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新东方不是下一个南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8日 20:09 财经时报 | |||||||||
刘洋 俞敏洪说,只要活着,就是胜利;就像一棵树一样,活着,总能够慢慢长大。成立13年后,俞敏洪的新东方活得很好,并已经长成一棵大树。 目前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全球拥有近30家新东方学校,两家专业研究机构,5家子
俞敏洪把现时的新东方集团视作成中国最大的民营教育集团,这不禁让人想起几周来一直甚嚣尘上的南洋教育集团破产案。 赫赫有名的南洋教育集团,中国民办教育曾经的翘楚,最辉煌时,在内地拥有12所幼儿园至高中一贯制学校。2003年时总资产价值13亿元人民币,2004年被誉为“中国民办教育最佳品牌”。然而时过境迁,如今南洋却轰然破产了。 时空相差并不久远的两个中国最大的民营教育集团,命运对比将如何,俞敏洪并不回避。“南洋的失败归根结底是因为教育储备金问题。”俞敏洪说,“新东方集团每个关键时刻都在最不利的时刻,但好在我们没有借助教育储备金。”学校储备金周转不济,学生毕业后无法如数返还,造成了南洋的衰败。 所谓的教育储备金,是被民营教育机构广泛采用的一种融资方式。其操作模式是家长一次性交纳一笔8万元至20万元不等的储备金,此外不用再缴纳任何学费及伙食费等。而收取的储备金,则由学校开设新校或另作他用。待学生毕业之后,储备金将全额不加利息如数返还家长。 这种由广东英豪学校董事长陈忠联1993年发明的民营教育机构融资方式,同俞敏洪的新东方诞生于同年。但不同的是,前者已被证明是民营教育不合时宜的融资渠道。而俞敏洪的新东方则习惯了赚三五年的钱,再去投下一个项目,一步一个脚印。这或许是南洋和新东方一个衰败一个崛起的原因之一。 去年底,衰相已露的南洋曾经找到俞敏洪,并有意以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南洋资产悉数卖予新东方集团,俞敏洪并没有为之所动。事实证明了俞敏洪的正确判断,几个月后,即便作价7000万元人民币,南洋教育集团仍卖身未果。 现在,俞敏洪的工作重心已转向基础教育甚至高等教育,而非新东方发家时单纯的英语培训。“我在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投了四五个亿,从小学到中学全部配套。”俞敏洪说,“民营学校都很难招到学生,但我们生源很好,现在已经有了3000多个学生。” “不久前,我们在扬州周边的一个城市拿到另一个项目,新东方一分钱没投就拿到了51%的股份。因为我们已经具备了最好的基础教育资源和经验了。”俞敏洪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