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行业专题--乳业 > 正文
 

禁鲜令大限之下的乳业骚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2日 09:27 东方今报

  今报记者 杨霄/文

  6月1日,本是乳制品“禁鲜令”全面强制执行的大限,却因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那句“‘禁鲜令’有可能被取消”而再次掀起轩然大波。

  面对这极富戏剧性的一幕,记者向省内多家乳制品企业和政府主管机构咨询求证。
几家企业均持谨慎态度,“已知道此事,尚未接到正式通知”。然而他们在言谈间,却难掩对“解禁”的期待。

  然而,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对外宣传的相关人士的一句“国家政策不可能随便更改”,让“禁鲜令”取消这一说法愈发显得扑朔迷离。

  ○一个“鲜”字引发的争执

  所谓“禁鲜令”,是指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年底颁布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

  按照《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规定:“牛奶只要经过任何一种加工处理,就失去了生鲜的意义。”我国乳制品的外包装上不能再使用“鲜牛奶”等名称,市场 上以原奶为原料,采用巴氏杀菌法、低温存放的“鲜奶”,都不得在名称中打上“鲜”字标签,而必须使用“灭菌奶(乳)”和“巴氏杀菌奶(乳)”等标准名称。

  两个文件其实从去年10月1日起就正式实施了,但由于行业内争论尖锐,因此,有些企业被特批文件可推迟至今年6月1日开始实施。“时间差又导致出现了新的戏剧性变数。”光明山盟郑州分公司市场部的关锐如此评价。

  6月1日临近,虽然政府有关部门仍未正式表态,但中国奶业协会及四川、上海、广州等地的奶业协会已近乎公开地发布消息。王丁棉向媒体表示,“4月中旬国家质检总局基本确定了‘禁鲜令’可能会停止执行”,这就是“解禁说”兴起的直接导火线。

  面对业内流传的“解禁说”,河南省及郑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都无法给出确定的答案。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对外宣传的主管领导回答甚是干脆:“国家政策岂能朝 令夕改。”而郑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处的杨波则分析称:“从目前的态势来看,起码对巴氏奶的‘禁鲜’政策有可能被取消。”

  ○“巴氏奶”的殊死搏斗

  “毫无疑问,‘禁鲜令’的实施会对巴氏奶企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在去年“禁鲜令”实施之前,业内人士就纷纷预言。

  业内人士称,在这场尖锐纷争的背后,其实暗藏着以蒙牛、伊利为代表的常温奶与以光明、三元为代表的巴氏奶两大阵营之间的博弈。

  根据生产工艺,我国奶制品厂家大致分为巴氏奶派和常温奶派。巴氏杀菌是将原奶经过80摄氏度以下长时间加热处理,保质期一般在7天。常温奶则采用UHT130摄氏度以上高温灭菌技术,产品能在常温下保存近半年。

  巴氏奶派认为,巴氏奶采用低温杀菌完好地保存了营养物质,以保证新鲜风味和延长保质期。这是使用高温灭菌的常温奶所无法做到的。“笼统‘禁鲜’极不科学地抹杀了两种工艺的不同之处,这将直接导致巴氏奶与常温奶发生混淆。”关锐很不客气地评析。

  而郑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这种说法也给予了充分肯定,杨波从技术的角度分析说:“包装越是豪华,保质期越长,奶的营养价值也就越低,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

  但杨波却并不支持“解禁”。他认为,“鲜奶”在文字定义上很模糊,原奶从采集、运输到加工、销售期间所需的时间,生产和存放环境的湿度、温度都是很难控制监督的,“再新鲜的奶,在太阳下面晒10分钟也就不鲜了”。

  这番话恰恰是常温奶派据理力争的观点。他们认为,巴氏杀菌乳是在乳制品产品分类上被国际公认的一种可直接饮用的液炼乳,属于乳制品范畴。“禁鲜”之后,以巴氏乳、常温乳、复原乳区分,令产品信息更加准确。

  市场状况证明,凭借可长期保存及同样廉价的优势,蒙牛、伊利占据了全国近半数的市场份额,而巴氏奶原本靠“鲜”字招牌苦苦营生,一声“禁鲜”无疑夺走了巴氏奶企业营销上最关键的一招。

  据有关方面统计,在目前的乳业市场竞争中,巴氏奶阵营已经退守30%的市场份额,这对国内的各中小乳品厂都是当头一棒。

  郑州易初莲花超市和洛阳大张超市负责乳品销售的负责人证实,消费者选择喝奶的确是从营养角度考虑,却鲜有人知常温奶与巴氏奶之间的区别。更何况,近些年奶制品销售战火连连,消费者早已看花了眼。

  ○解禁后市场将重新洗牌?

  对“常温奶盛行于世”,不少人士把原因归结为“消费者对价格的盲目性”。

  这种理解当然存在偏颇,三鹿花花牛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副总分析称,这是中国市场特殊发展状况所致,一方面,很多区域型巴氏奶企业实力不强,对营销网络 建设和宣传引导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消费者能够产生喝营养奶的意识已是不小的进步,真正理解奶制品的营养科学之后,巴氏奶会重新焕发生机。

  与此同时他还认为,不论“禁鲜”与否,在全国范围产生如此规模的争论就是有益的,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乳制品产业的整体意识,更有助于提高对消费者负责的意识以及政府和企业对发展上游养殖产业的重视。

  关锐则以北京和上海市场为例,北京三元和上海光明之所以坚持站在巴氏派,不仅是因为当地消费者饮乳意识和知识层次较好,收入普遍较高,更是因为其核心因素引导得力。因此,今年光明乳业集团就下达了“新鲜”传播令,全面突击对消费者饮乳知识的普及和引导。

  据悉,常温奶派和巴氏奶派之争早在发达国家上演过,从现状来看,巴氏奶或许才是未来的主流消费趋势。一旦“解禁”成功,巴氏奶的市场份额增大,对常温奶将是一个打击。

  但业内人士并不认同该观点。蒙牛、伊利的河南区域代理商及三鹿花花牛负责人均认为,“禁鲜令”的取消能为巴氏奶生存增加一个竞争砝码,即使取消了“禁鲜令”,也很难改变目前已经形成的乳业态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