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中美“能源牌”:制衡还是双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 09:10 中国电力新闻网

  近年来,世界市场上能源价格大幅度攀升,三年前,世界石油价格只有33美元一桶,但到今年6月9日已超过70美元一桶,为昔日的两倍多,天然气价格也有不小涨幅。一些国家因供应紧张一时出现的油荒,到石油输出国的印尼开始减少能源出口,有着巨大能源储备但依赖外部能源的美国,政府官员和普通百姓,面对世界能源形势都难释重负,长吁短叹。

  能源问题政治化的梦魇

  世界能源供需本来仍属相对平衡,但供应风险在于:一是被投机商利用抬升油价,即国际金融炒家看到了能源期货与现货倒买倒卖的利好,近年来全球投机资金纷纷转向石油市场,据估计,仅纽约市场石油期货的对冲基金就多达200多个。二则世界能源“主要来自动荡地区”,其供应面临不确定形势,而这一点更为危险。三是能源运输通道的安全难以得到持续的保证,或者因为双边经济政治原因而腰斩既有的供应通道,造成一国经济难以承受的困境。凡此种种,国际政治中的能源困境时有体现。乌克兰国家石油公司因无力向俄罗斯能源公司支付到期的7亿美元欠款,俄罗斯于4月中旬警告将停止向乌克兰供气,其实,在2006年新年伊始,俄罗斯已向摩尔多瓦停止供气两天。俄罗斯此举引发西方国家特别是依赖俄罗斯能源的中欧和北欧国家的严重关注,他们难以侥幸将来不会遭遇此危机。美国副总统切尼公开指责俄罗斯的举动是一种“政治讹诈”行为,认为其真正企图是通过“能源牌”影响他国外交与政治行为,重新获得对外部世界的影响。

  国际政治中能源因素时有体现并非今日之新现象,这主要在于能源是一种战略资源,攸关一国经济有效持续的运转。能源方面的摩擦与一般贸易摩擦显然有着不同的战略意义,因而能源问题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重新重要起来。

  中美存在能源竞争与摩擦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中国能源需求形势急剧变化,1994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3年即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占全球石油消费比重8%左右。2004年进口石油超1亿吨,随着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国对石油的进口和消费将进一步增加。中美作为全球数一数二的能源消费大户,任何一方的一举一动,不仅为全球瞩目,也深为对方关注。

  美国发动海湾战争及三年前的

伊拉克战争、美国在中亚的争夺,特别是对
利比亚
这个曾被美戴上“支持恐怖主义”、“无赖国家”帽子的国家,美国最近也恢复与其大使级关系,难以否定的有着不言而喻的能源背景。

  但是,中海油斥资185亿美元对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的巨额购并,引发美国会严重关注,最终以“可能危害美国国家安全”为由被搅黄了。面对世界油气市场的紧张形势,中国为解决能源问题理所当然要做出种种努力,使得我们在世界四大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英荷壳牌、BP、雪佛龙—德士古)掌握全球80%优质油源的既有格局下,不得不将能源触角伸向可能的地域。但中国遭遇美国“一心锁定世界能源供应”的指责(可见佐利克去年“9·21”讲话)。

  中国与加拿大的能源合作被指责为有可能打断美加能源供应体系,因为加拿大是美国传统的供油国之一。委内瑞拉是石油输出国成员,中国与委内瑞拉关系的发展,同样引起美国对中国插足美“后院”的警惕。“9·11”事件后,美国力量进入所谓地缘政治空隙区的中亚,建立军事基地,加大援助力量,看重的同样有石油因素,即里海、高加索地区的能源潜力。在中亚,美国力挺哈萨克斯坦,将其纳入北约伙伴关系范畴,加大对其军事人员培训,甚至搞联合军演,美国看重的同样是其石油资源,但对中哈发展关系,美国同样不忘搅浑水。不过,着意培育地缘经济联系的努力及相互共同利益的驱动,使哈萨克斯坦做出明智的选择,通过一年多建设于2005年底竣工的中哈油气管道,今年5月下旬已开始向中国输出原油。

  以“能源牌”寻制衡之道是零和游戏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双方经济都处于扩张状态。以各自的经济规模与发展潜力而言,中美两国是带动地区和世界经济有效运转的两大动力。一般估计,油价上涨10美元,全球经济将下降0.5%,其中美国为0.3%、欧洲0.5%、日本0.4%、中国0.8%。中美两国经济动力不足,对全球经济的响,中美作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解决攸关各自国家利益的能源问题,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

  今天,双方的经济关系比任何时候都更为紧密。中国在中美贸易中虽存在较大的盈余,但中国同样是美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美国还是中国最大的投资目的地之一,美国500强企业几乎都进入了中国。中国还购买了2300多亿美元的美国政府债券,是美国联邦财政赤字的重大平衡者,对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不可小视。所以,从相互关系的依赖度看,过去那种“中国更需要美国”的一头沉的状况已经大大改观。

  中美两个能源消耗大国需要稳定的能源供应,成为两国在能源问题上最大的交汇点。美国内也不乏精英人士“理解中国对能源的急切需要”,是双方寻求发掘在相关问题上共同利益的一个切入点。美国定位中国为利益攸关者,在很多地区与国际问题需要中国的帮助。以“能源牌”寻制衡之道只能是一种零和游戏。

  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中美两国面临一样的战略难题,双方国内能源供应不足、都难以承受任何能源危机或持续高油价的重负。美国能源协会估计,美国2007年的日消耗原油为2140万桶,中国届时将达790万桶,美国是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而中国的需求未来还会增加,因此两国均遭遇供应面冲击。正因如此,美副国务卿佐利克4月18日在国际经济研究所演讲时称,“如果实际看看美国和中国作为石油消费大国的利益,会发现有许多我们应当共同努力的地方。”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基尔认为:美中迫切需要加强能源对话,以淡化时常被夸大的竞争氛围,以及一场争夺能源的新冷战。他认为将中国描绘为锁定能源供应的饥渴国家过于杞人忧天。今年4月中美首脑会晤期间,已触及加强能源合作问题,胡主席建议加强中美俄日韩能源对话,同样得到布什总统的认可。双方在能源合作方面有着显而易见的共同利益,在两国首脑层面均已达成共识。

  避免能源问题政治化创造双赢

  能源合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能源开采、能源运输、新能源与替代能源的开发,洁净能源技术和环境保护合作、战略石油储备与稳定能源供需形势的政策协调、管道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政策协调等等。

  尽管美国国内中国能源威胁论不可能消失,还可能时起时伏,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中美两国能源合作已在不同层面迈开了步子,取得可喜成果。中美两国能源合作早在克林顿政府晚期即已开始,主要是在洁净能源技术合作和环境项目方面。两国企业在石油、天然气、电力、可再生能源(水力发电及太阳能、风能发电等)、民用核能合作、能源使用效率、清洁能源技术等领域都有全面的合作。美国石油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涉及多个油气勘探开发项目。随着中美两国政府签署《中美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中美能源与环境合作倡议书》、《中美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议定书》等协定,两国能源合作进入了一个更深入的层次。2005年6月中美举行了一次能源政策对话。

  美国今天石油储备高达7亿桶,足够90天消费,而中国石油储备大约相当于美国的七分之一。美中能源合作如果涉及战略库存方面,即通过大力合作,即可大大缩短提升中国战略库存水平的时间,这对稳定世界石油供应,抑制能源价格上涨将是有力盾牌。而相对于巨大的能源需求而言,两国在全球范围的能源合作则有着很大的潜力,如果中美两国有足够的政治勇气,增加在能源问题上的互信,避免将能源问题政治化,变竞争为合作,加强广泛而深刻的层面的国际能源合作,这将长远地惠及两国与世界,促进两国经济的繁荣,对于世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无疑将是一个福音。

  (摘自:人民网)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