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黄河上游水电开发究竟让谁受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31日 13:42 中国电力新闻网

  黄河是我国水电开发的重要基地,从解放初期的三门峡开始,黄河上的水电站建设一直受到世人关注。黄河的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地区,从龙羊峡到青铜峡长900多公里的河道,天然落差有1300多米,被誉为水电的“黄金水道”。截至目前,总装机容量为1800多万千瓦的龙羊峡至青铜峡段,已建成9座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约为620万千瓦,占黄河上游流域水电资源可开发总容量的24%),正在建设和筹建公伯峡、拉西瓦、苏只、积石峡、黑三峡等总装机容量约为900万千瓦的14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约占黄河上游流域可开发总量的
27%)。预计到2020年,黄河上游可建设的所有38座水电站将全部建成,整个装机容量预计可达到2493万千瓦(目前尚未开发的约占49%)。

  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黄河上游的水电站建设有了资金保障,发展突飞猛进。“

十一五”规划中也再次明确了黄河上游水电开发任务。不言而喻,黄河上游的水电开发将为西电东送提供丰富优质的电源,在支持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同时,西部地区本身更可以直接受益。目前水电就已经是青海省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预计到2020年前,所有水电站特别是龙羊峡以上的水电站都将建成并发挥巨大效益。水电将成为西部大开发最重要的成功标志之一。

  除了人们熟悉的黄河水力发电的巨大效益之外,西部水电开发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是不可否认的,有人曾片面地列举出黄河上游的某些数据,说已建电站的黄河河口地区的几个县的农民人均收入只有1600多元,比青海全省的平均值还低300多元。因此,怀疑水电越开发、群众越贫困。其实,这种现象并不能否定水电开发的经济拉动作用,因为,只有建设水电站的施工期间,由于大量的移民和施工需要的带动,水库淹没、建设地区的群众的受益会比周边期他的地方要大一些。当水电站建成之后,施工的拉动作用没有了,这时候水库的防洪、发电、灌溉等等受益的是整个地区,而电站的淹没区,除了受益电站的同时还要承受某些淹没损失。所以,水库淹没地区的经济受益程度不如其他周边地区是世界公认的普遍现象。

  但是,如果要与不建电站比较,水电站对经济的整体拉动是绝对不可否认的。我们拿现在被炒得火热的虎跳峡地区为例;被反坝人士描绘得如何如何富饶、美丽,农民生活如何幸福、美好的虎跳峡地区的几个县,很多农民目前的年均收入还不足千元,个别旅游开展得比较好的县市(如丽水市),农民人均收入也不过1100多元。比起被说成“越开发越贫困的”黄河上游地区还少500多元。云南丽水和青海这两个地方的原始自然条件差距大家可想而知,但是,为什么黄河上游所谓“贫困”的群众,比虎跳峡地区“富裕”的农民收入还要高出50%呢,很显然这就是水电开发的经济拉动作用。

  此外黄河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水资源,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往我国黄河水利水电的建设和管理更多地侧重于防洪和发电,对于水资源的全流域管理调配不够重视。确实也多次造成过黄河断流的现象。很多片面宣传曾经武断地把断流的原因,归于水坝、水库、水电站的建设。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水库的存在无疑会增加拦蓄洪水的能力,本应该增加可控的水资源总量。当然,水库只能为人们控制利用河流水资源提供了方便和可能,如果没有合理的管理,这种可控性导致的上游地区无限制的用水,确实会造成下游的断流。这种局面直到汪恕诚部长提出资源水利的全流域管理思想才得以彻底扭转。并且用事实向全社会证明,有了合理的流域管理,水利水电设施建设不仅不会引起黄河断流,而且还是保证黄河不断流的最基本前提。

  总之,水电开发的意义,从来都不仅仅是为了发电,黄河上已经建成的一系列水电站为我国黄河水资源的全流域调配管理提供了基础和可能。毫无疑问,黄河上游的水利水电进一步开发,将会增加我们对黄河水资源的时空调配能力,具有加强流域管理、优化黄河水资源的配置的重要作用。今年的世界水日发布的《2006年的世界水资源报告》中列举的,当前世界面临的九大水资源问题的第一条,就是强调发展中国家的水资源设施不足、管理不善。从水资源的"大水利"角度看,黄河上游的水电开发也是增加对水资源的时空调配能力,也就是在解决水资源管理"设施不足"的问题。因此,黄河上游的水电开发也是我国整个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北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人民网)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