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索寒雪
中国的商品走向世界的同时,遭遇的技术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已经司空见惯。目前,一种“隐形贸易壁垒”——非国家机构认证的SA8000标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正在成为中国商品走出国门的下一只拦路虎。
企业痛失订单
所谓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SA8000)并非是欧美政府的强行规定,而是美国民间机构SAI于1997年制定并推行的、由欧美跨国采购企业推动的企业道德标准。SA8000标准,对企业员工的薪酬、工作环境、健康与安全、工会权利等具体问题指定了最低要求。
一方面,目前中国确实有一些中小企业存在该体系的建设不足;另一方面,SA8000标准也成为欧美一些贸易商人为利用的贸易壁垒,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跌倒在此壁垒上。
2006年,浙江服装企业老板楼明良与同处于珠三角的同行们一样,迎接了众多国际知名品牌的“验厂”。所谓的“验厂”,就是知名品牌比照SA8000标准,对企业的用工制度进行审查。
“前来验厂的审核人员要求企业工人有严格的休息日,并查看工人出勤表、加班费清单、员工个人资料,还要考核企业是否存在使用童工现象等等。”楼明良对这些愈演愈烈的审查有些司空见惯了,“前来验厂的人员甚至会要求员工现场演示防火设施的使用,他们还会随机在工厂中抽查几十个工人,进行面谈,一一核对考勤记录的情况,一旦其中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企业将无法得到国外品牌的加工大单。”
在这些要求“验厂”的国际企业名单中包括沃尔玛、阿迪达斯、耐克、迪卡侬等。“其中以阿迪达斯和耐克的验厂要求最为严格,他们的验厂人员会在周末的晚上来到职工宿舍,检查工人是否有休息日。”
对于这些看起来相当苛刻的验厂要求,多数服装企业会听之任之,按照对方的游戏规则行事。由于完全恪守SA8000标准,工人将无法延时工作,这将过高地提升产品价格,因此处于同质化竞争的一些企业选择了放弃订单。据厦门相关部门披露,近期厦门有200多家企业因不符合SA8000标准而丧失了接受国际订单的机会。
“浙江和广东跌倒在SA8000门槛上的企业更多。”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评价SA8000的作用,“这是限制中国产品出口欧美的一道隐性的贸易壁垒。”
SA8000是“隐形”的贸易壁垒
最初,SA8000并未如此获青睐,只是在近期,中国廉价产品,诸如纺织品、服装、家具、制鞋、玩具、塑料制品大量涌入欧美,欧美与中国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后,SA8000才开始声名鹊起。
一旦某个跨国公司向那些不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中国企业购买产品,他们便会受到国内社会舆论的指责——“盘剥工人”,其产品将被视为不合规而被拒绝入市交易。这使得阿迪达斯和耐克等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采购不得不仔细遴选工厂,并有所节制。
对于那些以生产廉价产品和工人加班见长的中国企业来讲,SA8000的某些条款极不符合中国国情的用工制度,使其执行度与企业获利恰巧互成反比。
“这是一种很隐蔽的贸易壁垒,SA8000标准正在被其利益相关机构利用,成为阻止中国廉价商品进入欧美发达国家的有效手段。” 刚从英国诺丁汉大学作访问学者而专门从事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教授黎友焕博士认为,“虽然对于这是非官方机构制定出的条款,但是美国政府正是SA8000标准逐渐扩大影响力的幕后‘推手’。”
黎友焕表示,已经有很明确的证据表明,美国政府曾向SA8000的推行机构拨款上百万美元,专门用于SA8000在中国和越南的推行。“拿欧美的经济规则生搬硬套在中国企业身上,这带有很明显的‘壁垒’倾向。”
由于SA8000并非美国政府制定,没有明确的对手,因此中国政府抵御这一壁垒,有些力不从心。
中国急需自己的游戏规则
“对于那些劳动密集型、科技含量低的行业,受SA8000的影响最大。”贸促会会长助理王锦珍表示,“跨国企业使用SA8000标准衡量中国企业已经愈演愈烈,并形成趋势。”
据悉,美国的相关机构正在试图为SA8000正身,将其当做国际标准进行推广,但由于其带有明显的贸易壁垒色彩,很多国家对其存有异议。
“现在建立我们自己的游戏规则已经至关重要。”黎友焕表示,“应对SA8000最迫切也最有效的紧急方法是尽快在我国现有相关法规的基础上,出台实施我国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体系,先从技术层面上进行对话,最终抑制美国SA8000的普及和认可程度。”
据悉,我国目前的标准体系非常混乱,光是我国技术标准就有1.8万个,其中采用国际标准的有7000多个,还有各种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专业标准、企业标准等,黎友焕认为:“这些所谓的标准因为不统一就变得很不标准,其中很多标准还与国际标准不相一致。”
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表示:“产品最终还是要靠高品质取胜,不能为降低价格而一味地放弃社会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