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江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6日 00:40 中国经济周刊 | |||||||||
★《中国经济周刊》特约记者 崔晓林/北京报道 对于古玩市场上的玩家和生意人来说,文物是真是假,全靠买家识不识货;相比之下,走私者手中拥有的才是价值连城、甚至是国宝级的文物。 北京有个程田旅馆:古玩商贩的聚会点
一般人只知道北京有个潘家园古玩城,但真正的古董生意人知道北京还有个程田旅馆。 “如果想买真东西,你去程田旅馆看看吧,但一定要睁大你的眼睛。”北京潘家园古玩城的知情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在北京,如果不知道程田旅馆,那就不是圈里人。” 据说平时见不到的“好玩意儿”,在程田旅馆“有的是”。 6月21日下午,根据知情人的指引,记者来到距北京古玩城3公里左右的程田旅馆。 大名鼎鼎的程田旅馆是个简陋的二层环型小楼——窄窄的外置走廊上,简单的木质房门一个挨一个地伸展开来。尽管室外高温难耐,但大多数房门却都敞开着,房间里的床,则成了临时性的“摊位”,几乎所有床上,都摆满了陶瓷、玉器、石器等“古董”。 这里每个房间可以住两个人,房费是每天120元,人均每天60元。这些房客来自四川、湖北、江西、宁夏、河北、吉林等地,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来:买卖古董! 房客们大致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长期驻扎,以“坐商”的形式守摊卖货;一种是和老主顾约好时间,来住个一两天,买卖做成就走;还有一种人是专门来赶潘家园的周末文物、古董市场的,最多住三五天,离北京近的几乎每周都来,风雨不误。 “这些人经营的古董90%是假货,而且他们都没有合法的经营执照和手续。”某知情者评价说。“当然也有真东西,但你必须得有圈里人引见,外人是看不到的。” 记者在与来自河北保定的一名摊主交谈中得知,近年来许多仿古、造假、贩假“游击队”进入古玩收藏行列,他们游历于各个市场之间,造成市场上鱼目混珠,真假难辨。 一位陈姓老板告诉记者,他卖的“古玩”几乎都是假的或现代仿品,从天津杨柳青个人开的小窑进货。像这种专造假瓷器的小窑,在北京、天津、河北、陕西、江西等地很多。这类小作坊从买料雇人到生产出来,一件假文物成本至多30元,小贩送到店里则要上百元,他再卖出上千元,这里的奥秘全在买者懂不懂。 也有“玩家”说,程田旅馆不足为奇,几乎全国所有的古玩市场的周边,都有这样的旅馆,这是圈里人都知道的事情。只不过,程田旅馆的规模比较大,“毕竟是全国古董中心嘛,正常!” 北京市文物局文物鉴定专家刘学海认为,市民的持宝状况反映了整个文物市场的流通状况:赝品充斥市场,民间收藏难度极大。目前许多没有文化的农民都卖起了古玩,致使许多收藏爱好者在不懂历史及收藏知识的情况下,盲目投资买了不少假瓷器、青铜器、玉器和膺品字画等,文物收藏风险因此递增。 文物走私有多种渠道 6月21日,在潘家园文物鉴定中心,一位文物爱好者告诉记者,他在国际市场上,用十元人民币就买到了一只恐龙蛋,“简直是不可思议。” 而在1997年,一只恐龙蛋在美国拍卖行卖出了100万美金的高价。但后来这一消息经媒体报道传入国内后,中国各地盗挖恐龙蛋就猖獗一时,并导致大量恐龙蛋外流,国际市场的“蛋价”也因此一泻千里。 国家文物局社会文物流通处任杰认为,目前中国文物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一再降低,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大批量的文物走私败坏了市场。 据新华社报道,2004年末,安徽省公安厅侦破了一起特大盗掘古墓葬、走私、倒卖文物系列案,捣毁了6条文物走私通道。据这些文物贩子供述,在他们长达10余年的走私活动中,文物出境从未被查获过。 文物贩子交待了惯用的几条走私文物出境的方式:一是自己携带出关;二是通过“文物带工”出关;三是通过菜农夹带出关:文物贩子将文物交给经常往来内地和港澳地区的菜农,让其将文物放在菜农的背篓中夹带出关。 一位古玩商用“挂一漏万”来形容中国海关截获的走私文物。国家文物局一位官员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国文物走私的规模越来越大,从个人随身携带少量文物,发展到通过集装箱夹藏,以及通过邮递快件渠道大批量多品种走私文物出境。走私者成分日趋复杂,走私流向主要是韩、日、美、英等国。 这位官员称,近两年,各海关在重要航线配备了先进的监测仪器,增加了专业的检测人员。但这位官员同时承认,目前查获的走私文物几乎都没有经过任何伪装,对于一些经过伪装后出境的文物,查获率依然不高。 (资料)“海上丝绸之路” 从两汉时期甚至更早时期开始,我国中原及沿海地区商贩就把陶瓷、布匹、丝绸等商品装船,通过海运,发往印度,再转运埃及、罗马等地,这就是著名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和西北大陆的古丝绸之路一起,共同成为连接东西方两大文明的桥梁。但由于时代变迁,“海上丝绸之路”逐步被海浪所湮灭。当今历史界和考古界甚至难以找到能证明它确实存在的关键性实物证据,这使得“海上丝绸之路”的真相至今仍是历史考古学研究的神秘领域。 鸦片战争以前,我国有明确记载的沉船事件就有100多宗,沉船不计其数。随着近年许多文物和古船不断被发现,我国东南沿海已成为考古学界关注的“黄金海岸”,对这些水下文物资源进行勘探和发掘,可以复原和填补与“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连的一段历史空白,因此“海捞瓷”的价值非比寻常。 (资料)“碗礁一号”沉船之迷 2005年6月,福建渔民在东海碗礁海域无意中发现沉船以来,这艘命名为“碗礁一号”的清代沉船就一直被一层神秘的面纱笼罩。 当年9月20日,考古人员在“碗礁一号”东4舱发现大量高价值的大型瓷罐,标志着“碗礁一号”大规模的水下考古终于告一段落,近万件、90多种器形的青花瓷器出水。根据水下探摸了解到的情况,“碗礁一号”长为13米,宽2米,属于一艘小型船。船只北高南低,侧向沉没在泥沙中,头尾朝着东西方向,埋在泥沙下大约三四米,船头、尾部分已破损。目前探摸到沉船大约有12个船舱,分别装运不同货物。 而这些发现仅仅是“碗礁一号”发掘中期工作的一部分。在接下来,考古人员将对每个船舱进行抽泥、清理,并精确测绘出沉船的各种数据。最后,他们将查看沉船的船底形状,并清理船周围淤泥中的散落文物。 围绕着“碗礁一号”依然还有很多的迷团没有揭开,比如,目前“碗礁一号”出水的瓷器,按照制作工艺术判断,绝大多数是清康熙中期,一些瓷器却明显为清康熙早期的,为何同批货物中会有不同年代的瓷器?瓷船缘何沉没在此?专家除了关注出水的瓷器和沉船本身以外,另一个关注的焦点就是这艘沉船与“海上丝绸之路”是否有关联?沉没地点是否位于“海丝”的航线上?这需要专家进一步研究才能揭开谜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