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成本昂贵难以提上产业化日程 煤制油热遭质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 22:10 中国产经新闻

  CIEN记者 严娟娟 报道

  在“富煤少油”的中国把黑乎乎的煤变成油,无疑是高油价时代的一个福音。继今年2月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示范厂奠基后,神华煤制油项目也向实质操作阶段又迈出了一大步,最近又有刚刚奠基开工的内蒙古伊泰煤制油项目也声称是“国内首家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间接煤制油项目”。一个接一个,“煤制油”事业好不热闹。

  据一业内人士估计,到2020年,我国煤炭直接液化总生产能力将达到每年1600万—1800万吨,间接液化总产品能力将达到每年2000万—2300万吨,如果按年产100万吨产品生产能力直接液化投资80亿元、间接液化投资90亿元的不变价格计算,到2020年,形成上述规模的累计总投资约为3000亿—3500亿元人民币。而仅目前在建和拟建的煤制油项目计划投资就已高达1200亿元。

  煤炭企业热衷“煤制油”是有理由的。由于石油危机等因素的影响,美、日、苏、荷兰等国都加入了煤炭液化新技术的研究行列,但因这些发达国家煤价过高,劳动成本十分昂贵,“煤变油”难以提上产业化日程。而在南非,萨索尔公司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成为少有的成功者。国际上有一个煤变油项目运行效益的通行法则,即只要每桶原油的价格在22—28美元之间,煤变油就能保本运营。因而出现“煤制油热”不足为奇。

  而这种投资热如今引起了业内的讨论和质疑。业内专家担忧,一哄而上的做法将给中国“煤制油”发展带来危机隐患与负面影响。还有一个问题是,目前这些项目都是分散进行,呈遍地开花、无序发展之势,煤制油投资巨大暗含金融风险。到目前为至,国家还没有出台煤制油的行业发展规划,更没有在宏观政策上对这一产业的项目布局进行设计。

  也有专家从一开始就不大认同“煤制油”的做法。认为中国是贫油国家,但并不意味着为缓解

能源紧张就必须发展煤制油。虽然中国煤炭总体储量不小,但人均煤炭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60%,煤炭资源也是有限的。煤制油项目不是真正的优化方式。以一种稀缺资源去替代另一种稀缺资源,是要付出代价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26,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