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企业融资路坎坷依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0日 18:02 财经时报 | |||||||||
李文科 有资金的到处找不到好项目,而好的项目到处找不到资金。高科技行业发展至今,依然普遍陷于上述围城 落户于中关村的一家软件公司董事长申先生正在全力以赴引进资金,但收获并不令人
申先生是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的“海归”,回国后的几年奋斗,使他拥有了一支技术过硬的团队,产品销售前景也不错,但研发费用的匮乏严重制约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缓解公司资金的流动性困境,申先生尝试过吸引创投资金等多种方式,但除了碰到几家“骗子公司”积累了一些经验外,并没有找到合适的资金。 申先生的经历在高科技行业非常具有典型性。这一行业中的领军人物多是专业技术人员,它们不得不一边开发技术,一边四处“找钱”。在科技部创业投资研究所所长房汉廷看来,现在高新技术发展的问题正是在于:有资金的找不到好项目,好项目到处找不到资本。 先天不足 为了能获得资金支持,申先生决定改变战略,调拨几个人专门进行融资工作。如果融资团队优势能得以发挥,或将成为中国高科技公司的一大结构创新,尽管,这在国外并不鲜见。 北京软件行业协会金融分会秘书长忻学庆告诉《财经时报》,在美国,融资部在高科技公司中几乎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门,公司的组成人员中也少不了通晓金融、财务、资本运作的专业人员。 这恰好是中国高科技公司、尤其是软件公司的软肋。在中国,高科技公司人员多由技术人员组成,财务、资本运作、管理等其他专业人才普遍缺乏。 据忻学庆透露,只有一些留学生成立的高科技企业,是参照西方企业的组织结构模式来组建,数量上少得可怜。 事出有因 在忻学庆看来,政府财政支持资金是高科技企业最可能获得的资金来源,但按照他的估算,最多只有30%的企业能够有幸获得。 这一比例背后的最根本原因是供不应求。投入到高科技领域的资金,与这一领域所需要的资金相比不过1/10.且由于这些企业“有形资产少、无形资产多”等特点,90%以上企业根本没有条件获得银行贷款。 面对这种局面,国家信息产业部官员呼吁,高新企业投融资问题必须通过创新的途径来解决。 忻学庆告诉《财经时报》,高科技行业的融资问题不能依靠企业本身解决,但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来解决。 在他看来,中关村科技园是其中较为成功的案例。中关村科技园专门设立“投融资促进处”,并推出一系列融资创新通道,比如“绿色通道”、集合信托计划,并开发了“科技部+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科技部”联合投资,以及“跟投模式”等。所谓“跟投模式”,即为创投企业进行补贴等,这为高科技企业提供了更有保障、更符合中国特色的融资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