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新一轮宏观调控拉开序幕 > 正文
 

调控让民退国进在地产业重演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8日 18:26 中国经营报

  作者:李乐 来源:中国经营报

  宏观调控似乎总是能够得到令人意外的“收获”。2004~2005年的调控不仅令民营企业的“重型化”进程戛然而止,还造就了“民企卖身年”,在大部分主要行业中,“民退国进”似乎成为一种风潮,国有资本四处出击,民营资本却节节败退。一年前“非公经济36条”为民营资本带来的喜悦与信心,早已不见踪影。

  现在,“民退国进”的风潮似乎又随着新一轮宏观调控逼近地产业。实际上,自去年宏观调控之后,至少在北京市场上,能够一掷万金爽快拿地的,基本上只剩下若干家大型国资房企。市场化房企,即使强如万科,在北京地土地拍卖会上也不得不“多看少做”。

  “民退国进”的效应恰恰由此凸现。地价的高企已令更多

房地产企业不堪重负,尤以民营企业为甚。在
宏观调控
紧缩信贷的背景下,出于“不犯错误”的心态,银行更愿意将开发贷款投向国企。这边是民营房企资金链条紧绷,那边是国资房企大量获得“输血”,真金白银的土地市场竞争中,后者逐渐占得上风,缺钱也缺地的民企,则面临被逐出市场的窘境。

  “出身”决定“命运”的竞争方式,对民营房企显然有失公平。尤其是本轮调控开始后,政府对房地产行业和市场的主导权得到空前强化,不排除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政府或明或暗的“庇护”下,国有企业就算“不按市场规律办事”也能活得很滋润,而民营房企原有的“熟悉市场规律”等优势则可能大打折扣。

  宏观调控的着眼点,究竟是短期效应还是长久稳定?如果政府的目标,是最终建立较为完善的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那每一次宏观调控对民营房企造成的打击,不仅是不公平的,而且对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也将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毕竟,在成熟的市场中,游戏规则,或曰市场规律,需要每一个参与者共同尊重和维护,不管你是国资,还是民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99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