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刘文棣、叶健菁、詹志强报道:日前召开的全国民航雷达管制工作会议传来消息,我国民航雷达管制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在雷达管制下的飞行间隔将进一步缩小。
从1997年北京终端区开始实施雷达管制起,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我国民航雷达管制实现了由点向线、由线向面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空中交通管制落后的
面貌,为保障民航运输的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在我国实行雷达管制的地区,大部分执行的是航路最小20公里间隔,终端区和进近最小10公里间隔。随着全国飞行量持续攀升,航路、终端区越来越拥挤,特别是东部地区已趋于饱和。针对这一情况,民航总局空管局在广泛、细致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要积极稳妥地向国际民航组织雷达间隔标准靠拢,进一步发挥雷达管制应有的作用,提高雷达管制的综合效益。为此,至今年底前,北京、广州进近和珠海终端管制区将率先实现最小为6公里的雷达管制间隔标准;北京、广州区域将实现最小为10公里的雷达管制间隔标准。2008年奥运会以前,上海区域以及京沪穗航路(或者沿线区域)实现最小为10公里的雷达管制间隔标准。其他实施雷达管制的区域也将尽快规范雷达管制间隔应用标准。
民航总局空管局局长苏兰根强调:2007年底前,东部地区高空和进近必须全部实施雷达管制,保证奥运会期间飞行顺畅。缩小雷达管制间隔的工作,必须要在完善规章、规范运行、强化人员培训、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估的条件下方可进行。空管系统各级单位在推进实施雷达管制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把确保飞行安全放在首位,预先分析和控制风险,提前采取措施,做到稳步推进,确保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