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油气收购换招 中国油企尝试联合竞购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0日 03:04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张衍阁 刘兆琼 北京报道 在海外收购动作不多的中国石化已和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达成协议,联合竞购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的乌德穆尔特石油公司(Udmurtneft)。而此时,中信集团也同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联合,竞购主要资产为哈萨克斯坦境内一块重质油田的加拿大国家能源公司(Nations Energy,下称NE)。
在想方设法扩充能源资产、保障能源安全的过程中,中国开始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中国企业显然在上述交易中改变了风格。在中海油折戟优尼科、中石油吃进PK石油公司之后,中石化和中信最近的竞购采用了国际上更为通行的做法——联合竞购。 “很多出售的项目都是开发难度比较大的项目,没有一定的实力根本做不到,联合竞购可以结合各自的优势,减少政治风险的同时,也可以在勘探开发能力和其他方面有互补。”中石化集团外事局一位人士对记者说。 联合竞购 中石化竞购Udmurtneft的合作方Rosneft是俄罗斯本土的国有石油公司,去年曾经同中石化就勘探库页岛有过合作。Udmurtneft是俄罗斯境内最大的合资公司——TNK-BP(即秋明-BP)在乌德穆尔齐亚共和国的核心石油生产企业,年产量约600万吨,估价约在30亿美元左右。 中信的合作对象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是印度最大的油气生产商,竞购对象NE由印度尼西亚投资者所有,主要油田的已探明储量超过4亿桶,估价约在20亿美元左右。 目前尚无法确知这两桩竞购案的具体进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联合竞购将提高竞购方的竞争力。 对于中石化,联合Rosneft消除政治风险和提高勘探能力的作用毋庸置疑;而对于有资金无技术的中信,与印度公司的互补作用也自不待言。 “石油业的收购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商业问题,出售的一方不会只看竞购方的报价,还要综合考察对方有没有足够的技术、经验等软实力,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 中国石油管理干部学院教授韩学功说,“当然,对方也一般都要求保留一定的权利,否则不予合作。” 这似乎是吸取了此前中国石油公司在海外并购的经验与教训。 中石油并购PK公司是一个堪称实至名归的成功。中石油在哈萨克斯坦有着8年的运作历史,在哈国内有着良好的口碑;中哈输油管道即将交付使用,将来生产的石油无需绕道第三国即可输出,并且还可以同独山子石化构成千万吨级的上下游一体化格局;并且中哈关系也正处于蜜月期,两国政府均支持是次并购。 而中石油和哈油气约定:在中石油并购PK公司后,哈油气将从中石油购得PK公司33%的股份(约合14亿美元);中石油还必须与哈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按平均原则共同经营PK公司下属的奇姆肯特炼油厂。这些有助于哈国控制其自身油气资源的措施,被视为中石油成功收购PK公司的关键。 中石油收购PK公司的成功一扫中海油竞购优尼科失利后的阴霾。 此前,中海油尽管出价高过竞争对手,也难免最终失利。中海油办公厅新闻发言人刘峻山说:“指责中海油的国有背景也可能只是借口,其实还有其他更多的复杂因素,中海油也曾经尝试过别的方式,但是不管什么方式,如果综合考虑政治因素会让公司对并购的认识更深刻一些。” 事实上,与其他企业相比,中海油拥有一支熟谙国际化操作的并购团队,董事长傅成玉和首席财务官杨华等均有海外工作背景。但是一位资深石油业内人士认为他们“熟悉市场经济和国际惯例,但是对政治了解不多”。 进与退 今年初,曾有消息称中石油也欲竞购Udmurtneft,但是2月21日,中石油集团宣布退出。坊间有说法认为原因在于中石油不愿与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竞争,后者掌握着秋明石油集团出口中国天然气的决定权。 同样在中海油花费23亿美元购入尼日利亚海上油气田之后,市场随即传出中海油欲联合印度公司竞购NE公司。但是此消息很快没有了下文,直至中信加入竞购队伍消息的传出。 “可能各公司赢利的目标不同,与中石油和中海油相比,上游业务薄弱的中石化无疑更需要这笔资产,”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龚金双说,“中石化和中信要想在上游领域有所作为,只能从海外收购开始。” 刘峻山说:“每个公司有不同的战略,决定收购与否还是看是否符合公司价值,中海油竞购优尼科是因为对方的天然气储量丰富,而这正是中海油急切寻求的。” 中石化外事局那位人士告诉记者,公司的进与退也不排除油价上涨的因素,低油价的时候,可能难以看到效益而退出竞购;而随着油价的持续走高,原来的出价又会产生效益。“现在是高油价时期,海外收购的风险会加大,但是同时,各石油公司纷纷加大了上游投入,这也有利于将来的石油供应平衡。”这位人士称。 国有三大石油公司在海外也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但是一旦有需要就会一致对外,作为国资委下属央企,政府也会出面协调。 “从历史上的国际石油合作项目来看,单独一个国家的公司收购的项目并不是很多,任何国家和公司都不会甘心被别人一口吃掉,”韩学功说,“最好的做法就是开展双赢的合作,和别的国家或者石油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并且不能针对第三国,树敌太多只会让能源供应更加困难。” 以中国和印度为例,两国的本国石油供应都出现困难,都是现今经济发展最为迅速、能源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国家,在国际能源市场就会是竞争对手。但是,有时两国开展合作就会避免双方互相抬价导致两败俱伤。 路径多元 石油领域中的海外直接投资,一般包括股权收购和订立契约两种方式,后者包括勘探许可证、产量分成合同和联合协议等不同方式。中国早期通过招标引入的国外合作和到海外去的竞标合作,多是采取契约的方式。 与契约合作不同,股权收购需要有一个好的公司战略,以及公司本身强大的实力。自1998年三大石油公司重组上市之后,三大公司都进行上下游一体化,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并且按照市场化、国际化的操作方式运作,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和管理经验,在有实力开展对外收购的同时,也具备了与跨国能源公司合作的资格。 但中石化外事局新闻发言人张铮告诉记者,要寻找一些好的项目并非易事。上游的项目从开始接触到看到权益油,有时候甚至需要三四年的时间。海外寻油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公司合作伙伴双方自己接触的项目、国际知名的投资银行做中介的项目和国与国之间的能源合作项目,其中后者也是最保险的项目。 他认为,在一些比较敏感的石油区域,比如里海、中东和北非等地区,要完成一个项目,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因素,“相当不容易”。 去年中海油竞购优尼科之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中国应该进一步民营化,让有实力的企业更加以商业企业的身份去竞争,去参与全球化的运作。”并且对此有日本成功的先例可循。 韩学功则认为,民营还是国有并不重要,只要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任何国家都不会轻易放弃。而且,在政府的支持上,固然可以民营、国有一视同仁,但是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却不可能等到民营企业壮大之后才解决,只能靠三大国有公司保证。 即便是国有三大公司,要真正成为全球化的石油公司,利用世界资源,构建国际营销网络,与埃克森美孚和BP、壳牌等跨国巨头分庭抗礼,还需要走上很长的路。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