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高速轮轨:技术已掌握实用未开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 01:48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陈姗姗 发自上海

  经过几次的反复,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掌握时速200公里以上高速列车、新型地铁车辆等装备核心技术,使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战略又重新提上了日程,专家指出,相比于磁悬浮技术,高速列车的轮轨技术国内已经掌握,但大批量投入运营还有待时日。

  同济大学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孙章教授介绍,目前,国内已经研制出了三种时速在200公里以上的高速列车,在1998年前后,“中华之星”号和“先锋”号就已经研制成功,设计时速分别在300公里以上和200公里以上,而最近,时速在200公里以上的“长白山”号也研制成功。

  “掌握了相关技术和每部分的造价成本,一个优势就是在购买国外高速列车的时候,就可以对价格进行清晰的认识和控制。”孙章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目前我国还没有掌握磁悬浮技术,这样在购买国外磁悬浮列车或者进行合作研制的时候,就不能对造价进行清晰的判断,现在中德沪杭磁悬浮谈判悬而未决,瓶颈还是价格问题。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内已经研制出了时速在200公里以上的高速列车,但还没有一辆车投入实际的大规模运营,它们还都在试验线上跑。去年8月1日,“中华之星”号列车在沈阳北站首次载客试运营,运载着200余名旅客驶进河北山海关车站,全程400公里用时仅3小时,运行时速仅160公里,这个时速对于“中华之星”来说,还只使用了一半的力气。

  “高速列车除了掌握技术、安全性、可靠性,降低成本也很重要,因此从研制成功到正式投入运营还有一段过程。”孙章解释道,甚至国内第一辆高速列车的造价,比从国外进口还要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26,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