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婧 发自广州
本月1日起实施的新《广州港口章程》(下称《章程》),将一片狭长地带划入了广州港的“势力范围”。
“广州港界限的确立意义重大。”广州市港务局副局长周小溪5日对《第一财经日报》
表示,这将避免广州港与周边港口在行政管辖范围上的不确定性,从而巩固广州港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综合性主枢纽港的地位。
港口管辖之争告停
2003年,广州港的管辖权由中央下放到地方后,珠三角几个毗邻的城市广州、东莞、中山、珠海、深圳曾就广州港的管辖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
“因为在中央管辖时期,广州港的航道和港口不仅涉及广州和黄埔两个海关,还跨越广州、东莞、深圳、珠海和中山等城市的行政区域,”广州港务局一位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每个城市都希望将港口的部分管辖和收益权留在本地。”
东莞市政府的一名官员肯定了这一说法,他不满地说:“广州港拿去了东莞虎门地区的一大块港口收益。”
根据国家及广东省为广州港制订的规划,作为珠三角港口群的龙头,广州港应当成为华南通向外海的主枢纽港。“显然国家并不希望将广州港肢解得支离破碎,更不希望广州港成为一个内口港。”广州港务局上述知情人士说。
今年2月,交通部与广东省政府签署了《广州港总体规划》,明确了广州港与周边港口的水域界限和功能定位。《章程》据此正式明确了广州港的界限。根据《章程》,确立后的广州港范围分布在珠江口水域及沿岸的广州、东莞、深圳、珠海和中山等行政区域内,港区岸线总长达400公里,包括了狭长的海港水陆域和内河港水陆域。内港港区、黄埔港区、新沙港区和南沙港区成为广州港的主要码头基地。
珠三角港口错位竞争
界限确立后的广州港将与香港、深圳等周边港口保持怎样的关系?广州港务局港务处副处长马金骑说:“珠三角港口群正在寻求更大的互补和共赢。”
广州港务局副局长区裕伟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以香港为国际航运中心,广州、深圳港为枢纽港,其他港口为补充的珠三角港口群格局不会改变。广州港将继续积极参与珠三角港口群的发展与合作。
按照构想,香港的主要定位是以集装箱运输为主的国际性中转港和自由港;而以大铲湾和盐田港为港口界限的深圳港,则定位于华南区域性的集装箱港,重点发展集装箱系统;广州港以承担散货和杂货的运输为主,包括以煤炭、石油为主的能源运输和矿砂、来料加工产品的原材料运输。
粤港合作将带动珠三角港口群的发展。今年4月,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在首届“中国港口城市市长高峰论坛”上表示,将充分发挥粤港两地的港口资源优势,以深圳和广州港为主,相应发展汕头、珠海、中山等港口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十一五”期间新增吞吐能力3100万标准箱;以惠州、深圳、珠海等港的进口原油和成品油气接卸码头为主,相应发展广州、东莞等港的成品油气中转运输系统,以及发展广州港为主的煤炭接卸系统。
广州港货物吞吐量升至第二
广州港现已成为华南地区港界范围最大、岸线最长、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去年,其集装箱吞吐量达488万标准箱,货物吞吐量达2.5亿吨,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三位(上海港第一、宁波港第二),世界第五。而今年截至6月底的数据显示,广州港的货物吞吐量上升至全国第二,仅次于上海。
“这个数据还将被刷新”,马金骑说,“十一五”期间,广州港将投资约150多亿元,力争201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3.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1000万标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