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上,要考虑如何进一步加快资源的深加工,加工转化,提高附加值和效益。‘十一五’期间,我们将重点开发新的四个支柱产业。其中最有潜力成为支柱的是煤化工产业。”靳善忠阐释了这样一个思路,“第一成本低,附加值高,第二以煤为原料形成产业链。”
本报记者 李秀中 实习记者 卞梦洁 发自上海
提到山西,人们必然会联想到煤炭。“十五”时期是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作为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其中煤炭对山西的经济成就功不可没。截至“十五”期末,山西煤炭产能达到年产7亿吨的水平。
“我们在‘十一五’期间与以往很大的变化是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煤炭产量适当控制,这是我们‘十一五’期间重点把握的。同时,将加快煤炭资源的深加工,加工转化,提高附加值和效益,提升产业结构。”
6月12日,2006山西(上海)经济合作项目推介活动新闻发布会后,山西省分管工业的副省长靳善忠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采访,阐述了山西煤炭谋变的思路。
从“治乱”破题
每到夏季用电紧张的时候,山西的煤炭产量总是牵动着全国各地,尤其是经济发达省份政府部门乃至企业的神经。
据介绍,2005年,山西煤炭总产量5.4亿吨,其中调往全国各地的有4亿多吨,占全国省际煤炭转移的80%。
“全国用电量到夏天可能供应紧张。在今年年初包括国资委出席的有关会议上,对重点客户进行了计划安排。如果到时候有特殊情况,山西将一如既往地顾全大局。”靳善忠这样说。
但是,这并不足以让各地政府打消忧虑。虽然今后几年电力紧张形势将得到缓解,然而,作为国民经济主要能源产品,煤炭需求将继续增长。然而,山西省却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5年中全省煤炭产能将以“零增长”为目标。
“我们将对资源进行保护性的开发,从2003年开始我们对采矿县的行政设置一般已经不再审批。除资源的深加工项目需要配套的,一般的单纯挖煤项目我们基本不搞了。对总量的控制,新的煤炭项目基本不再建设,不再审批,总量‘十一五’严格控制在7亿吨左右。”靳善忠介绍说。
“十五”期间全省煤炭工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442亿元。但山西省煤炭工业还面临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多、小、散、乱”的格局需改观及产业集中度低、煤炭产品结构单一、加工转化率低、资源利用率低、经营粗放的问题等。
另外,长期以来,山西煤炭开发也一直受到正反两个方面的评价。部分意见认为山西省过度开采资源、环境恶化等。据介绍,山西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为2700多亿吨,占到全国25%。其中开采动用的约为1100多亿吨。
实际上,山西省一直很委屈。靳善忠认为:“煤炭对山西经济的拉动是主要的。可煤炭自己的拉动也不过30%。即使一吨不增加,我认为对山西经济建设没有什么影响,但我们不仅要考虑山西,还要考虑全国。所以大家的担心有道理,但不要把矛盾集中在山西。关键是国家要煤,而不是我们不要生产多少煤。”
不过,这并不等于靳善忠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挖煤对资源、环境肯定有影响。”
靳善忠透露:“最近国家搞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试点,就在山西搞。国务院正式召开常务会议,通过对环境的补偿、对资源的补偿,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为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总体素质,走集约发展道路,山西选择从“治乱”破题。从2005年9月开始,山西开始在煤炭行业实施“三大战役”:依法关闭非法、违法采煤矿点4876个,全力遏制非法、违法生产。煤矿数量大规模“瘦身”,到今年6月底,主要产煤县年产9万吨以下的1400个小煤矿将被整合淘汰。
升级
“在发展上,如何进一步加快资源的深加工,加工转化,提高附加值和效益。‘十一五’期间,我们将重点开发新的四个支柱产业。其中最有潜力成为支柱的是煤化工产业。”靳善忠阐释了这样一个思路,“第一成本低,附加值高,第二是可以煤为原料形成产业链。”
实际上,零增长这表明山西新的煤炭产业发展规划正在着力扭转粗放式增长方式。山西省在减少煤矿数量的同时,推动建设现代化大型矿井与煤资源转化加工产业并举、核心竞争力较强、产能亿吨级和几千万吨级、销售收入几百亿元的大型煤炭集团。
日前,山西省省长于幼军会见广东省民营企业家代表团时表示,未来山西,将实现由煤炭资源大省向综合能源大省的转变。山西今后在煤向电的转换、煤变油、煤化工等领域都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焦炉煤气、煤层气的回收利用方面也有着很好的前景,现代高新科技的发展运用也使这些生产技术更加成熟可靠。
长期以来,山西以生产和输出煤炭为主,要建设“综合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能源基地,就不能停留于单一的煤炭生产和输出。做好“煤文章”,要跳出“唯煤”思路,围绕煤炭,着力实现煤炭经济的综合高效发展。
资料显示,未来5年,山西省将在加快晋北、晋东、晋中三大煤炭基地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煤炭加工转化,发展电力、焦炭、煤层气和焦炉煤气、煤基醇醚燃料和煤基合成油等综合能源产品,形成一次、二次能源并举,煤、电、气、油等各类能源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大力发展与煤炭相关的产业,形成煤-电-铝、煤-铁-钢(铸)、煤-焦-化等多种产业链条,打造多元支柱产业群,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昨天,在2006山西(上海)经济合作推介活动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政府共推出经济合作项目1400个,总投资3757亿元。在这批项目中,“十一五”时期山西省重点培育发展的煤化工、装备制造、材料工业和旅游业等新的支柱产业领域的项目共有593个,占全部项目的42%,总投资2237亿元,占全部项目的60%。其中,煤化工项目168个,总投资1533亿元。
融资
山西煤炭资源一直受到各方资本的青睐。最近几年,“炒煤团”的消息接踵而至。显然,现在,山西对资本的需求更在于投入到煤炭的深加工中,提升产业结构。
在北京举行的2005中国国际煤炭大会上,靳善忠就明确表示,山西将鼓励煤炭企业与国内外电力、钢铁、化工、建材、交通运输等相关联企业开展联合,鼓励采取规范上市、出让股权、产权置换等形式,培育发展综合型、国际型的企业集团,提高山西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最近,山西省企业上市办公室起草的《山西省“十一五”千亿融资计划纲要》已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据了解,1000亿元融资大单几乎包括了山西省数得着的国有大中型企业。
实际上,“1000亿融资计划”背后,资源大省山西希望通过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寻找到从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途径。
这一点在今年的招商活动中表现得非常明显。6月21日召开的山西(上海)经济合作项目推介活动,包括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于幼军都将参加,以及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11个市的市长,是山西省历史上规格最高的一次招商活动。
不仅如此,为了迅速提高全省煤炭工业的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6月8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敲定22个对外招商引资项目跻身山西(香港)招商引资洽谈会,总投资101.8亿美元。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山西也将随之由原来的煤炭大省转为煤炭深加工大省,低附加值产品将转换为高附加值产品。像坑口电厂、矸石电厂类项目的入选,将原来的污染性能源转换为清洁能源,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空气环境,减轻交通运输压力,降低发电成本,对于投资商来说蕴涵大量商机。
“我们过去是卖煤,现在主要是深加工,所以我们现在不鼓励外省去山西挖煤,而是鼓励资本投入深加工。”靳善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