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宗文
广州报道
百届广交会的日渐临近,让参与领导和筹办近十届广交会的胡楚生“兴奋又有点紧张”,胡楚生是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身处一个承前
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在享受辉煌成果的同时他也感受到了历史使命的“厚重”。
“100届对广交会来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但那只是代表广交会过去的辉煌,101届将是广交会的新起点,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广交会以后的路该如何走,第一展的招牌如何越擦越亮?这才是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的问题。”利用第99届广交会休会的间隙,胡楚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飙车”
《周易》中说,变则通,通则久。
2002年,一场“浓抹重彩”的改革在广交会内部进行,从当时的第91届春交会起,将原有的“一期一展”改为“一期两展”,按行业每届分成两期,对展区设置和展品分类重新进行设计,在不失去综合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专业性。
现在回想起来,胡楚生还有些“后怕”,胡是第89届广交会时从外经贸部办公厅主任的位置上调派到广交会主持工作的,“一分为二,当时承受的压力很大,我曾接到过这样的电话,‘办好了就办好了,办不好就会砸了这块牌子。’”
但当时的情景已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伴随着全方位的开放,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通过广交会这个平台找到自主出口的机会,但由于展馆和展位所限,当时的广交会已处于“超负荷”运转的境地。“摊位炒卖相当严重,而且从会展的行业特点来看,专业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胡楚生说。
“从2001年起,我们内部就开始有分为两期的呼声,完成第90届后,我们就此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会不会破坏综合性展会的风格?会不会失去采购商?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这种担心。”胡说。
经过商务部和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的高层的审时度势,最终拍板改为“一期两展”。
据胡介绍,为了避免任何“后遗症”,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员当时为此倾注了相当的心血,“我们花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把分期的信息送到国外能送到的地方,要让采购商清清楚楚了解广交会分为两期以后的展区设置,绝不能影响他们成交;对一、二期撤换展流程作了细致科学的安排,以保证井然有序,顺利换展。。”
事实证明,分期的决定是果敢而正确的,从2002年起,广交会的展位就走上了迅猛扩展之路。当年春季的第91届交易会展位也从第90届的8153个增加到15676个,成交额从133亿美元增到169亿美元。其后数届,加上琶洲新馆的使用和对老馆潜力的挖掘,到了今年第99届交易会,展位已经增加到了30058个,极大地改善了展位供不应求的局面。
“企业很高兴,不仅增加了展位,而且以前没有分期时采购商都是前几天到处询价、观望,到最后两天才肯下订单,而分期后时间缩短了,采购商有的第二天就下单。”胡说。
由于分期和琶洲展馆的落成,两馆、两期同时办展,广交会在这4年里经历了跨越式发展,“炒卖展位的也少了,给企业更多的展示空间。”胡很欣慰。
由于进行分期,让广交会有了更具专业性的基础。从第91届起,按专业进行分期,为优秀的生产、民营、三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平台,提高了成交效率。
以今年4月30日结束的第99届广交会为例,超过1000个展位的展区有9个,分别是服装、鞋帽、家用电器、电子及信息产品、礼品、装饰品、日用品、陶瓷、器皿及餐橱用品,这些展区本身已相当于中型的专业展会规模。
“从第95届开始设立品牌展区,适应了对外贸易转型,中国虽然是贸易大国,但还不是贸易强国,产品的附加值很低,品牌展区有利于中国企业的转型。”胡说。
据介绍,品牌类展位数从第95届的1967个迅速发展到第99届的4182个,占展位总数的14%,共有808家品牌企业参展。品牌展区累计成交82.5亿美元,占总成交额的25.6%,比第98届提高了2.7个百分点。
为了体现优胜劣汰和公平竞争,从97届广交会起,调整了参展企业的准入标准,按参展商品的类别对不同地区的流通企业和非流通企业设立了最低出口金额要求。与此同时,对外贸易中心还把抓展区质量当作主要课题,“展区越分越细,现已分出34个展区,划分符合国际通行标准,符合商品和采购商的关联性,实现了专业的特点,把展区的商品能力很明显分出来。”胡说。
跨国采购区的设立也是广交会品牌化战略的举措之一,目前正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第99届广交会有81家世界知名的跨国零售商与会,如沃尔玛、家乐福、欧尚等,其中排名在世界前20位的有14家,有11家跨国采购集团进入广交会跨国采购区。
综合性展会与专业化展区的有机结合让广交会看到了更光明的未来。
“突围”
《左传》中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广交会将满百届了,节日喜庆虽然有,但是更多的是在思考,搞完了分期、扩容后,下一步该怎么办?”胡楚生自问。
他充分感受到了这几年中国会展业“火拼”的竞争氛围,“原来只有广交会,现在各种会都有了,哈交会、华交会、高交会、乌洽会……光以商务部名义举办的就有几十个,绝大部分省区都有展会,这些展会都在复制广交会的模式。”
不仅如此,广交会还面临着各种展馆和展会的“贴身紧逼”,“广东省除了高交会,广交会流花路展馆周围现在已被锦汉这些展馆包围。2008年后,随着琶洲新馆二期和配套工程竣工,琶洲展馆的建筑面积将超过100万平方米,而周围也将出现像保利、中洲等众多展馆。现在的十一号地和十五号地听说也都在规划展馆。对各种潜在的竞争,胡楚生“烂熟于心”。
面对外界的“层层包围”和竞相模仿,“要求我们要大气度的同时,也要有直面竞争的意识。我们一直在苦苦思索,怎样博采众家之长,立于不败之地。”胡楚生说。
据悉,今年3月,中国对外贸易中心成立了“战略发展研究部”,也在实际上将广交会的发展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我们中心的领导组成了战略小组,思考的问题有当前国际会展发展趋势,中国会展业现状,广交会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定位、改革,有些已细化到展区的设计怎么办?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如何平衡?怎样同时适应采购商与参展企业的要求?18000个展位怎样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分配?这些都是战略小组要考虑的问题。”胡一直在思索“鱼与熊掌如何兼得”的精髓。
据了解,目前广交会的参展主体主要是中小企业,与中国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特点相吻合。“严格地说,广交会对中小企业来说需求更强烈,但是目前还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很多中小企业进不了广交会。”“但是,对于广交会而言,在此广阔的平台上必须要有中国独特的、附加值高的产品作为领军产品,与此相适应的是,广交会从第95届开始设立品牌区,第99届品牌区有800多家企业参展,展位还只占到14%。”“转型、调整、兼顾各方的需要,必须得到方方面面的理解,是一个艰难的选择过程。”胡楚生说。对广交会目前的专业性,胡楚生也远没有到满意的程度,“有了分期还只是有了专业的影子,比如广交会的家具展区和建材展区远就没有外贸中心自办的专业家具展和建材展漂亮。”
为了加强广交会的专业性,广交会开始“迈出一步”,加强与国外知名展览公司的合作。
胡向本报透露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今年2月份他亲自前往德国与科隆展览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共同举办一些展会。“与海外知名公司的合作是我们迈出的重要一步。”“目前我们还与海外三十多个商会签订了协议,加强与海外工商团体的合作。”
据悉,在合作办展上,外贸中心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与广州市政府、广州市汽车工业协会合作举办的广州国际汽车展已在全球有相当的知名度,此外家具展、建材五金展也相当成功,目前他们正在策划与海外的会展公司举办陶瓷展。“我们要培养出一支市场条件下办展的高素质队伍。”胡对记者说。
在胡看来,“广交会走上市场经济之路是迟早的事。”为此,他还向记者透露了许多大胆的设想。
“在目前贸易顺差、贸易摩擦不断的情况下,能不能从单纯的出口商品交易会变成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请外商在广交会上推销自己的产品?如果进口谁来买外国货?这同国际上专业博览会有什么区别?在组展及实施中如何做到井然有序、互不影响?这都是要认真严肃思考并予以解决的。”胡楚生说。
胡楚生是那种有了设想就一定会去考虑行动的人。
“广交会是中国外贸出口的晴雨表,国运兴,则广交会兴。作为承办者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始终把采购商和参展商作为最重要的服务对象,根据他们的需求变化,不断改革创新。” 胡楚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