治理零点行动以来,安吉连续投入了8000多万元,对74家水污染企业进行强制治理,关闭33家污染企业。关一批、停一批、治一批、转一批,成了安吉治理污染企业的必行决策。

  据《第一财经日报》了解,2005年安吉就治理、关停污染企业16家,今年上半年,也已经关闭了15家企业,其中包括效益还相当不错的一些竹纤维企业。

  天赋湖狩猎场的一个综合开发项目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最初江苏太仓台商协会的一位负责人曾看中了该项目,政府也已经批准建设。正当投资方在前期投资580万元的基础上,准备再增资500万美元扩大规模的时候,环保部门发现该项目的饮用水源等存在不少废气污染问题,并超出环境的承载量。

  “这时候工程建设已经快一年多了,都差不多进入了试运行阶段,而且起初还是政府发出的红头文件,拿的钱也都已经用得差不多了。”安吉环保局长徐亚良说,但是水始终是安吉的命根,经过一番争论后,最终停止了该项目,“县委主要领导亲自登门向投资商赔礼道歉,并以700万元的价格回购,赔了120多万元。”

  按照徐亚良的说法,关闭企业的标准并不仅仅在国家的产业政策限制禁止的范围内,安吉既然是要搞生态立县,它的项目准入上就应该要普遍高于周边的标准。“经常是国家不禁止的项目,来到安吉也会被禁止;而政策鼓励发展的某些项目,在这里可能被列入限制发展范围。”

  为了严把源头关,县政府连续三年下发了关于严格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的文件规定,严格项目准入。当地发改委主任孙松介绍称,安吉项目的引进已经建立了“7+X”评估机制。

  “7”是指县发改委、经贸委、环保局、国土局、建设局、工商局、水利局七个部门,“X”为项目归属的主要职能部门,每一个项目建设审批,必须先经这“7+X”个部门评估,以环保为首,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从而确保建设项目源头控制。

  眼下,任何在安吉投资的项目都必须先过环保“一票否决制”,于是有人戏称环保局局长的权力比书记、县长大。

  “大家说我们的环保部门权力很大也是事实,县领导有时候去国外招商,对项目妥当与否有怀疑的话经常就直接电话过来了。”徐亚良指出,由于始终坚持“进来企业不污染,污染企业不进来”的原则,三年来,被环保部门否决的项目达20多个,涉及引进资金达20多亿元,否决的外资项目有1亿多美元,否决的内资项目超过10亿元。有人估算安吉因此损失了近40亿元GDP的增量。

  尽管全县财政收入因此大幅下降,后悔甚至否定的声音也展示着转变增长方式的阵痛。但2005年,安吉县政府还是制定了《安吉生态县建设实施意见》,出台《生态县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决定2007年前在县财政预算中安排6000万元资金用于生态项目补助和工作奖励。

  这些奖励和补助具体包括: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原则上补助建设项目总投入的50%;创建获得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省、市生态乡镇命名的,给予50万元到20万元的奖励,市、县级生态村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的奖励。同时在生态公益林建设、饮用水源保护、绿色有机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产品论证,村庄环境整治、康庄工程建设、矿山复绿、企业清洁生产等方面,政府都相应安排专项资金。

  “近两年,县政府每年用于生态县建设生态项目的补助和工作奖励的总额都达到5000万元。”孙松透露。

    “空气也要卖钱”

  浙江工商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浙江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郑勇军提到过,类似于安吉这样拥有超过70%的植被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的县域在长三角地区,是不多见的。“生态资源肯定能成为安吉今后发展的一张王牌,而随着长三角城市群的崛起,及其产业带的升级,生态腹地的地位将日益凸显。”

  接沪融杭借力发展,正成了唐中祥口中的“十一五”安吉发展“第一路径”。“尤其是今后5年,随着长三角地区合作的日益深化,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的进一步加快,身处大杭州通向腹地门户的安吉,环境、区位和资源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这为全面融入大杭州以及国际和区域分工体系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陈世斌告诉记者,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安吉的立县之本,这也是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共识。“最近5年,安吉光从上海、杭州引进或利用上海、杭州大都市平台引进的农业生产种植、农产品加工、农副产品贸易项目就有60多个,投资总额近20亿元。”

  而当地最大特色的100万亩毛竹,也正实现着每年53.6亿的总产值,并以33.4%的速度递增。每年接待的游客更是增长迅速。2005年全年接待游客311.6万人次,旅游收入9.51亿元,门票收入3503万元,同比增长19.6%、26.8%、34.3%。光是今年“五一”黄金周,就实现了旅游收入8351万元,门票收入高达720万元。

  “安吉应该是长三角经济圈的绿色

发动机,再过几年,安吉的空气都要卖钱了。”陈世斌半是玩笑地说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