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贾存斗报道
6月28日晚新华社授权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装备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核心内容体现为振兴装备制造业、确定重点突破方向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围绕凯雷收购徐工,由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的博客引发的全国性大讨论,将焦点集中在了《意见》的“对在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领域具有关键作
用的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要在保证国家控制能力和主导权的基础上,支持其进行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重组。大型重点骨干装备制造企业控股权向外资转让时应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意见。”
“国家的政策太及时了。坦率地讲,国家已经将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安全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至于凯雷收购徐工的结局我不说你也应该明白了”。6月29日上午12时,北京德信思成投资公司总裁李英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另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了解,反对凯雷收购徐工的主角之一的中国机械联合会对于《意见》 的出台简直就是欢欣鼓舞。
但是,6月26日,长期从事国有企业并购、改制的中国人民大学风险投资研究员刘军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凯雷收购徐工迟迟难以批复,关键在于“凯雷收购徐工的程序没有什么破绽。从并购层面上也没有多少瑕疵,商务部很难拿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批复。因此,凯雷收购徐工一旦流产肯定会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受影响最大的是徐工集团”。不过,刘军肯定地说:“无论凯雷收购徐工是否获批,但是经过向文波的博客引发的全社会大讨论,我国肯定对此类的并购封上了口子”。
装备制造业关乎国家经济安全
2005年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体改所国有资产研究中心主任高梁的文章《警惕跨国公司借改制之机吞并我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一经问世,广为转载,迅速引发各种研讨会和争论。
高梁的观点是,“装备制造业是工业的核心和基础,综合国力的根基。当前,在我国改革开放中有一个不良倾向,各地方把吸引外资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国企改制的主要途径。在地方政府鼓励下,跨国公司乘机加紧并购我国各地方的行业排头兵企业,他们凭借‘500强’的优势和公关能力,廉价收购我国骨干企业的优质资产、独有品牌、核心技术和制造能力,将其纳入合资企业,力图控制企业经营权,最后逐步迫使中方退出,最终达到消除潜在竞争对手、垄断我国市场、压制我国技术进步的目的。” 这样的结果是,我国多年培育的骨干企业被跨国公司吞并,我国工业的核心和关键部分被外资控制,国家将失去对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导权,我国经济独立和政治独立的基础将被侵蚀殆尽,中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方针将失去前提。
高梁的观点不是危言耸听,在他的文章中,详细列举了跨国公司吞并我装备制造业的八大案例,这些案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被跨国公司收购的我国企业都是各个行业的排头兵企业,要么是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要么是自主创新能力强、要么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竞争对手、要么是盈利能力特别强。总之,这些企业是我国经过很长时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培养的各个行业的代表。毫不夸张地说,这些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很多产业的发展方向与命运。
以德国西门子公司收购锦西化机透平分厂为例,简直是一个骗局 :最初西门子说要参与锦西化机改制,进行整体合作。葫芦岛市政府和锦西化机都很高兴。但西门子真正的意图是:不与锦西化机整体合作,要全资收购透平分厂。结果是,在锦西化机坚决反对合资的氛围中,葫芦岛市政府力主成立了西门子与锦西化机的合资公司。
事实是,2004年锦西化机透平机械分厂利润3000多万,而锦西化机全集团利润才800万元。如果去掉透平这部分利润,集团其他十几个分厂整体亏损2200多万元。至此,西门子不仅摘走了企业的盈利点,还摘走了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透平机械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未来国内大型化肥设备的维修就要看西门子的脸色了。可以说,这一合资案将改变中国化工机械行业的风向。现在,锦西化机虽然生产很多领域的设备,摊子也铺得很大,但多是赔本赚吆喝。没有了透平分厂,将长期面临亏损威胁。当前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
西门子与锦西化机合资是跨国公司购并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排头兵企业的一例。而跨国公司的并购方针是“控制、吞并、垄断”,具体策略是“合资、拖垮、独资”。总之,这种并购竟对我国的产业安全、经济安全形成了事实上的危害。
“先不谈的凯雷收购徐工能够成功,但是,这个收购与锦西化机透平分厂的合资有异曲同工之感。”北京德信思成投资公司总裁李英加重了语气说。他介绍到,缘于外资对我国很多行业排头兵企业的“疯狂并购”,在2005年的两会上,有关“外资购并威胁中国产业安全”成为热点话题。前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提出了“要谨慎对待垄断性跨国并购”。全国工商联提案也提出,出于国家经济安全的考虑,“外资并购要有底线”。同时建议政府要充分警惕外资对我国企业的恶意并购行为,因为这会严重危害我国的经济安全。可以说,2005年下半年起,我国关于外资对我国产业安全的讨论就已经越来越热烈,至于近期凯雷收购徐工的讨论是整场大讨论的延续。
刘军认为,也正是这场大讨论,我国政府开始重视、开始放慢了对此类收购的审批,“凯雷可谓撞到了枪口上”。我国政府已充分认识到外资钻我国企业改制的空子,在钻我国法律不完备的空子,已达到控制产业、控制市场的图谋。他还补充说,“装备制造业怎么不牵涉到国家经济安全,不说制造枪炮,仅仅产业垄断就足以对我国形成很大的威胁”。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隋永滨公开表示,外资并购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伤筋动骨”目前还只是局部情况,但任其发展的趋势却很可怕。外资汹涌而至,已经带来了负面效果,那就是行业失去了自主发展的空间,因此,应该态度鲜明、理直气壮的设定限制,因为对外资并购国内制造业实行行政与法律干预是国际惯例。
凯雷收购徐工意欲何为?
凯雷为什么苦苦等了三年一定要收购徐工﹖为什么凯雷收购徐工迟迟得不到商务部批准?凯雷收购徐工到底能得到什么?凯雷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凯雷的真实意图到现在肯定是个谜。到底是投资行为还是与卡特比勒的阴谋只有天知道”。2006年6月27日晚,北京德信思成投资公司总裁李英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咨询时谨慎的表示。他说,三一重工向文波有关徐工被贱卖的观点从投资角度看还是有道理的。对于徐工这样企业的并购行为,其价值不要只看该企业的净资产多少、负债多少,而要看这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其在这个市场的规模、其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品牌价值,总之,类似徐工这样的国内行业排头兵企业,它的无形资产一定要认真核算。从这个角度,凯雷实际出资20亿人民币占有徐工85%股份的购并,绝对属贱卖。在这一点上,向文波作为机械行业优秀企业的总裁自然是应该清楚的,不论其动机如何,但是他确实揭开了我国机械行业“豪华并购”上的“皇帝的新衣”,至少让普通公众明白了此类并购的实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购并双方的隐秘地带,这绝对是一件令购并双方都十分恼火的事情。
那么,徐工有哪些可人之处打动了凯雷呢﹖
据公开资料显示,徐工可谓我国机械行业一朵亮丽的鲜花: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3月,1997年4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120家试点企业集团,是国家520家重点企业,国家863/CIMS 应用示范试点企业。2005年实现营业收入170亿元,是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开发、制造和出口企业。
徐工集团主要产品有工程起重机械、路面机械、压实机械、铲土运输机械、混凝土机械、高空消防设备、建筑机械、特种专用车辆等系列工程机械主机和基础零部件产品,其中70%的产品为国内领先水平,10%产品达到国际当代先进水平。
徐工集团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发展与国际大公司的合资合作,与世界500强的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德国利勃海尔、德国克虏伯公司等国际一流的跨国公司组建了14家中外合资企业。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成立了省级外贸进出口公司,大力实施以产品出口为支撑的国际化战略,将产品销售与收集国外先进技术、用户需求信息相结合,形成了东南亚、中东、非洲、南北美等产品出口主导市场,2005年出口创汇1.2亿美元。
作为全球最大的投资集团,凯雷焉有面对如此貌美内秀具有投资潜力的企业不动心之理。
李英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无论凯雷收购徐工是包装了出售还是替卡特比勒牵线搭桥,总之都会在此交易过程中狠狠赚上一把。“这才是凯雷收购徐工的最佳答案”。
徐工改制非外资不嫁?
徐工改制颇为引人注目的一点还有非外资不嫁的感觉?也正是这一点让向文波抓住了小辫子。无论徐工的辩白多么合情合理,但在将国家机械行业排头兵企业卖给外资这一点上,在这桩并购是否威胁到产业经济安全上,徐工的辩白多少显得力不从心。
6月25日上午,《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电话采访了徐工负责改制的负责人王庆祝。针对向文波的指责,王庆祝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我国企业与外资合资,关键要看是被外资利用还是外资被我们利用。徐工与凯雷合资可以充分保证我国产业安全不受伤害,可以完全保证未来徐工的发展不受外资的影响,可以完全保证用谈判条款对凯雷进行约束。”
王庆祝表示,徐工与凯雷的谈判是艰难的,徐工在谈判过程中一步步与凯雷据理力争,为的就是保证徐工发展得以延续,为的就是通过改制对职工能有好的安排与补贴。王还多次重申,由于涉及商业机密,不便透露与凯雷的谈判细节,“在谈判合同里,我们严格规范了未来一旦凯雷收购徐工后如何杜绝行业垄断等内容”。同时他也着重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强调:“徐工与凯雷合资成功与否,徐工的改制都要继续进行下去,因为,徐工的现实要求徐工必须进行改制才能发展。任何改制都有风险,但徐工尽量将改制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中国人民大学风险投资研究员刘军则认为,一旦此次改制不成功, 对徐工未来的改制绝对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刘军分析了为何徐工非外资不嫁的原因:1、徐工缺钱。对于改制,徐工有自己的苦衷。2005年,徐工集团全年营业收入实现173亿元,产品销售收入实现131亿元,在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一。但如果扣除合资企业和改制企业的营业收入,徐工真正自主品牌的收入不过60多亿元。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国内同行三一重工等民营企业已经接近这一水平,徐工表现出“外强中干”。而盈利水平,小老弟三一重工则远远强于大哥徐工集团。重要的是,徐工是一家职工众多的国有企业,改制需要安置职工,改制后企业发展需要资金,因此,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徐工集团,都渴望资金雄厚的凯雷对自己进行收购。而让国内企业收购,则资金到位一般比较缓慢,而且常常不能兑现协议的注资的额度。一旦合资合作出现纠纷,很多因素最后常常难以完满处理;2、 徐工的管理层将得到妥善安置,同时将得到未经公开的补助,这对徐工管理层而言无疑具有极大的诱惑力;3、地方政府的意愿。将本地企业与跨国企业实现合资,一是可以实现招商引资的任务,也是政绩的最好表现。更重要的是,徐工与凯雷合资能安置好当地职工,这无疑是地方政府首先考虑的事情 。因此,何必委身于昔日的竞争对手,又是民营企业的小弟弟三一重工。
刘军认为,在是与外资、还是内资的合资上,中央与徐工与地方政府绝对会各怀心事。徐工与地方政府考虑的是企业获得资金、职工安置、管理层安排,以及还有政绩等副产品,中央则考虑的是产业经济是否受到了伤害,我国的经济安全是否受到了伤害。这也是我国目前面临的国有企业改制的难点之一。
颇有戏剧色彩的是,极力拆散徐工与凯雷的好姻缘的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正儿八经列举了徐工不能被外资收购的四大理由:
一、徐工从事的是中国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近几年行业出口强劲增长、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无门就是最好的说明。优势产业是中国经济参与全球竞争的资本,如果弱势的不能生存、优势的又被卖掉,中国经济的前途在哪?强国梦靠什么实现?!
二、徐工从事的是国家战略产业,不能被外资收购“装备制造业是国家战略产业”已是全党、全国共识,是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建立强大军事工业的基础。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主体都没有了,创新何存?徐工作为装备产业的龙头企业,在许多产品领域代表了中国工程行业的水平;共和国几代工程机械人的奋斗,集聚了许多技术和人才,一起打包卖掉,装备业的前途在哪?再建一个徐工又要花多少年?难道我们要想靠外国人来为我们的现代化提供装备?帮中国创造先进武器?为中国人集聚先进技术吗?
三、为了中国消费者的利益,徐工不能被外资收购。多年来,正是由于工程机械行业顽强努力和行业拥有的产业优势,许多产品(如推土机、装载机、塔机等)的外国品牌无法进入中国市场,有些产品因中国企业的崛起而被迫退出中国市场(如砼工机械),中国用户因而享受到了低廉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现在,中国虽然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拥有了一定外汇储备,但工业强国一直在压我们缩小贸易逆差,企图用他们的高科技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来剥夺我们的贸易结余。如果阴谋得逞,中国又将成为全球化的牺牲品!
尤其应注意的是,国外企业在强攻不能进入我国工程机械市场的情况下,他们采用了“招降”战术,一直想通过收购,整合中国的工程机械产业,以此来进入和控制工程机械市场。
四、转让价格太低,徐工不能被外资收购。区区20亿人民币,收购拥有年销售额170亿、两大主导产品占了中国市场份额的50%、资产超过100亿、年增长超过5%、拥有巨大市场前景和品牌优势的徐工只值20亿。中国有多少个徐工?中国工业值多少?外国人可用多少钱买尽中国的产业?徐工不是徐州的徐工,不是江苏的徐工,更不是管理者的徐工,徐工是中国的徐工!中国人的徐工!
毫无疑问,举凡国人,看到向文波类似讨伐檄文的四大理由,都会重新思考一个问题:到底徐工该不该卖给凯雷?负责审批的商务部官员也一定会拿着手中的公章变得谨慎起来。缘此,经济安全需政治力量庇护凯雷收购徐工一个广为社会争论的焦点是:经济安全。以向文波、高梁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凯雷收购徐工会影响到国家经济安全。
到底地方已经同意的凯雷收购徐工一事商务部是否批准,也就是政治力量为了维护本国经济安全是否介入经济纷争、经贸矛盾中呢?5月30日,北京锡恩顾问公司总经理、国内著名跨国并购专家姜汝祥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专访时曾表示,政治介入经济纷争是正常的事情,没有政治介入的经济纷争才是不正常的。事实上,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就是各国在一定政治前提下互相妥协的结果。因此,任何国家也就拥有利用政治力量维护本国经济安全的权利。
近日,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博士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政治介入跨国商业经营天经地义,不介入才奇怪。我们对此表示奇怪,只是因为我们太天真,把西方人、把改革派经济学家向我们兜售的东西当真了。如果碰了这么多钉子还不清醒,那未免太可悲了”。他以联想在美国遭受不公平待遇为例,他认为,从法律上面看,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特定国家商品进入其政府采购合同,这样做应该不违法,随便什么国际组织也不可能禁止一个国家政府出于国家安全目标而限制市场准入。我们可以说美国这样做给正常的贸易设置了障碍,恶化了美国的商业环境,最终也可能给美国带来不利之处;可以通过实力基础上的利益交换要求美国改变他们的做法,但似乎不好指责他们的做法违法。“倒是我们,似乎有必要反思一下,我们是不是把正常的国家安全等目标都置于脑后了?”
北京德信思成投资公司总裁李英赞同梅新育的观点,他说,以前我国亟须外资进入,无论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对涉外问题谨慎处理,甚至造成了后来的外资的超国民待遇。但是,事实上,一向标榜自由贸易的西方世界越来越利用政治的力量限制中国企业、中国商品走出国外,他们的目的无非也是保护本国的市场、保护本国的产业不受伤害。而我国,常常认为要服从“什么大局”的冠冕堂皇的借口,使我国的经济安全面临外资的威胁。零售业是遭受外资伤害最大的产业,现在轮到了装备制造业。
但是,他强调了一点,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我国政府不再遮遮掩掩,而是明确提出“选择一批对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建设有重要影响,对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显著效果,对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有积极带动作用,能够尽快扩大自主装备市场占有率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作为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实现关键领域的重大突破”。李英认为这是一个信号,“这足以表明,未来我国政府对经济安全的保护措施力度会进一步加大”。
刘军则认为政治不宜过分介入经济纷争、经贸纷争,那样成本太大,国际影响太大。他说,“重要的还是加快法律法规的制定,外资对我国经济安全的侵害与否再争论已毫无意义,关键是,尽快制定类似《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的法律法规。如此,未来在发生类似凯雷收购徐工的事件按照法规执行就可以了,这样一方面避免了矛盾激化,也有利于国际形象的树立。
刘军最后强调了一点,此次凯雷收购徐工竟然是缘起向文波的博客,这一点应该引起人们深思。民间的声音通过民间的讨论最后促使政府加快了产业保护政策的制定,间接说就是民间声音影响了政治力量对经济领域进行干预。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