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广本模式:产业链的移植与衍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2日 00:5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朱宗文

  实习记者 徐炜旋

  广州报道

  6月1日上午,日本东京大仓酒店。

  广州市经贸代表团汽车产业投资交流会在此举行,与会企业代表人数远远超过主办方的预计,准备资料被派发一空,临时添加的200个座位满员。这是一场围绕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下称“广本”)的招商活动,目的是以此推动日本汽车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到广州发展,打造广州汽车产业新格局。

  实际上,这是广州市经贸代表团赴日招商活动的第三场。此前的两天,广州丰田和东风日产的招商活动,分别在名古屋和横滨举行。此行共有36个项目签订合同或合作意向,项目总投资达14.2亿美元。

  “通过‘整车带动,就近配套’的原则,继续深化二、三级零部件配套产业的发展,不断延伸汽车产业链,广州有志于建成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投资交流会上,广州市副市长陈明德透出了广州汽车产业战略构想。

  赴日本“求凰引凤”序曲后,以广本发端,

东风日产、广州丰田相继落户,广州汽车工业已形成了日系汽车企业整体进驻的格局,全球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这一轮廓日渐清晰。

  颠覆性广本

  在广州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上,广本所扮演的角色是颠覆性的。

  “广本颠覆了广州汽车生产落后的状况,到目前,广州汽车产业超过90%的利润依然由广本创造。” 广东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黎民炼说。

  时间回溯到1998年2月25日。这一天,广州汽车集团公司(下称“广汽集团”)与日本本田公司签署整车公司的实施方案。广汽集团与本田公司按50∶50的出资比例合资成立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方案规定:整车公司将购买广州标致的整车固定资产,建设规模为5万辆,起步为3万辆。日本本田公司向新的合资公司不断提供“雅阁”最新车型,并按滚动发展原则,同步提供最新技术。

  广本前身的广州标致成立于1985年,1994年起连年亏损,1997年严重资不抵债——总资产28亿元人民币,而负债则近30亿元。广州市政府针对这一状况实施了重组战略:盘活广州标致的负债,并最终选择日本本田作为新的合作伙伴,让广州汽车工业以高起点重新进入市场。

  用“前仆后继”来描绘广州汽车产业并不为过。广本就是踩着“烈士”们的身躯,顶着巨大压力一路拼杀出来的。

  “在当时的第一次董事会上,合作双方就达成加快建设步伐的共识。依照‘边改造、边生产’的原则,迅速开展工厂建设工作。公司刚成立9个月,工厂就已实现批量生产;16个月,就通过40%的国产化率的鉴定;18个月,顺利通过3万辆生产规模的竣工验收。”广本执行副总经理付守杰回忆。

  广本提供的资料显示,广本首期工程总投资仅为22.775亿元。在汽车这一资金高度密集、动辄“百亿元”的行业,这委实称不上“奢侈”。

  “正是由于广本项目本身投入资金不大,也就几乎不用承担任何政府和银行贷款所带来的风险压力,企业发展的后续资金,基本上由企业累积利润所提供。无债一身轻,广本可以把投资有效运用到企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黎民炼如此看待广本的资金“盘子”。

  的确,广本从一开始就突破了中国汽车工业历来“高投入、大产出、一步到位”的传统发展思路,以其“少投入、快产出、滚动发展”的发展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广本模式”从此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被认为是开辟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第二条路径。

  “广本以其一直坚持的战略眼光,一切投资行为都是立足长远的战略投资,这并非是一个想做一笔买卖就走人的企业。”对于“‘广本模式’急功近利”的批评,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反驳道。

  2001年12月20日,广本产销量超过五万辆,提前4年实现中日双方谈判时的目标计划。2005年,广本产销量已突破23万辆。而在近日,广本更是迎来了第50万辆雅阁轿车的下线。

  广本最新统计数据也显示了其迅猛发展势头。今年5月,广本共生产轿车19526台,销售轿车19126台;1月-5月累计生产103349台,同比增长21%,累计销售101382台,同比增长21.9%。其中,雅阁轿车5月销售9312台,1月-5月累计销售53436台,再次成为中国中高档轿车市场的单月及累计销量双料冠军。

  广本执行副总付守杰称,在产品、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上,广本有其独特之处。

  据了解,广本从一开始就追求产品“与世界同步”,保证把全球最先进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在产品生产中注重精益制造,包括采用高效的柔性生产系统、实现生产与市场联动以及零库存的物流系统等措施。

  销售服务上,广本则是中国第一家采用“四位一体”销售服务网络的汽车公司,使每一家销售特约店具备的功能足以支撑用户所需的服务。有专家评价,“广本这几年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卖了多少辆车,而是建立了国际上先进的销售网络。”

  “广本注重其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整齐划一的‘四位一体’销售网络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贾新光也认为。

  复制广本DNA

  广州汽车业正复制着广本的DNA。

  广东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黎民炼介绍:“十五期间,广州汽车工业年平均增速达到44.2%,而全国增速只有22.2%,足足高出一倍。”

  统计数字显示,广州去年共生产轿车40.6万辆,在中国轿车产区中排第二位, 汽车工业产值630亿元。预计到2010年,广州整车的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60万辆, 产值2500亿元左右,汽车零部件产值也达到1000亿元以上。

  不仅如此,几大整车集团所产生的强大磁场效应也让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趋之若鹜。

  目前,已有近400家外资零部件配套企业在广州落户,2005年零部件产值达163亿元,零部件与整车的产值比为0.3∶1,以1.7∶1的国际通行比率,零部件配套行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现在以广州的整车制造,环珠三角包括中山、佛山、东莞等地的零部件配套产业集群已经基本形成,但本土零部件企业的能力还有待加强。”黎民炼说。

  付守杰说,目前直接为广本服务的零部件配套企业达140多家,其中华南65家,随着广本二厂的即将投产,相关零部件企业的产能也将扩大。如,广州的艾帕克今年在开发区开始的第二工厂将建成投产;广州爱机已经建设了第二和第三工厂。另外,广本在整个产品开发设计的同时,也让国内的零部件配套企业同步研发,使零部件配套企业能跟上广本产品的更新换代。

  “广州市政府将因势利导,改产业式招商为产业链式招商,‘通吃’汽车下游产业链各式企业。”此次率领赴日经贸团的广州市副市长陈明德说。

  而广州汽车产业基地已引起日本汽车界的高度关注,目前日本汽车相关产业,尤其是二、三级零部件企业以及汽车贸易、汽车维修等下游产业链的企业,已开始策划进入广州及周边地区市场,预计这个高峰将在3至5年内到来。

  广东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集散地——这一认识正逐渐为日本业界认同,“产业转移”开始进入了他们的日程表。本田、丰田、日产汽车厂的大批二、三级甚至四级汽车零部件配套商,开始踏上广州的土地。

  广州自然对他们敞开着大门。目前,广州市已明确把汽车工业列为支柱产业,广东省人大也在今年通过的决议中,把汽车工业列为该省潜在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据广东省政府发布的《广东省工业九大产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预计到2010年,全省汽车工业总产值达到3600亿元,年均增长25%;广东省汽车生产能力达到160万辆,轿车国内市场占有率在15%以上,

汽车出口占总量10%以上。

  广州三个汽车制造企业都属于引进品牌,对此,业界有人再次提出,“广州汽车工业发展的软肋就在于缺乏自主开发能力。”付守杰则认为,“二者并非矛盾的双方,在合资企业里,可以相互促进。”

  贾新光则更为直接:“不管是广州本田、东风日产还是广州丰田,都不算引进品牌,而应该叫作联合品牌。汽车制造业的自主品牌是很难开发的,与其开发低端的自主品牌,不如让联合品牌更好地发展。”

  对广州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都充满信心。黎民炼分析广州的优势除了省市两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外,更在于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创新发展思维。贾新光则认为广州有三大优势,首先是广州已具备产业链集群优势,其次是有相当好的配套做支撑,再者是日系车在国内

竞争力相对较强。

  创新者语录

  何享健

  (广东美的集团董事局主席)

  “在美的,地缘、血缘、亲缘这三个传统的用人观念被彻底打破,60年代靠北蛉人,70年代靠顺德人,80年代靠广东人,90年代靠全国人,现在要靠全世界的人才。”

  王石

  (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5年对我个人以及万科,都是一个‘转型年’,企业更多地将会从企业公民、社会责任这些角度来考虑。这其实包含三个层面,首先,企业需要讲求‘效益’,这是本能的追逐,效益上去了,就该给政府交税,然后让政府来做一些公共福利、扶持弱势群体之类的事情,除此之外还不够,企业还应该认识到自身的第三个层面,也就是‘主动行善’,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孙玉麟

  (深圳赛格集团董事长)

  “企业做大做强,要把‘做生意’和‘做企业’区别开。做生意讲机会讲市场,做企业不仅是机会和市场,更是一个过程,要讲管理、讲文化、讲体制。”

  钟信才

  (佛山照明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是苦过来的人,我深深知道企业是国家和投资者的企业,钱是国家和每个股民的,让我们来管理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应该像个‘管家婆’那样,为国家和股民管好用好每一分钱。”

  梁庆德

  (广东格兰仕集团董事长)

  “格兰仕花了5-6年做到了一个产品的世界第一,但这种世界第一基础并不扎实,充其量就是一亿美元左右的规模,格兰仕准备花五六十年,做到十个世界第一……那在全世界还是个中小企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