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百思买引发家电连锁变阵冲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6日 13:50 信息时报

  百思买引发家电连锁变阵冲动 家电三巨头酝酿合作可能性

  国美、苏宁、永乐、大中等家电卖场并购浪潮频频暗涌,渠道变革在即引人关注

  时报记者 施业传 王林琳

  编者按:在大中电器被国美、苏宁与永乐抛弃,以及五星电器被百思买收购之后,业内又传出百思买收购大中电器的消息,在国美、苏宁、永乐这三大全国性卖场斗得你死我活之际,地方性的小卖场如河南通利、江苏五星、广州松厦等,因为不具备全国性的连锁规模而成为全国性卖场鱼肉的对象,但意想不到的是,百思买居然抢在国美与苏宁的前面,率先对中国家电连锁的二级卖场进行抢购,为了对付百思买这一国际家电连锁巨头,苏宁、国美、永乐该不该结盟?如何结盟?引人关注。

  三巨头对参股各怀心思

  国美、苏宁、永乐,国内三大家电巨头密谋互相参股合作?昨日,三大家电连锁“掌门人”向记者矢口否认此事。然而据知情人士透露,一度竞争空前激烈的三大连锁巨头,确实已经坐在一张“谈判桌”前,开始酝酿互相合作的可能性。

  联合国世界名牌协会的国际营销大师科特尔对记者称:苏宁电器放弃了收购五星电器的打算,国美电器对于该不该收购大中电器,永乐对于收购河南通利兴趣不大,这样,被国美、苏宁与永乐完全抛弃的大中、五星、通利等品牌,可能都会成为百思买收购的对象,假如百思买真的将大中电器等收购完毕,自然对苏宁、国美与永乐形成强大的威胁,面对“百思买威胁”,三大巨头相互参股的结盟就是当务之急。

  昨日,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永乐家电总裁陈晓一起从德国观赏

世界杯相伴归来,然而德国之行早已不是他们之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事实上,5月底,三大家电连锁的“掌门人”就已经在南京秘密会晤。据知情人士透露,三大巨头此番“聚首”的原因是为了探讨互相合作的可能性。之前有消息表示,今年年底,国美、苏宁、永乐三家渠道大鳄有可能相互参股,目前参股比例还不清楚。三者有可能象征性地参股10%~15%。目的是为了建立利益共同体,联手控制市场。

  三巨头整合尚需时间?

  就这一消息,国美“掌门人”黄光裕昨日向记者表示,如果三家连锁企业真的通过互相参股形成联盟,这将是最好的局面。“但是现在,我没有听说过这件事情。”黄光裕相当暧昧地作出以上表达。刚从德国归来的陈晓拒绝承认此事,他告诉记者,“这怎么可能呢?根本不会有这样的事情。”而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则非常温和地表示,三家碰头是为了缓和大家在竞争中的抵触情绪,至于互相参股的资本合作,“怎么可能是喝杯茶就轻而易举地解决的呢?”对于国美电器是否有意收购同在北京的大中电器,黄光浴没有明确表态,但业内专家认为:国美电器不会放过收购大中电器的机会,当然,目前价格的谈判相当敏感,百思买是最大的变数!

  中国家电研究专家宫培谦与徐卫国认为:越来越白热化的竞争已经让三大巨头感受到巨大压力。随着百思买10亿元巨资收购五星电器,在竞争中利润日益受到挤压的三大本土巨头不想再继续激烈对抗,落得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让百思买坐享其福。因此,才会突然转变竞争姿态,开始谋求合作共赢的局面。

  “南京会晤并没有商量出一个具体结果。”知情人士透露,由于国美、苏宁、永乐目前都是上市公司,想要互相参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据传《反垄断法》即将出台,三大巨头的联手能否逃过垄断嫌疑,还是一个疑问。因此,三家目前对于此事都非常谨慎,并不愿多谈。“从实际操作角度看,目前三家进入行业整合有些太超前了。”孙卫民表示,中国市场如此巨大,三家连锁企业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目前还不需要进入整合阶段。

  专家预测 国美电器会不会收购大中电器?

  继收购

易好家之后,资本联姻的甜头再度让国美垂涎大中引人关注

  近日,国美电器与大中电器秘密谈判,证明大中电器与另一巨头的合作纯属“新闻炒作”,大中电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资本手法,令人关注。永乐新闻发言人黄建平昨晚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不太清楚大中电器的想法,不想发表评论,而记者也一直未联系上大中电器的新闻发言人。

  中永通泰采购联盟悄然解体

  世界名牌家电网主编珍妮对记者称:四年前,为了对抗国美电器与苏宁电器,“中永通泰”那个松散的采购联盟已经悄然解体,完成了其新闻炒作的历史使命,有趣的是,部分中永通泰的主要成员,仍在资本联姻的新闻做秀上疲于奔命,而国美电器则十分务实地收购了易好家,完成了行业资本整合的第一步,下一步的大中电器能否成为国美电器的肥肉,引人关注!

  东菱凯琴新闻发言人李先进对记者称:花旗、摩根士坦利等国际投行纷纷降低大中电器及其所谓合资者的投资评级,评级“增持”调低至“减持”。从国际投资的角度看,只有像国美电器与苏宁电器的这样的行业前二强,才会让国际资本感兴趣,其它的品牌无论如何炒作合资,均会无疾而终,目前大中电器已悄悄与另一巨头分手,双方对此均讳莫如深!

  区域联姻是低水平的操作

  知名家电策划专家罗斌对记者称:北京是国美的强项,上海是永乐的强项,南京是苏宁的强项,三大巨头如果与任何人合作,都不大可能成为“好孩子”般听话,所以,只要收购与兼并才是最好的合作方式,如果只是与大中电器、五星电器、通电电器这样区域品牌,才是理想的办法,现在大中电器被三个全国性品牌压得透不过气来,大中必将被三大全国性品牌收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美收购大中最为理想,当然也不排除苏宁电器收购大中的可能!

  国美电器采购总监高集群对记者称:现在没有任何联姻者的大中将有可能会与国美合作,倘若国美与大中能够合作,强者就可以带动弱者进行优势互补。苏宁总裁孙卫民则对记者称:苏宁电器对大中电器在北京的店面有兴趣,如果国美电器最终放弃收购的话,苏宁电器也不排除在危难时拉大中电器一把,如果苏宁收购大中成功的话,苏宁电器无疑就是中国家电连锁最大的企业,当然,百思买如果出手的话,结果就充满了太多的变数!

  家电整合面临文化瓶颈

  中国企业的跨地区兼并甚至跨国兼并越来越多,在美国,每年将近200家价值为10亿美元(或更高)的企业被收购,美国企业今天的收购“婚礼进行曲”在中国即将或者正在上演,企业在购并前“看上去挺美、说起来很甜”,而购并后往往又是“干起来很难”,科尔尼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调查了欧美和亚洲的115个购并案例(交易额均超过10亿美元),指出了企业购并后整合成功的关键所在。科尔尼公司的调查表明,无论目标多么远大,仅有42%的购并为股东带来了实际回报,而58%的购并损害了股东的利益。在购并的3年后,新企业的利润率平均降低了10个百分点。在购并后的4年内,有50%的企业联盟(在美国)被认为是失败的。

  企业重组和兼并成败的关键是消除文化障碍——任何新组建的企业必须认识到,其人员来自不同的企业文化——文化冲突总会存在。无论购并伙伴属于相关行业还是来自不同的行业,情况都是如此。

  近年来,企业兼并和收购的惊人速度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传统的婚礼进行曲突然间成为全球首席执行官们决策时的主旋律。除了战略整合、组织整合等层面之外,最为关键的还是企业文化的整合。

  要想进行文化的整合,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企业文化的几个基本模型:

  一是单一型企业文化。这种单一型企业文化的塑造往往由企业家精神决定,这种文化在走向极端时,往往表现出宗教般的狂热。这种文化受到一个目标或者愿景的支配,人们思想化一,有创业精神,力量强大。单一型文化在企业联姻时往往会受到强烈的抵触甚至产生激烈的矛盾。

  二是分裂型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的典型代表就是松散型的联盟组织,像以前的中永通泰,虽然结成了联盟体系,但是每一个运作个体都是互相独立的,只是为了一时的利益结成了一个临时同盟,这种文化体系如果不及时转型,土崩瓦解的结局在所难免,中永通泰的最终结局就是这样。

  三是分离型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在中国企业中是最常见的,常年的官僚作风导致的结果就是拉帮结派严重,企业组织内部的各个层面有自身的计划和目标,这种文化走向极端的时候便会反叛这种文化,四分五裂是分裂型文化的症状,员工流失率高就是其中的一种表象。

  四是聚合型高级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内部的亚文化表现出本土化的特色,但是总体的方向是和整个集团的企业文化相融合的,目标也是统一的,这种高级企业文化是能否顺利实现跨地域、跨国兼并的关键一步,也就是尽快从分裂型、分离型企业文化向聚合型高级企业文化的过渡。

  行业争议 “相互参股说”可不可信?

  针对有媒体报道说,国美、苏宁、永乐有可能互相参股建立利益共同体,联手控制市场的消息,昨日,当事三家企业给予了否认。

  国美电器品牌管理中心总监何阳清表示,三方之间近一段时间以来确实有过不少的接触,但是接触中并没有谈到合作等事宜。

  苏宁电器总经理孙为民表示,因为三方都属于在国内家电连锁行业比较大的公司,因此三方高层在企业举办的活动上确实是经常见面,并且经常会进行沟通,但是这种沟通本身就是比较随意松散的沟通,并没有谈论过关于合作的事情。

  永乐电器董事长陈晓更是认为三方互相参股合作的消息是无稽之谈。他承认三方有过较多的接触,但根本没有涉及过关于合作的事,更别说参股。

  业内人士认为,从这一段时间家电卖场“默契”地抵制厂家涨价的情况看,国美和永乐达成联合采购倒是有可能,但因三方都是上市公司,而且企业文化各不相同,因此互相参股共同管理几乎没有可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