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国六条调控房地产业 > 正文
 

63%百姓支持房产新政出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 10:03 中国产经新闻

  盼望百姓与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对话的机制尽快形成

  本报记者 宣红彦报道

  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的一项调查显示:房产新政出台后,63%的普通百姓表示支持,71%普通百姓受影响,84%的受访者认为,两次调息对中产阶级的影响最大。

  2006年第一季度,全国许多城市房价一路飘红,北京、深圳、广州等地更是出现狂涨态势。与此同时,一个抱怨房价高涨的新名词——“房奴”在网上日渐流行。许多购房者认为,宏观调控成绩虽然不小,但房价与普通百姓的期望还有差距。房价和住房问题是百姓最切身关注的问题。

  日前,《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从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了解到,该所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沈阳、哈尔滨、福州等地的1000位普通公众就房屋调控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您是否支持我国政府对住房问题的宏观调控措施”时,63%的被访者表示支持。数据显示,多数百姓对中央出台的调控政策给予了肯定的态度。但是,有一部分公众也表示,调控效果虽然有所显现,但调控结构仍不合理,有些方面仍然不尽如人意。

  当问及“您认为无论是‘国六条’还是‘国十五’条等等宏观调空措施出台后,受影响最大的是谁”时,71%的被访者选择普通百姓。他们普遍认为,在房地产问题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存在很多不一致的地方,中央政府从经济上去调控是无法与联合在一起的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斗争的。这几次调整虽然给了房地产商一定的压力,但是最终受影响、有压力的还是普通百姓尤其是中产阶级。

  在对两次房贷利率调整问题的看法上,84%的被访者认为,这两次调息对中产阶级的影响最大。原本他们是有一定能力并决心要还清贷款的,但是调息使他们的压力开始加大,压力大了,难免会有不满情绪甚至影响到他们最初的良好设想和愿望。“房奴”的日子艰难。

  在如何评价国家对房地产进行宏观调控的问题上,57%的被访者表示中央调控的初衷是好的,但落实执行的效果却有待观望;69%的被访者表示,调控措施出台后,房价并没有下跌反而上升,应当引起中央政府的注意;71%的被访者认为,调控措施充分体现了中央“心疼”银行,警惕房地产崩盘的危机,但是最该“心疼”的应该是被房子压得喘不过气的普通百姓。指望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是没有可能了,只能寄希望于我们的中央政府把“心疼”百姓能放在首位了,中央不仅在经济上采取措施,还坚定依靠广大城市业主对开发商、地方政府、银行进行利益协调。因为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之间的利益关系太紧密了。75%的被访者认为,目前的房地产问题已经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许多影响城市社会稳定的相关问题,值得大家深思。

  在如何解决房地产与普通百姓矛盾的问题上,76%的被访者认为政府应该支持百姓为自己说话,要逐步形成百姓与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对话的机制和力量。开发商是靠百姓买房发家致富的,现在百姓住房出现压力了,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理应让利于民,求得社会和谐。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