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国有民营外资三足鼎立 铁路投融资改革大幕拉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 10:54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朱力报道

  中国铁路改革的沉寂正在被悄悄打破。《中国产经新闻》从铁道部获悉,“十一五”期间,中国将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速铁路网,7000公里客运专线将超过目前全球高速铁路总里程。为争夺前所未有的发展商机,轨道交通民营、跨国巨头明确表示将寻求项目投融资合作。

  “事实上,中央一直鼓励各种成分的资本参与铁路网运营投资。这是大势所趋。”一位研究交通运输的权威专家认为,现在研究的关键是民营外资将以何种方式进入。

  “铁老大”的困惑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铁路一直是瓶颈状态,每次刚要有所缓解的时候,‘嘭’地又是一个瓶颈。”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司长黄民说,“铁路再不发展,就会拖小康社会的后腿”。

  来自铁路部门的几组数据更令人心寒:铁道部1999年才扭亏,利润率不到5%。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粤海铁路全长345公里,总投资近50亿元。但是,两年多过去了,投资巨大的粤海铁路却一直在亏损经营。

  据悉,作为粤海铁路最关键的收入环节,火车轮渡一直是在亏损经营。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整个粤海铁路总投资额超过48亿元,除近20亿的国债投资外,还有国家开发银行提供的22.25亿元贷款,仅银行贷款每天的利息就要30多万元,每天6万元的收入连利息都远远不够。

  与此相关的另外的一个数字是,铁道部每年的运营成本高达162亿元,这还没有把每年的基础设施投资计算在内。加大了建设力度后,投资需求逐年增长,这个数额中只有5%左右来自财政拨款。

  “事实上,中央财政根本无力继续扩大对铁路建设的投入。”中央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秀荣教授说,“一方面是铁路运价上调,而基层运营部门却申请特种商品运价下调;一方面是铁路建设资金巨额缺口,而社会资金却无法投资铁路建设。这已然形成悖论”。

  仅“十一五”期间的资金缺口就高达1500亿元,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投入的铁路建设方式显然不能满足需求。安秀荣认为,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是改革现有的铁路投融资体制,寻求更多的融资渠道以及刺激民营和外资资本进入铁路运营领域。

  新一轮改革开局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近日从发改委获悉,有关政府部门将进一步完善铁路投融资体制,包括基金的征收和使用以及各级政府的投入,保障公益性铁路项目的投资,同时完善民间投资者准入和收益权保护机制。相关办法或准则将在今年下半年出台。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从浙江省铁路建设投资总公司了解到,沪杭甬客运专线杭甬段和宁杭快速铁路都将在年内开工,浙江发改委有关负责人透露,浙江刚刚向

国家发改委上报项目建议书,估计会在7月获批,而这两个项目有望在新的融资体系下进行操作。

  按照铁道部与浙江省政府达成的协议,宁杭、杭甬铁路线浙江境内段的项目资本金占总投资的50%,铁道部将出资其中的60%,浙江负责其余的40%。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在资金方面,将按政府主导,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操作,吸引民间投资。

  此外,高铁也成为外资巨头追逐的目标。西门子、阿尔斯通两大巨头均表示,将加大对中国的技术转让力度。西门子运输系统中国公司的代表明确提出,西门子愿意以PPP政府与民间合作模式与中国合资伙伴进行高铁投融资方面的合作。

  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张建平强调,铁路投融资改革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多种方式吸引境内外资本。他透露,铁道部正在研究开辟保险、社保等大额社会资金进入铁路投融资的渠道。

  另外,针对发展高铁面临的人才、技术挑战,铁道部正筹划在北京设立高速铁路国家试验室。目前,高铁试验室正等待科技部批准,获批后一年就有望建成启用,3年内基本完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