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大陆布局路线图 南亚塑胶先行开路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 02:17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王佑 发自上海 收入达到3800亿新台币的台塑集团,近年来征战祖国大陆所抛下的资金量究竟是多少,尚无人知晓。 从南到北、由东到西,台湾最庞大的工业企业正在将触角从台湾岛延伸至大陆。王永
这些项目的成与败,很可能主宰王永庆家族第二代的权力座次。 南亚塑胶先行开路 在台塑集团内,几大上市公司于不同时间段潜入大陆投资。其中,上市公司南亚塑胶冲锋在前,为后来者的挺进扫清了障碍。 2002年,王永庆在三太太李宝珠及女儿王瑞华、女婿杨定一的陪同下,前往昆山基地考察。随后,南亚塑胶在昆山同时设立了七家公司,总投资额为20多亿美元,为当时当地的最大投资项目。如今,南亚塑胶的分公司遍布昆山、厦门、重庆、南通等地。 该项目所依据和参照的,正是台湾南亚模式。但是投资却由王永庆在香港设立公司,再将资本注入昆山,从资产关系上看,昆山南亚与台湾南亚并非一家。 PPG集团玻璃纤维亚太区企业拓展总监于丰信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昆山基地虽然相比台湾的产量略逊,但是未来肯定是世界上最大的玻璃纤维制造地。“像今年产的电子纱布,已经超越了台湾的产量。” 几家工厂同时设立的最大特点,就是最终产品为电路板,但是上、下游的产业全部打通。“这样做的优势在于,公司反应更快、成本更低以及品质得到保证。”南亚塑胶表示,在大陆设立的电子材料厂以供应当地印刷电路板原料需求为主。 “造车”计划未遂 而素有“小上海”之称的昆山,不仅作为纺织化工的基地之一,同时也是一块汽车产业投资的“风水宝地”。 2002年初,王永庆在昆山摸底,对当地的物流配送条件及人力成本等逐个考察,为刚进入5年的台塑汽车业选择大陆生产地。 昆山与上汽集团不到一小时车程,有利于做OEM产品,且这里的台资电动车、自行车等企业“众星云集”,更易实现产业对接。 台塑集团旗下的台塑汽车公司总经理张锦龙曾表示,台塑大陆基地初期将生产汽车零部件,服务上海通用及上海大众等多家汽车厂,未来则可能涉足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地售后维修及OEM市场。 此后,台塑将在当地组装传统汽油小汽车,直至在内地发展电动汽车。 但就在此时,宁波的招商条件开始吸引了王永庆的目光。是两地选择其一,还是同时投资,他难以抉择。因此,计划虽有,但从2001年到2006年,始终没有落定。 重工业启动 台塑支柱性产业——石化项目的方案一直是王永庆的心头之患。1990年,王永庆就打算在大陆建设一个规模与“六轻”相似的系列项目,但是由于种种限制始终未能如愿。 不过,台塑集团下的台塑公司则掀起了石化建设的高潮。公司先后在宁波成立了台塑聚丙烯(宁波)有限公司、台塑集团热电(宁波)有限公司、台塑工业(宁波)有限公司等,主要涉及的项目包括聚氯乙烯、丙烯酸酯厂、聚丙烯厂等。 在此基础上,台塑集团的宁波工业园区目前的规划占地已有1100公顷(约15714亩),设立了十多家公司,囊括了台塑的精细化工、重化工、纺织、电力、码头等众多工业项目。 2003年9月20日,王永庆飞到福建漳州,酝酿与当地合资电厂。 王永庆的做法是,通过旗下一家名为“华阳”的公司,动用了32亿美元用于建设漳州后石电厂。其首期投资13亿美元。 该厂不仅是王永庆在大陆投资的第一个电力企业,也是大陆第一家大规模的私营发电厂和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从点到面布局 台塑公司总经理李志村指出,台湾石化企业到大陆投资,都是采取点的方式进行投资布局,投资项目非常分散,这种方式将来势必尝到苦果。大陆幅员辽阔,将来的竞争将败在运输费用上。而台塑公司到大陆投资,努力避免犯同样的错误,采取线或面的布局,且靠近码头,利于原料、产品输送,节省运输费用。 目前,台塑公司在宁波的投资项目获批的还包括台化ABS生产厂及台塑PVC生产厂。台塑公司高层主管表示,年产30万吨的PVC生产厂,预计6月动工兴建,2年内投产。 另外,一直在计划中的长庚医院项目也在2005年有起色。其中,厦门长庚医院已经获批,王永庆将投资人民币10亿元,建成后将拥有3000张病床。 熟悉王永庆的人评价,王永庆非常有远见。上世纪80年代,台湾还没有自己的电脑产业,王永庆派人到美国采购了一批电脑后,就说:“我们自己为什么不可以做这个。”很快,王永庆就投资了电路板等产业。这位人士说,王永庆投资的产业非常适合目前的国情——大多不属于高科技产业,很大一部分还是沾了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光。但是如果大陆经济进一步发展,王永庆旗下的产业也面临升级换代的挑战,当然这都将是王永庆家族第二代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