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侯利红 发自北京
去年中国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为20小时,比2004年增加了4小时11分钟,这也意味着全国平均供电可靠率已经连续3年实现了负增长。但有关方面预测,今年全国电力供需矛盾将得到缓解。供电可靠率保险
在昨天召开的2006年全国电力可靠性指标发布会上,电监会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宣布,由于缺电和电网运行环境较差的影响,2005年我国城市用户供电可靠率(RSI)由 2004 年的99.82%下降到 99.766%。
据介绍,RSI指标是反映电力系统发电、输电、供电等各环节运行水平的综合性指标,通常电力用户能接触到的主要是供电企业提供的电能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性)和电能产品数量(年平均供电时间或年平均停电时间)。2002年RSI曾首次达到99.907%,之后逐年下降。
“20多年前我国引入电力可靠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发生类似俄罗斯大停电这样的重大停电事故。”昨天,国家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副主任赵凯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最终他们却发现加强电力可靠性管理带来的好处远不在此。
据介绍,在电力供需形势日趋紧张的大背景下,各电力企业通过不断加强可靠性管理,使得机组、设备和电网的可靠性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去年,我国1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的平均等效可用系数达到92.34%,比上年提高了0.64个百分点;平均每台机组年非计划停运次数从上年的2.1次下降到1.74次。这相当于去年通过可靠性管理而增加了约160万千瓦的发电装机容量,增发了近10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
“可靠性水平的提高,不仅为电力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和提高供电质量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电力行业可靠性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陆启洲表示,如果不是发电机组以及电网设备平时保持在较好的健康水平上,那么我国去年的供电可靠率还会低很多。电监会加强可靠性监管
电监会今年首次参与了组织电力可靠性指标发布工作,今后,电力可靠性管理将正式纳入电监会的监管体系。
在电监会看来,近几年电力供需矛盾比较突出,而通过发布电力可靠性指标,既有利于科学评价和预测各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隐患,也有利于采取综合性措施缓解电力供需矛盾,保证电力供应。
因此,电监会副主席史玉波指出,电监会将着力构建全面和坚强的可靠性监管体系,同时推动电监会和安监总局的合作,加强安全监管和可靠性监管的结合,以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对于今年的供电形势,中电联副理事长谢振华表示,2006年及以后几年,全国电力供应全面紧张的状况将有较大幅度的缓解,部分地区季节性的、局部性的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和部分地区的电力富余局面将同时存在。
|