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哈石油管道展开最后谈判 石油新路本月将打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2日 06:57 北京晨报 | |||||||||
中哈石油管道展开最后海关谈判 晨报讯(记者 李隽琼) 从“欧亚大陆桥”哈萨克斯坦涌向中国的“黑金”已经近在咫尺。记者从中石油获悉,中哈两国已经就中哈石油管道展开最后的海关谈判,这条中哈“石油新路”有望本月彻底打通。
哈国石油计划本月入境中国。据记者了解,早在上月底,中石油管道公司的技术工作人员就被派驻阿拉山口,等待哈国石油到来之后的设备检测任务。从本月开始,中哈两国的海关就计量方法等细节问题正加紧“磨合”。 全长960公里的中哈原油管道,是中国避开凶险的海上石油进口路线而设的一条关键性内陆大动脉,是中国石油战略多元化中的重要一环。 中哈原油管道西起哈国阿塔苏,东到中国阿拉山口,设计每年输油能力2000万吨,运营初期每年输油能力1000万吨。从2004年9月开工,到2005年底竣工。而与之相连的新疆阿拉山口至独山子的246公里石油管道,则已全线贯通,达到投产条件。从去年12月,哈国石油就开始正式注油。 第一批来自哈国的石油将沿着中哈管道抵达阿拉山口,然后经过阿独管道输送到独山子炼油基地。为了保障这条大动脉的贯通,中国曾辛苦求索、小心布局。 在上游,中石油在去年重金买下哈国PK石油公司,其将成为中哈管道的石油供应商之一。 而在下游,中国计划斥资260多亿元,将独山子建成我国西部最大的石化基地,在现有每年600万吨炼油和22万吨乙烯的基础上,大规模扩建产能,建设我国目前最大的炼油化工一体化工程——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来自哈国的原油在这里炼制后,将通过铁路、管道等输送网络“西油东送”,从而带动我国飞速运转的经济发展车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