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国务院六项措施调控房地产业 > 正文
 

楼市虚假信息 开发商一手制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 14:26 正义网-检察日报

  有的开发商自己或者雇人在售楼处排队,炮制“人气”哄抬房价

  作者: 孙晓胜 苏晓洲 陈芳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明确提出要增强房地产市场的透明度,全面、及时、准确地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建设部此前也明确表示,全国40个重点城市“不存在房源不足”,可售商
品住房面积总量达到1.2亿平方米、100万套。建设部提醒消费者“不要被虚假信息误导”。然而,眼下许多售楼处排队购房者如过江之鲫。现实状况与政策信息背道而驰,这种供不应求的虚假信息究竟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

  朝向好的先掖着

  朝向差的做钓饵

  13日,在紧邻北京西南三环的“万年花城”售楼处,聚集了众多购房者,销售代表正在向购房者全力推荐四期即将开盘的3栋楼房。

  “即将开盘的四期共有6栋楼房,最先卖的是其中3栋。这次开盘的是3栋楼里的320套房屋,其他的房子以后陆续开盘。并且越往后,房子的

户型、位置和朝向往往更好,当然价格就越高。每新开一次盘都要涨几百元。”销售代表高女士说。

  在售楼处现场,一位长期关注这个楼盘的购房者告诉记者:“‘万年花城’三期共12栋楼。2005年5月12日,三期第一次开盘,均价为每平米5500元,10月

房价变成了5600元,11月就涨到5700元了。今年1月开盘时是6100元,3月三期最后一次开盘时是6500元。”

  卖房如同挤牙膏

  坐等涨价节节高

  京城一位业内人士哼了一首“卖房谣”:“没被许可先预卖,取得许可又不卖,分期开盘捂着卖,最后拖成现房卖。”

  据他介绍,京城的楼市,卖房子就像挤牙膏,开发商想尽各种办法一点一点将房子分期分批投放市场,并且一批一批提高价格,名为“销控”,实际上是人为地操控市场供求信息,最终达到房价大涨获取高额利润的目的,“这其实是大多数房产开发商的共同策略”。

  房产商通过各种方式控制房源供给,实际上改变了真实的市场供求关系,人为地制造供不应求虚火,最终操纵市场,对房价持续上扬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楼盘信息不对称

  虚假信息满天飞

  除了囤积房源之外,开发商制造虚假信息的手法很多。据业内人士介绍,有的开发商自己或者雇人在售楼处排队,炮制“人气”、哄抬房价。

  一些商品房预售合同中,购房人姓名、住所、身份证号码等漏洞百出,在业内传为笑话。如今这种合同造假、人为造市的现象依然存在。

  不少购房者向记者反映,在整个购房过程中,楼盘信息几乎都是开发商发布的,从供应量到价格基本上是开发商说了算。

  地产界独立观察者陈晓焱指出,

房地产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消费者和开发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已导致供求关系的严重扭曲。政府部门应该对房地产市场的信息披露进行严格规范,让购房者真正掌握透明、公开的市场信息。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