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电力供需的总体平衡能维持多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 08:40 中国电力新闻网

  6月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表示,今年下半年电力供需将总体平衡。

  电力供需总体平衡,无疑是一个好消息,问题是,这种总体供需平衡能够维持多久呢?不仅笔者心里没底,张国宝副主任亦充满担忧。他说:在前几年电力供应紧张的刺激下,各地建设冲动仍然很强。无序建设将导致电力结构恶化,我们应当警惕电力建设的无序状
态。

  值得注意的是,恰是这个“电力建设的无序”,有可能颠覆“供需总体平衡”,使“平衡”仅仅是昙花一现,而失衡倒成了常规。事实上,中国的电力供应,近年来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失衡的——不是短缺就是过剩。

  “九五”期间,由于电厂建设无序扩大,电力供应陷入过剩困境。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有关部门迅速削减电力项目,却忽略了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强大的电力需求。供需的平衡点还没有找到,“十五”期间即出现了电力短缺。由于有关部门反应迟钝,未能及时扩大电厂投资,导致电力供应紧缺状况越来越严重。有关方面又马上慌里慌张地增加电厂投资,各地也迅即行动,使电厂投资增长速度一度创下世界之最。

  根据发改委发布的信息,从2002年6月至今,全国发电量始终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高于同期GDP增速。2004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4.42亿千瓦,比上年增长5100万千瓦。仅2004年一年就新增5100万千瓦,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它差不多相当于新中国头30年电力投产的总和!接着,2005年底,全国发电装机突破5亿千瓦,比2004年又新增5800万千瓦,这又是一个相当于新中国头30年电力投产总和的惊人数字!而且,还有不少地方和企业违规建设电站,这部分新增的装机总量也同样可观。一旦这些大小电厂的能量释放出来,电力供应的短暂平衡可能瞬间便被电力过剩所取代。

  中国的电力供应,为何总在“短缺-投资-过剩-关停-紧缺”这个怪圈中打转,这难道是中国电力供应的宿命吗?不是。这是由于我国电力建设规划机制的严重滞后所决定了的。根据现行的管理体制,电力企业归国资委管,电力规划归国家发改委管,对市场的监督则归电监会管。等到“电荒”出来,你甚至很难找到真正的责任人,谁会用心对待规划呢?

  电力规划缺少长远眼光也是一个问题,规划既脱离现实,也远离未来,导致规划赶不上变化。这里面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因素:其一,规划纸上谈兵,论证不严谨,调查不清楚,评估不系统。其二,规划所依据各地提供的统计数据不够真实,有的被夸大,有的被缩小,使得规划无法找到最接近实际的参照。其三,地方政府跑项目,使权力寻租等因素介入其中,影响了规划的全局性与科学性。其四,地方政府依照自己对市场的评估,无序投资,盲目建厂,打破了有关部门的宏观规划。

  但是,无论属于哪种情况,电力供应在紧缺和过剩之间来回摇摆,都将给整个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如何保持电力供需的平衡,并且长时间地维持这种平衡,值得有关方面认真进行研究。

  (摘编自《上海证券报》作者:陈军华)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